首页 > 实践经验 > 正文

致敬·缅怀·奋进 | 追忆慈祥“老奶奶” 致敬反扒真英雄

图片

1980年,四月的北京春意盎然,公安部礼堂门前海棠花开正盛,来自全国公安战线的16名民警汇聚于此,参加全国公安战线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他们登上领奖台接受公安系统的最高荣誉——“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感受从警生涯的高光时刻。

时年六十多岁的马文贤代表内蒙古公安出席表彰大会,领回了一枚金光闪闪的奖章。她个子不高,微胖,细密的皱纹刻入她的面颊,给人一种质朴、温和、善良的印象。这样一位普通的老人吸引了在场许多人的视线,大家都想了解,她是如何获此殊荣的?她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图片

图片

马文贤家住呼伦贝尔市扎兰屯镇(1983年改为县级市)的闹市区,从她家屋内便可以看到街道上的行人和车辆,这一客观条件为她开展治安防范工作提供了便利。

1963年,身为居委会主任兼街道治安委员的马文贤已经在反扒一线坚守了十年。公安局批准她开展防范工作的请求后,她怀着喜悦的心情回到家,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老伴儿,没想到老伴儿却说:“为什么别人不愿干的事你偏要干!抓小偷、逮强盗的事儿,大小伙子都不一定能干好,得罪了人,小心让人把你害了……”

“干革命工作就不能怕死,怕死就甭想干好革命工作……”马文贤毫不让步,“咱想过安稳日子,犯罪分子却搞破坏活动,不让咱安宁。想想那些从农村来城里看病的老乡,兜里揣的救命钱被坏人偷走,有的气得寻了短见,咱能眼看着这事儿不管吗?”

图片

马文贤最终说服了老伴儿,满怀信心地踏上了治安防范工作岗位。每天清晨,当市场上开始有人采买时,马文贤早已巡查了几遍,到了早上六点钟,她会把在市场上发现的形迹可疑的人向市场管理人员报告,再回家给家人准备早饭。早饭后,马文贤再去商店和市场巡查。

在40多年的反扒斗争中,马文贤靠艰苦磨炼和不懈努力赢得了一个个胜利。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提炼出了一套抓贼心得。她编的反扒顺口溜儿成为民警们简单实用的教科书。

仔细观察留心看,

做贼心虚不自然,

钻进人群到处窜,

东瞅西看把空钻,

不买货物贼眼转,

盯住衣兜看准钱,

有的掩饰有的干,

行话暗语搭黑线,

伺机拥挤好作案,

扒窃得手就滚蛋。

(马文贤在工作中总结的“反扒口诀”)

一天,马文贤像往常一样随着人流走进商场。在人群中,她发现一个打扮时髦的姑娘和一个小伙子在柜台边挤来挤去。姑娘的手擦过一位顾客的衣兜时,马文贤立即觉察到这是小偷在“探货”,断定这一男一女是偷盗老手。马文贤经过一番乔装打扮后尾随盯梢,连跟了两天,最终在一商场抓了两名窃贼一个现行。经审查,这个犯罪团伙从长春流窜至扎兰屯,沿途作案20多起,犯罪嫌疑人沮丧地说:“我们走南闯北,没想到在扎兰屯这个小地方翻了船!”

1985年10月,在一辆公交车上,马文贤发现几个小偷正要下手,她不动声色严密监控,小偷刚一动手,马文贤立马冲了上去。在抓捕过程中,她被刀刺伤了,但依然死死揪住小偷不放。最终,马文贤在群众的协助下将5名窃贼扭送到公安局刑警队。

当时有人问她:“你图个啥?即不开工资,又没有待遇,受了伤找谁说理?”马文贤斩钉截铁地回答:“为了社会治安和百姓的安全,这是我心中最大的理儿!”面对一些人的不理解,面对犯罪嫌疑人的威胁,马文贤始终把维护社会治安放在第一位,一心扑在反扒工作上。

图片

(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当地公安局刑警队的领导得知马文贤的事迹,全力支持她的工作,帮马文贤收集材料、总结经验。为了保护她的人身安全,学习她的反扒经验技巧,公安局先后指派数名民警跟随马文贤共同搞阵地控制,在她的带领和悉心传教下,刑警队涌现出了一批反扒骨干力量,为当地开展反扒工作、提升破案率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马文贤开展反扒工作的40余年中,她共破获大、小案件两千五百多起,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数以千计。同时,她还在居委会担负着民事调解、青少年帮教等工作。她为人民服务、勇于与黑恶势力作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扬。从1978年起,她先后荣获“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雄模范”“三八红旗手标兵”“反扒能手”“模范治保主任”等多项荣誉,并荣立一等功。

图片

马文贤去世后,为了纪念她,扎兰屯市政府树立起了她的半身雕像,雕塑的基座铭刻着:“她40年如一日打击盗窃犯罪,抓捕罪犯数以千计,其守护平安精神与业绩永垂不朽!”这座塑像至今依然屹立在扎兰屯市兰云步行街上,成为呼伦贝尔人民心中永远铭记的丰碑。2024年,马文贤事迹档案入驻“寻英雄足迹铸忠诚之路”——自治区公安系统一级英模事迹档案展,她的故事从警队走向大众视野,被更多人所熟知,成为激励全社会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