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愿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浪潮中为科技强国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参与大赛这些年,看着我们在课堂里的知识笔记一步步变成了田野里的实践论文,感慨万分。”
11月13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6名学生代表作交流发言。他们的讲述,不断引发全场掌声。
青春,在创新创业中激荡;理想,在笃行实干中坚定。
担大任,绽放青春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
发言学生代表中,有多位大赛冠军、金奖获得者。他们的创新经历,生动展现了当代中国大学生敢闯会创的精神风貌。
听说吕晨昕团队要搞既能飞行也能水下航行的跨域航行器,很多伙伴善意提醒:“这是一项不可能实现且不可能落地的技术。”吕晨昕是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回忆起朋友们善意的劝阻,他和团队坚信,原创性和引领性技术的出现,一定要有大胆吃螃蟹的第一人。
上高原,在零下20摄氏度的环境里,大家眼睁睁看着设备电池和电子系统接连失灵;赴大洋,在能见度极差的水下,依靠微弱的电光辨认设备的连接状态……
怀揣梦想,他们给跨域航行器起名“哪吒”。“我们是来挑战极限的,哪怕失败一千次,我们也要撑到最后一次成功。”历经艰辛,“哪吒”终于上天入海,大显神通。吕晨昕团队也一举夺得今年大赛冠军。
参加第五届大赛的清华大学李京阳团队,同样将目光聚焦“世界首架”。
2015年,李京阳等5名博士联合创建清航装备,开启造飞机之旅。他们要造的交叉双旋翼复合推力尾桨无人直升机,在世界上尚无先例。
没有场地,他们就在废弃的停车场做实验。盛夏的北京,大伙儿光着膀子挥汗如雨,组装原理样机,兴奋点火试车。只听见“嘭”的一声,桨叶直接穿过铁丝网,扎到了墙里面。当时只有李京阳一人在外观察,他赶紧跑去找桨叶,其他人从掩体里出来寻不着他,着急地大喊:“京阳、京阳!”
“大家都以为我‘壮烈’了。”座谈会上,李京阳顿了顿,“这样创新大业肯定失败了。”
面临这样的危险,想到的还是事业!会场上,大家被这突如其来的转折逗乐,响起一片笑声。
挫折,是创新的代名词;奋勇,是青年的交响乐。
对发言的青年们来说,一些研发场景已过去多年。但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很多人都清清楚楚地记得每个细节。西北流转的星河、朔北挟雪的寒风、伙伴冻裂的手指、亲人牵挂的电话……那是青春的印记,那是奋斗的光辉。
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迫切需要涌现出一大批富有科学精神、具有创新能力、致力于投身创新创造实践的青年大学生。
6名学生代表的身后,是千千万万的新时代中国青年。他们正以这一代人的蓬勃朝气,勇担创新大任,勇立时代潮头,绽放青春光芒。
树理想,扎根中国大地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曾给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今年的回信,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给大赛学生代表回信。
一项赛事、两封回信,一脉相承的是扎根中国大地、强调中国特色。
座谈会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小满粮仓”项目负责人张旺,就是2017年的写信代表之一。说起这些年的成长,张旺满怀自豪地说:“刚去农村时,我们分不清普通苹果、嘎啦果,老乡们都笑我们是‘二后生’。现在,我们已经成了能修大棚、能建羊圈的‘张师傅’‘李师傅’。刚创业时,我们弄不清工商税务‘五险一金’,现在公司已获得高新认证,拥有上百项知识产权。”
这些年来,张旺和伙伴们始终扎根乡村。曾经3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如今已经成家立业,带着几十名员工、上百个家庭农场,一起发展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历经10年,大赛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打造出一门创新承载家国情怀的思政“金课”。
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更加需要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干事创业中忠于党和人民,树立远大理想。
“我的家乡在贵州山区,曾经山高路远,老百姓出一趟门,山一弯、水一弯。看场病,好难哦!”
座谈会上,毕业于遵义医科大学的杨作章,谈起当年乡亲们看病的窘迫,谈起自己立下的志向:“走出农村,学好本领,服务家乡。”
他考入大学,成为国家首批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毕业后,杨作章来到贵州省毕节市海子街镇卫生院工作。6年来,杨作章见证和参与着基层医疗公卫服务水平的提升,打造辖区群众的救助站,推动CT机成功投入使用,亲眼看到乡亲们初步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的愿景。
如今的杨作章,已经做满履约期限,但他说,对乡村的热爱已经融入了所有的情感,已经不再舍得离开这里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彰显了党中央对青年一代成长发展的深切关怀和殷殷期许。我希望切实做好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大赛的育人实践表明,要持续探索立德树人新载体,推动高校思政工作形式、渠道、方法的创新,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走进田间地头、走入城乡社区、深入生产一线,把创新激情、报国之志与人民群众实际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在创新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
勇向前,砥砺青春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年的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让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天地中更好展现才华。
大赛,承载着青年学子的梦想与追求;大赛,也承载着社会各界如何更好支持青年学子投身科技创新、施展创业拳脚的智慧和魄力。
座谈会上,学生代表们的切身经历,给人诸多启迪。
要推动以科研反哺育人,以科技创新和大师引领来驱动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全面提升,建立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
武汉大学“道行星迹”项目负责人卢润松,是2024年大赛金奖获得者。
进入武汉大学后,得益于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对本科生科研的重视,卢润松在大一时就加入鄢建国教授团队,深入学习定轨知识。后来在工作中,又是得益于学校提供的创新创业支持和资源,卢润松团队及时转变目标,将追求纸面数据精度转向服务实际航天任务,在创新转化实践的过程中少走了不少弯路。
“最艰难的时刻,院士们和教授们总在我们背后,帮助我们把目光从小行星逐步扩展到火星、木星,奋力实现技术飞跃。”卢润松说。
当一个个极具科技含量的项目在大赛上绽放光芒,当大赛总决赛赛场上飞舞的彩带落下,如何跑好“下一棒”,积极促进大学生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成为一道“必答题”——
浙江大学“光珀智能”项目负责人白云峰,是2017年大赛冠军。如今,他依托高校的知识资源已经创办了两家科技独角兽企业,正在走上市程序。
创业过程中,白云峰深感大学生创业缺资金、缺人脉,在与成熟企业竞争中劣势明显,“希望社会各界能够为大学生创新成果转化提供更加有利条件,帮助他们将创新切实转化为生产力”。
面对学生代表们的呼唤,参与座谈会的高校、企业、机构代表纷纷予以回应。
“我们建立职业化科技经纪人团队,密切追踪各院系、各实验室最新科研成果,并第一时间向企业和金融机构推介。”
“我们搭建全链条‘一站式’公共转化平台矩阵,覆盖技术研发、概念验证、小试中试到小批量生产全流程。”
“我们服务大学科技园、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及创新大赛获奖项目,努力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
…………
冬日的北京,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展开的座谈,热火朝天。
随着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迸发的聪明才智,必将为壮美画卷增光添彩。
本报北京11月13日电(本报记者 高毅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