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让孩子与整本书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

让孩子与整本书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

《走向深度阅读: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9讲》 岳乃红 著江西教育出版社

读了岳乃红的新作——《走向深度阅读: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9讲》,我有一种羞愧感。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整本书阅读”,我并未十分关注,更无研究,总以为,整本书阅读是自然而然的事,没有必要去深究。“好好想一想,你是不是觉得‘整本书’其实是一个很奇怪的概念?”“为什么还要在‘书’前面加个‘整本’,特别强调是‘整本书’呢?”乃红老师书中这两个问题好像是针对我提的,看来,有些貌似简单不过的问题实际上不简单。尼采在论述读书时就指出:“有一些读书的技巧是有待学习的,而在今天,这些东西逐渐已经为人淡忘了。”一个大哲学家如此重视方法,可见方法之重要。乃红老师的书引起我的思考,对于整本书阅读及其方法决不能轻慢,更不能淡忘。

接着羞愧感而来的自然是欣喜感。我看过美国学者莫提默·J.艾德勒等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当然有触动,但是读了乃红老师的“9讲”,我的触动更大,和中国教师教学的实际贴得更紧,我们的体悟也更具体。我深以为,她是在构建“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体系”,“9讲”实质上是体系的主要架构,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本问题论述、框架设计、内容布局、教学样式、方法指导等,价值观和方法论蕴藏其中。没有深刻的认知,没有真切的教学经历,没有长期的过滤沉淀,没有深度的抽象提炼,体系是构建不起来的,也是讲不清、说不准的。一位小学教师、一位阅读推广人,有这样的建树难能可贵。乃红老师从读书人向写书人转化,从教者向研究者转化,她是优秀的。

大凡一种体系,总得有一个强大的理论内核,理论内核支撑起体系。“9讲”是有的,那就是母语文化教育的魂:通过整本书阅读,帮助学生在母语文化浸润中逐步塑造起中国魂,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都“沉浸”在整本书的阅读中,滋养孩子们美好心灵,阅读影响更具立体感和审美感。乃红老师说:“将文学教育与儿童的审美经验进行链接,凸显审美教育价值。”审美性是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创新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的透射。这是其一。其二,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应当坚持“儿童本位”,尊重儿童、相信儿童、解放儿童,并“帮助儿童抵达真正的阅读”,丰盈他们的心灵。其三,她又从“经验本位课程观”“认知心理学中的图式理论”“文学理论中的接受美学”等视域,寻找到理论支撑,丰富了整本书阅读的内容和形态。如此看来,“9讲”的理论内核是结构化的,具有层次性。一言以蔽之,乃红老师构建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体系,有个总开关——阅读育人,培育完整的儿童,培育新时代的好儿童,让他们怀揣心爱的书,长出理想的翅膀飞向远方和未来。

理论内核决定着内容,形成内容框架,将育人落实在整本书阅读中。乃红老师从三个维度去构建内容:“作为个人阅读行为的整本书阅读”“作为课程的整本书阅读”“作为教学的整本书阅读”。这样的划分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体现了整本书阅读的全时空性、丰富性和多样性,体现了整本书阅读通过教学要落实在学习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个人阅读行为的整本书阅读”,因为没有个人阅读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整本书阅读,换言之,整本书阅读教学最终目的是儿童学会自主阅读,享受阅读,当学生学会阅读,养成习惯了,整本书阅读就成功了。

整本书阅读坚持“儿童本位”,乃红老师把握了三个要点。一是兴奋点。整本书阅读的关键是学生渴望阅读,她将“打开一本书、打开一个世界”作为导读课的要领,定位准确,有气象。为此,她还提出“导读这件事是可以取舍的”,阅读兴趣是前提,是关键,往往影响着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如果“导读不能建立读者与一本书之间的情感链接”就丢失了阅读的意义。她强调“真正有意义的学习都始于积极的情感体验”。如美学家鲍姆加登所言,当情绪沸腾时,美就产生了。二是聚焦点。整本书阅读应该注重人物、故事与情节,但是在人物的深处,故事与情节的背后,“藏”着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尼采所说的:“必须不断地听取他人的自我——这也就是所谓的读书。”“听取他人的自我”旨在理解他人,理解世界,这样的读书是一种对话,产生意义的流动。这显然是一种深度阅读。三是生发点。乃红老师主张阅读时要把自己放进去,让思维激荡起来。她说,读书要交流,“交流可以实现‘知识转化’”,要“组合化,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要“在阅读共同体中获得成长”,“整本书为创意写作提供多种可能”……这种种做法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书中有自己,有自己的想法,由此及彼,产生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让想象长起翅膀,飞到另一个世界去。

以上几个“点”告诉我们,整本书阅读应当有计划、有方法,但不是静止的,而是像水一样在流动;不是刻板的,而是自在、灵动的;不是技术化的,而是思维激荡、心灵自由的。乃红老师道出了整本书阅读的境界,这样的境界也许在小学时代,学生们并不十分自觉,却在今后的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显现出来,伴随着他们的精神生活,用一本又一本的整本书阅读构筑生活的整体图景,走向人生有精神气象的境界。

乃红老师在书的最后讲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命题:“整本书阅读呼唤怎样的师者”。我以为,师者是整本书的“前言”,也是书的“引言”,是书的世界的开幕者。教师应当是一本书,是最鲜活的整本书。乃红老师不正是这本书吗?让我们也阅读她,学习她。

(作者:成尚荣,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13日 第10版

责任编辑: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