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善治 > 正文

多元解纷聚关爱,无声世界诉无“碍”

近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人民法院以“龙法和”云法庭解纷系统为依托,携手手语翻译、驻院法律援助律师、特邀调解员,通过法院“绿色通道”,共赴一场爱心“接力”,成功在诉前化解一起涉聋哑人民间借贷纠纷。让“无碍”汇聚关爱,让“无声”落地有声,充分保障残疾人诉权。

爱心畅通“绿色通道”

八月的一天,呼兰区法院诉讼服务大厅迎来了两位特殊来客,原告张某与其丈夫均为聋哑人。

立案庭法官助理石蕾敏锐察觉二人的身体状况,通过“残疾人绿色通道”熟练地采用书写方式与之沟通,安抚二人焦急的情绪,耐心了解诉讼请求和纠纷缘由。考虑到他们的身体状况及未携带诉讼材料的情况,石蕾将二人引导至驻法院法律援助律师处,为之提供免费法律援助。

在法援律师指导下,张某顺利完成起诉状及证据材料的准备工作。了解到当事人有诉前调解的意愿,石蕾又协助张某扫描“龙法和”云法庭解纷二维码,填写纠纷类型及纠纷内容,添加申请人及被申请人基本信息提交调解申请,同时告知张某诉讼风险及注意事项,为后续调解工作做足准备。

暖心助力诉讼“无碍”

特邀调解员王丽新接收到纠纷后,邀请立案庭法官贾靖指导、协助调解。二人注意到,张某作为聋哑人,沟通能力较为薄弱,其证据也比较单薄,只有微信转账凭证,而且经与被告王某初步沟通,发现双方对欠款数额存有较大争议。为了使当事人能“说”出心声,“讲”出实情,贾靖法官积极商请通晓聋、哑手势的翻译提供辅助服务,同时邀请驻院法援律师为张某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助力残疾人顺畅参与诉前调解。

耐心架起沟通“桥梁”

调解初始,双方对本金及利息均有争议,张某主张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期间,王某分多次向其借款共计13,070元。王某则辩称张某提交的微信交易记录中有部分款项是还款。张某对王某的意见坚决不认同。

法官、特邀调解员先是向张某介绍微信转账记录中“收入”与“支出”的不同含义,然后同其一笔一笔核对转账记录。在手语翻译和法援律师全程协助下,法官和特邀调解员从法律、情感、责任等多个角度出发,释法析理的同时引导双方放下心结,又为二人提供合理调解方案建议,结合手语、写字、微信打字等沟通方式,历时4个多小时耐心协调,最终双方同意王某分期返还借款本金6,000元并支付借款利息4,000元,特邀调解员王丽新借助“龙法和”云法庭解纷系统为双方制作了调解协议。

双方签字确认后,张某在调解员指导下通过“龙法和”云法庭申请司法确认。呼兰区法院立案庭通过“司法确认绿色通道”快速受理了张某的申请,贾靖法官审查通过后,立即出具了确认调解协议有效的民事裁定书。拿到裁定书的那一刻,张某露出会心的微笑。

长期以来,呼兰区人民法院高度重视残疾人权益保护工作,畅通残疾人绿色通道,优化无障碍诉讼服务,充分保障残疾人诉权。依托省法院“龙法和”云法庭解纷系统,汇聚司法辅助、司法救助、特邀调解等多元力量,形成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社会合力,推进涉残疾人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用心用情为残疾人提供有温度的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