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往秋来,在梅州市蕉岭县,两个“广州小镇”安居工程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中。
受“6·16”特大暴雨影响,梅州市蕉岭县多地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这场突如其来的灾情,牵动着千万广州市民的心,广州市委、市政府快速响应,迅速驰援梅州。洪灾无情,广梅有爱。为让梅州受灾群众早日住进新家,两个“广州小镇”建设按下“快进键”,这也成为广州扛起使命担当、全力帮扶梅州的生动写照。
山海为凭,岁月为证。转眼间,广梅对口帮扶已走过二十余载岁月。2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却绘就了一幅幅广梅对口帮扶的壮丽篇章。2023年度全省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考核结果近日公布,梅州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和广梅产业园均获评“优秀”等次,其中主平台获省2.5亿元资本金支持,比去年增加0.7亿元;同时,在省2023年度推动产业有序转移考核中,梅州市在15个地级市中排名第7,获得8000万元奖励;广梅帮扶协作考核排名第三;区县帮扶协作中番禺——蕉岭、荔湾——梅县、天河——兴宁获评“优秀”。
波澜壮岁欣回首,敢在人先又续征。站在新的起点上,广州对口帮扶协作梅州指挥部(以下简称“广梅指挥部”)正按照穗梅两地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统筹推进产业帮扶、乡村振兴和民生帮扶,助力梅州苏区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全省帮扶协作的“广梅样板”,助苏区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产业先行 帮扶提质
一增一减,产业帮扶“攀新高”
2024年以来,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以下简称“广梅产业园”)可谓“捷报频传”:入选广东省首批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区),荣获食品饮料特色产业园、营商环境创新最佳经济功能区优秀奖;而就在不久前,广梅产业园获0.93亿元超长期国债支持,为梅州各县(市、区)中获得支持资金最多的区域;获批广东省首个园区型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项目,项目总投资8.9亿元,将为全省产业园区探索实施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提供借鉴……
“荣誉加身”的背后,是广梅产业园不断苦练内功、锐意创新,用“一增一减”跑出园区发展“加速度”,力促产业帮扶“攀新高”,努力探索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广梅实践”。
广梅产业园已成为广梅对口帮扶主战场和产业共建主平台
广梅产业园是广梅对口帮扶主战场和产业共建主平台,目前已培植形成了以广药、珠啤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产业集群,以广汽、圣戈班为龙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以龙宇为核心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以科伦药业为头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2023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5.9%,在原有43家规上企业的基础上,新增了38家企业上规纳统,同比增长88%。今年1—7月实现快速增长,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0%,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在全市10个园区中排名均从去年同期第四跃升至第二,初步实现名列前茅的目标。
“增”字当头,后劲勃发。笔者留意到,今年上半年,广梅产业园企业发展“二期现象”频现,广汽圣戈班、龙宇新材料、广药王老吉、东电化广晟等企业纷纷增资扩产,共追加投资约12.5亿元。
其中,广汽圣戈班新增投资1.6亿元,仅用6个月建成二期项目;珠江啤酒新增投资1.5亿元改造瓶装纯生啤酒生产线;龙宇新材料新增投资3亿元启动二期项目建设;广药王老吉新增投资1亿元建设二期项目……各大企业纷纷上马二期项目,彰显了企业对广梅产业园发展的信心,也为园区产值增长注入新动力。
“减”负降本,提速。在力促企业投入产出“双增量”的同时,广梅产业园还在“减”字上下足功夫,大幅缩减了企业审批时间和程序,真正实现了企业办事不出园区。
据广梅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通过搭建项目筹建专班,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推行“拿地即开工”极简审批,从项目洽谈起实行“一对一”全程指导、靠前服务,极大地缩短了项目落地时间。
一组数据足以窥见广梅产业园的蝶变——今年上半年,广梅产业园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45.2亿元、同比增长33.3%;今年新引进项目14个,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15亿元……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成为广梅产业园向“新”而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广梅指挥部指挥长张文杰表示,下一步,广梅指挥部将全力以赴做强做大广梅产业园,加快打造“双百亿”园区,力争三年实现产值倍增。同时,全力抓招商促项目建设,力争每年引进20个以上制造业项目,推动10个以上项目动工建设,实现10亿元以上工业固投。此外,围绕梅州铜箔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以“国企+民企”产业协同振兴发展路径,今年争取实现不低于15亿元的工业产值,推动广梅产业园2024年产值力争突破120亿元,在梅州各园区中名列前茅。
精准发力 强镇兴村
一镇一村,和美乡村“披新装”
扬帆巧借力,策马正奔腾。当前,全省正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而新一轮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也已经启动。在梅州大地上,新一轮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已全面完成交接工作,又一批广州帮扶干部接过“接力棒”,踏上新征程,义无反顾投身梅州这片红色热土,在乡村振兴战场上奉献青春热血、践行使命担当。
清晨,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同福村村民曾礼安像往常一样,来到村里的千亩蔬菜示范基地干起农活。只见在绿油油的菜心地里,曾礼安正弯着腰采摘菜心,并将蔬菜装入筐里。这样忙活一天下来,他能领到200多元工资。
年过六旬的曾礼安原本赋闲在家,子女外出打工,家里近三亩地也都撂了荒。变化发生在2021年,蕉岭县新铺镇入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一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在新铺镇同福村有序开展……
梅州新铺镇的千亩蔬菜示范基地助当地村民鼓起“钱袋子”
“听到消息后,我第一时间就把家里近三亩撂荒地流转出去,一年可拿到大约2000元租金。”曾礼安说道,每天在蔬菜基地干活,也能为他带来一笔不菲的劳动收入。“现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子女在外也安心,家里收入也增加了,都可以买车啦!”
在广州派驻蕉岭县新铺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同福村坚持土地“集中、连片、增效”,引进了蕉岭县勤佳农业种植有限公司,变“小田”为“大田”,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企业,打造了同福村千亩蔬菜示范基地,不仅让村里的撂荒地重新披上“绿装”,也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很快,这一模式就在新铺镇全面铺开。新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涂伟文告诉记者,在广州派驻新铺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助力下,新铺镇以同福村为试点,在全镇共集约土地约5000亩,形成万亩耕地保护集聚区,不仅激活农村闲置土地,还使村民有租金、村集体有收益,打造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新铺模式”。
互利共享的“新铺模式”,是广梅指挥部加强创新探索,激发梅州发展内生动力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广梅指挥部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经营等方式,在梅州30个帮扶镇流转土地16.26万亩,撂荒地复耕复种15.72万亩,形成海珠丰顺“烟稻轮种”、荔湾梅县“蔬菜基地”、番禺五华“茶叶基地”、天河兴宁“稻渔共生”等产业范例……乡村振兴的工笔画由点及面,正连缀成一幅和美乡村色彩斑斓的壮阔画卷,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广梅“镇能量”。
纵向联农 横向协作
一纵一横,双向奔赴“闯新路”
航天辣椒、金柚、太空玫瑰花……在广梅产业园里,广梅航天育种研发中心植物组培室内藏着许多“小宝贝”。如今,这些航天育种“黑科技”,正在梅州的乡村里开出联农带农“致富花”。
在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叶田村的航天辣椒联合实验种植基地,一排排辣椒树抽出新绿,长势喜人。这是由广州市科协牵头对接,广梅航天育种研发中心与蕉岭县广福镇叶田村签订的合作项目。广梅航天育种研发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航天辣椒项目在助农增收的同时也带动周边村民就地就近就业,让联农带农的效益更加明显,村民增收的路子越走越宽,为梅州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纵”向延链,联农带农。近年来,广梅指挥部积极创新探索,不仅通过纵向协同“1+8”产业共建园联动发展,还通过“一盘棋”统筹推进产业帮扶和乡村振兴,引导园区企业联农带农,推动高能级产业平台实现新突破。
位于广梅产业园的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梅州)有限公司,便通过订单帮扶实现纵向联农。该公司总经理杨方明介绍,公司在梅州平远建立了仙草规范化种植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仙草种植产业,实行定向收购,为农户提供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带动平远县农户种植6150亩仙草,每亩净收益约4500元,以“输血+造血”的方式,助力农户稳定增收。
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梅州)有限公司
“横”向联动,合作升级。在“纵”向发力的同时,广梅指挥部还主动走出去,通过“横”向拓展,实现穗梅两地横向合作及“反向飞地”建设新突破。
去年10月27日,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科创+空间暨客都优选·乡村振兴馆在广州增城开馆。在梅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蒋鲲看来,此举是探索“反向飞地”模式、高质量共建产业园区的又一创新举措,标志着穗梅双方在探索“反向飞地”模式,搭建产业转移、产业共建展示窗口和交流平台上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
而就在今年6月,在广州梅州两市的共同推动下,梅州市级“反向飞地”——梅州(广州)科技创新中心在广州市海珠区启动运营。此外,大埔(海珠)科创中心、五华(番禺)大湾区经贸发展中心等12家区级合作“反向飞地”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进一步加深了广梅两地在科技创新、经贸交流、人才培育等方面的合作,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
穗梅两地正积极探索“反向飞地”模式
这些“反向飞地”的设立,不仅为梅州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市场准入和资源对接渠道,也为广州乃至整个大湾区输送了来自梅州的优质资源和服务,实现了双向奔赴、合作共赢。
重建家园 守望相助
一枝一叶,民生福祉“绘新篇”
今年6月中旬,一场特大暴雨肆虐梅州,引发山洪、山体滑坡等灾情,造成重大损失。灾情发生后,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支持梅州做好灾后重建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和重大民生工程。
6月22日,4辆满载着园区企业捐赠物资的货车从广梅产业园出发,驰援平远县泗水镇灾区;6月24日至25日,广州市相关领导带队深入梅州市各灾区,对接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7月22日,广州支援梅州灾后重建工程——蕉岭广福广州小镇、蕉岭广州小镇两个安居小镇正式开工,计划安置群众共790户……一次次用心用情的真帮实扶,按下了梅州灾后重建的“加速键”,更架起了穗梅同心守望相助的“连心桥”。
广梅指挥部向梅州灾区捐赠物资
风雨同舟,山海可平。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广州力量”加入到驰援灾区的队伍中来,展现出广州人民的大爱和担当。广州市、广梅指挥部、各帮扶单位还积极发动捐资捐款,至7月下旬广州共计向梅州灾区捐赠资金及物资约2800万元,全力支持受灾地区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在抗灾救灾大考中书写穗梅对口帮扶协作新篇章。
除了全力帮助梅州灾区重建家园外,广梅指挥部还聚焦梅州苏区民生关切,用心用情为苏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答好广梅帮扶“民生答卷”,催开苏区群众“幸福之花”。
在教育帮扶方面,对接广州市民政局捐赠650万元,用于支持华师附属广梅园小学办学,该学校80%生源为园区企业员工子弟,期末考试总平均分多次位列兴宁市第一。
在医疗帮扶方面,去年6月至今选派439名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支医支教,开展义诊96场,捐助教育医疗帮扶资金1629.2万元。
在就业帮扶方面,持续开展“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共计培训2.56万人次,帮助已脱贫人口1.92万人实现就业……
民生福祉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一项项民生工程落地见效,推动了湾区老区民生资源共享,托起了苏区人民“稳稳的幸福”。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加鞭。张文杰表示,广梅指挥部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在穗梅两地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跑好对口帮扶协作“接力赛”,答好共同富裕“赶考卷”,全力打造全省对口帮扶协作的“广梅样板”,尽己所能、倾尽全力在全国、全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扛起广州担当、贡献广州力量。
数说广梅对口帮扶协作:
产业帮扶
2024年1—8月,广梅产业园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投、工业固投、商品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33.2%、25.6%、17.7%、22.6%、100%。在2023年度全省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中,梅州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广梅产业园、番禺(蕉岭)产业集聚地均获“优秀”等次,其中主平台获省2.5亿元资本金支持,比去年增加0.7亿元。
乡村振兴
2021年以来,广州市给梅州市(104个镇)拨付驻镇帮镇扶村专项资金合计24.96亿元,其中广州对口帮扶梅州30个镇投入帮扶资金12.19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201个,产业发展亮点纷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振兴模式,带动当地农户16.57万人,推动新增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的村达717个,推动广州帮扶的3个镇、13个村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典型村,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民生帮扶
2021年以来累计帮助30个帮扶镇引进帮扶企业386家、投资总额8.54亿元,带动低收入人口14154人,其中吸纳脱贫人口实现就业1295人,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脱贫人口9873人;援建乡村振兴车间76个,帮扶车间吸纳就业3750人。
重建家园
截至7月22日,广州共计向梅州灾区捐赠资金及物资约2800万元。广梅指挥部协调广州海外联谊会、增城区工商联、增城区民政局等捐款100万元,协调广东省侨心联谊会捐赠一辆救护车,并在帮扶资金中调剂600万元用于支持10个受灾严重的帮扶镇灾后重建工作。(资讯)
文、图/陈家源、杨伟南、黄家豪
编辑/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