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民主镇具有沿江旅游和湿地生态优势,素有“鱼米之乡”“塞外江南”美誉。近年来,民主法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和省法院“四化四解四到位工作要求”,秉持“融•和•调”现代化乡村解纷新理念,积极服务乡村自治、保障乡村法治、推动乡村德治,持续打造“和美民主”纠纷化解“三个新样板”,以法治方式赋能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一、坚持“融”字当先
紧紧依靠乡镇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打造“无讼乡镇”建设新样板
积极构建“党委主导、综治牵动、多方参与、协调联动”乡镇纠纷多元化解共治新格局。一是搭建镇域多元解纷机制。围绕民主镇振兴发展目标,制定实施《关于开展“无讼”社会治理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以打造“无讼村屯”“无讼社区”为目标,与辖区10个行政村建立“多元解纷对接工作机制”,签订“委派、委托调解协议书”,常态化向镇综治中心委派、委托调解,指导和委派、委托调解案件173件。二是整合乡村纠纷化解合力。推动“一村(社区)一法官”与“四所一庭一中心”机制衔接,与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联动开展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通过张贴“龙法和”解纷码、“一村(社区)一法官”公示牌,为乡村民众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法律服务。共组织开展纠纷排查24次,提供法律咨询、诉讼指导服务200余人次,培育“法律明白人”33名,建成“无讼村屯”“无讼社区”3个。三是厘清重点案件化解思路。聚焦民主镇辖区多发易发纠纷类型,注重发挥村委会、村干部了解村规民约、政策沿革、熟悉民情民意等特长,逐类梳理联动化解重点案件的具体方式和化解方法。针对农村土地承包问题,提炼形成梳理土地历史情况、确认土地法律权属、合力化解纠纷“层级递进法”。
二、坚持“和”字为本
将“法润民主”理念贯彻工作始终,打造多元解纷“融合发力”新样板
聚焦服务保障生态旅游、水稻种植加工等重点产业和“宜康养老”等大项目建设,综合运用“法官驿站”“共享法庭”工作载体和巡回审判、普法宣传等方式,向全领域多行业注入“和”的力量,全面推行“三实三效”。一是提高“法润乡村”宣传实效。运用“司法+N”宣传模式,先后深入滨江湿地等旅游景点、哈尔滨沃绿米业等水稻加工生产企业和宜康养老院“大项目”进行实地走访,解答解决企业关心关注的法律问题12个,组织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法治进校园”等宣传活动30余次。二是提高“司法护稳”工作成效。聚焦“三农”发展,坚持“保春耕、护农忙”,在新仁灌溉服务站挂牌成立“法官驿站”,建立常态化服务工作机制,定期发放和回收“意见反馈卡”,在春季灌溉时间节点开展巡回审判,集中宣讲人为破坏灌溉设施和拖欠水费等法律规定,及时化解多个“老熟人”遇到的“麻烦事”。三是提高“多发纠纷”治理质效。坚持案件办理与参与社会治理并重,及时发现案件审理背后隐藏的社会管理漏洞,常态化发送司法建议,以一案一域治理推动“和美民主”建设。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中存在的法律漏洞,发送综合类司法建议,推动乡村土地依法规范经营流转。
三、坚持“调”字为要
把调解工作贯穿纠纷化解全过程,打造“就地化解”矛盾纠纷新样板
积极挖掘整合优质调解资源,坚持“全流程”调解,推动诉前、诉中和判后等重要流程节点调解工作实质性开展。一是“关口前移”促“诉前化解”。对当事人提起诉讼的案件,有效运用了解诉讼目的、明确诉讼请求、分析利弊得失、说清法律关系、研判后续结果“五步法”,做到“能调则调、应调尽调”,并对符合条件的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2023年至今,已促成当事人和解案件204件,司法确认19件。二是“巧借外力”化“乡间纠纷”。与辖区“老周调解室”“李群工作室”等乡域纠纷化解平台进行工作对接,注重在调解中结合乡规民约与法律法规,通过融合“法理情”进行劝说,加强家事纠纷和相邻关系纠纷的调解力度,推动17个纠纷在萌芽状态就地化解。三是“判后催告”推“督促履行”。以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为目标,加强宣判环节释法说理,使“败诉”当事人明确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向其发放《自动履行提示书》,告知其未履行生效裁判义务的法律后果,引导12名当事人自愿履行判决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