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承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教授);王海文(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教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文化创新人才的培育注入了新的内涵,提供了更强劲的动力。面对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把握时代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必须积极推动文化创新人才培育的改革创新,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战略选择。
加强党的领导,增强信息技术促进文化创新人才培育的动力
高素质人才是文化创新创造的核心要素。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离不开文化领域信息技术的成长壮大和深度赋能,也离不开投身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大批文化创新人才。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我国文化发展的使命任务,如何发挥好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人的作用,提升其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才干和能力,成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课题。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文化发展的成果为人民所共享。人才培养要牢牢立足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厚植家国情怀,确保培养的人才真正能够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为此,要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针对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和行业特点的文化企业,均须积极探索创新党组织服务功能延伸以及党建助力机制和路径,彰显党建引领和党员文化领军人才、文化骨干的传帮带作用,特别是对于文化领域大量中小微文化企业以及自由职业者,要发挥协会、社区、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出口基地等党组织功能,及时掌握了解文化创新人才的状况和成长动态,积极发展党员力量,在破解现实难题、提供支持帮助过程中强化人才信息反馈网络和信息通道建设。此外,要加强党建促进人才工作的经验总结和分享交流,高度重视党对战略性文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引领和支持,大力推动大国工匠的培养,为文化创新人才培育注入强劲动力,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促进改革创新,拓展信息技术助力文化创新人才培育的路径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肩负起时代重任的可靠接班人,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离不开源源不断的文化创新人才。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市场的扩大、文化贸易与投资的繁荣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等都需要文化创新人才奉献担当。面对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人才培养的革新突破必须紧紧跟上;顺应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文化创新人才培育的改革创新需要加速推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数字时代,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蓬勃兴起为文化创新人才培育以及文化创新创造提供了历史机遇。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科技社会变革的推动下,文化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要紧随文化发展的形势,密切关注信息技术对文化发展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以及文化新业态新模式,依据变革的特征和趋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好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的顶层设计和学科专业调整,大力推动学科专业交叉,培养文化创新人才。要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适应文化行业的特点,遵循文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特别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及冷门绝学相关人才的支持、培养和使用、激励工作。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和人才培养变革的作用,丰富文化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手段,重视人才成长链,增强文化创新人才成长动力,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拓展其助力文化创新人才培育的路径。
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拓展信息技术支持文化创新人才培育的空间
数字技术在突破时空限制、强化万物互联过程中推动着高度连通社会的形成,不仅强化着文化开放融合的特征,同时也使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新人才的培养处于更加广阔的空间,文明交流互鉴也呈现新的发展态势。不仅如此,经济全球化以及教育、文化领域日益密切的国际交流需要提升文化创新人才培育的国际化水平,在交流中互鉴,在互鉴中发展,由此造就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高素质文化创新人才。
文明交流互鉴和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对于文化创新人才的培养极为重要。我们要以系统思维来审视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激发,提升其开放融合水平,大力协同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文化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对人才链的影响和辐射,完善并优化文化创新人才培育的全链条体系。同时,要以国际交流合作的重大项目、重要工程和重点品牌建设为抓手,灵活高效地组建跨国团队和攻关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创新文化人才培养路径。要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文化网络和交流渠道,构建文化创新人才培育的国际合作通道和整体布局,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创新人才培育中心和高地,大幅拓展信息技术支持的文化创新人才培育空间,助推新时代中外人文交流。
《光明日报》(2024年08月06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