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北京市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全新升级

导 读

优化营商环境是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今年以来,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积极落实打造“北京服务”要求,深挖营商环境改革潜力,研究制定了《关于持续优化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为北京市新一轮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改革提供了实施路径和具体抓手,标志着新一轮改革拉开序幕。

本轮改革聚焦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突出四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企业感受、更加注重对标先进、更加注重政策评估”,统筹推动改革优化升级,推出一批切实可行、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服务新格局。

一是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工作方案》主要围绕项目建设全周期积极打造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北京样板”,强化数字赋能,“集成式”“小切口”改革与制度改革并重,提升要素支撑水平,着力破解一批体制机制障碍,突出服务项目投资落地。

二是更加注重企业感受。《工作方案》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梳理2022年住建部评估结果及系列企业座谈会反馈问题,以提升经营主体感受度为导向,进一步推出更加精准有效、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

三是更加注重对标先进。《工作方案》主动对标世行营商环境新评价要点,学习借鉴国际国内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结合我市实际,出台改革举措,提升营商环境建设水平。

四是更加注重政策评估。针对近几年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聚焦政策的科学性、执行性、实效性等方面抓好改革成效的总结评估,全面准确反映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根据评估情况分类施策做好相关工作,确保改革举措“能用”“好用”“有用”。

《工作方案》聚焦六大板块重点任务,包括构建“信用+监管”分级分类管理机制、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强化空间要素保障、数字化赋能助力审批提质增效、加强行业监管提升服务品质、打造营商改革亮点品牌,深度发力,持续推动工程建设领域投资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为推动《工作方案》落实,在“各区自荐+部门推荐”的基础上,选取了通州、朝阳、海淀、石景山、房山等12区作为改革示范区,开展首创性、突破性、集成性改革探索,以重点区域率先改革带动营商环境整体提升。市区两级各部门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密切配合,加快推进,当前各项任务取得显著进展。

探索“信用+监管”分级分类管理,优化配置监管资源

为建立健全规划自然资源领域信用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治理水平、规范市场秩序,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制定《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领域信用评价及分级分类监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持续开展信用评价工作。《办法》强调数据归集共享管理,进一步构建社会信用评价模型,加强对评价对象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设立了评价等级熔断机制,实现了对规划自然资源领域业务管理和服务对象的全覆盖、信用评价结果的全兼容和全应用,推动规划自然资源信用监督管理再上新台阶。

为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断加强和改进建设工程规划监督工作,结合建设项目全过程规划监督工作实际情况,出台了《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规划监督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以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灰线、正负零、结构封顶和竣工阶段作为主要工作节点,对建设工程分级分类开展监管。同时,按照“非现场监管为主、现场检查为辅”的基本原则,及时发现问题、处置风险,提高政府监管创新规划全过程监督服务,通过全过程覆盖、清单化管理、差别化监管、多领域共享,实现监管与服务并重。

深化信息共享集成,推进“多测合一”成果共享应用

近年来北京市切实为市场主体减负,通过做“测绘事项”的减法,换来市场活力的乘法,推行“多测合一”取得显著成效。新一轮改革中,更加突出“多测合一”成果应用,建立“多测合一”成果动态更新基础测绘地形图工作机制,现已为测绘单位研发完成两套生产软件,开通“多测合一”服务平台政务网查询系统的相应反馈权限,目前已进入测试运行阶段;建立“多测合一”服务平台与“不动产登记系统”的关联应用机制,推进建设项目全流程业务数据衔接。

全面优化空间要素保障,促进土地资源有效利用

土地资源要素的保障水平,关系项目建设速度、经济高质量发展力度。今年以来,为保障重大项目早落地、早见效,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原则,进一步优化单独选址类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划拨供地程序,对于我市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在市政府建设用地批复中实现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供地方案同步批准。

在创新产业用地配置方面,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积极探索“先租后让”模式,印发《北京市工业用地先租后让指导意见(试行)》,进一步提高产业用地配置效率,降低企业初始用地成本,完善优化所有者权益实现形式。“先租后让”方式减少了对流动资金的占用,同时为后期发展、转型、升级预留空间,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目前已在亦庄、大兴、通州等区开展试点。

为全面展示供地信息,辅助企业“线上读地、异地选地”,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在官网建立“拟供地信息”窗口,实现供地信息公开透明,全面公开项目基本情况、拟出让时间段、区位图、影像图、规划图以及全景模式。目前已发布5轮次商品住宅项目拟供应清单,包含107个项目。

强化数字赋能,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以全面提升审批事项线上服务效能为抓手,自2024年3月1日起,在全市全面推行用地预审和规划许可全程网办,具体范围包括:全部建设项目的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房屋建筑类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各类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提供在线申请受理、审查决定、送达等全流程、全环节网上服务,建设单位可通过互联网申报、实时进度查询和下载规划许可文件等。自3月1日至5月31日,全市已有460个项目通过全程网办取得许可审批。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基于项目风险实施差别化监管,进一步优化服务理念和办事方式,推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豁免”政策,实现了“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为推进政策落地,搭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豁免系统”,系统已正式上线并开展全市培训,培训触角延伸至街乡镇,进一步推动豁免清单政策落实落地,目前大兴、昌平、顺义、海淀、经开、延庆均已生成落地案例。

下一步,围绕落实好《工作方案》,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将组织各区、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拿出更多实招硬招,通过清单管理、定期调度、责任考核、开展改革政策“回头看”等方式,狠抓政策落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本内容由法制处提供

  (高伟超)

责任编辑: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