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善治 > 正文

北京西城:“行走的思政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西城实践”发布

探访大街小巷,用脚步丈量大地,以实践促进成长;寻觅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凝聚奋进力量……近日,北京市西城区“行走的思政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西城实践”(以下简称“行走的思政课”)正式发布,内容涵盖了机关、国企、教育、卫生、两新、街道六大系统,涉及老旧小区改造、党组织服务群众项目、党群阵地建设、红色历史印记等24类主题,共有50条线路、132个具体点位。这些线路都是北京市西城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实实在在干出来的,是生动、坚实、充满力量的,既体现了责任担当、为民情怀,也饱含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厚度,所以被称为“行走的思政课”。

北京市西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城之源 都之始 河之端”的北京西城,“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在此交织,是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的重要传播地之一,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孕育地之一,许多重大革命事件的发源地,也是“红墙意识”发源地。

北京西城,文脉绵延底蕴深厚,古韵新生活力焕发,但如何将散布在西城的红色资源,串珠成链、以线带面,精准发力、系统推进,以高质量党建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在这套“行走的思政课”中,你能寻找到答案。从红墙教育基地、北京市鲁迅中学等党性教育阵地,到93号院博物馆、布鞋文化博物馆等文化传承故事,每一个基地、每一个点位,都是蕴含着鲜活感人力量的思政教材,跨越时空、历久弥新。讲好这套思政课,就是善于从历史长河中挖掘宝贵资源和深厚滋养,运用好历史智慧、规律和经验。

老旧小区改造、议事协商、共建共治共享、数字化基层治理,这是“基层党建调研线路图”中的“党建热词图”。西城区把15个街道的地区党建工作优秀点位制成了电子版地图,实现使用时“一键点击、详情即览”。打开点位链接,就可以了解点位背后的介绍和故事,方便各社区互相借鉴基层治理好的经验做法。“在每堂‘行走的思政课’上,我们能感受到全区党员干部能吃苦敢担当的品质,全力推动着党的各项政策和部署在西城落地生根,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在不断提升。正是有了无数党员干部群众付出与努力,西城区的基层治理才不断开花结果,成为地区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的坚实基石。”北京市西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陈丹红说。

从老旧小区电梯改造到城市更新,从养老阵地打造到“小而美 小而精”学校改造,从议事协商到居民自治等,这些鲜活的基层治理实践都是“行走的思政课”生动丰富的现实素材。如何更好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这是“行走的思政课”的设置初衷,也是西城区广大党员干部的心声。

50条线路,着重呈现了党的二十大以来,西城区全面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提出“2—1—1—5—2”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框架体系,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西城工作思路举措,大力实施“两个工程”,统筹解决好“心”与“力”问题的生动实践。

到一线、去现场,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呼声。通过线路“打卡”,广大党员干部能更好地了解民情,学到知识和治理方法,更能感受到多年来当地党员干部形成的“讲政治、能扛活、有情怀”鲜明特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加入基层治理的实践中来,共同绘就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的幸福底色。(北京市西城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