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经验 > 正文

江西高安:闻“汛”而动 守护平安

“这雨下得人心慌,但看到河堤上飘扬的党旗,我们就不怕了。”近日,家住锦江河畔的江西省高安市龙潭镇高湖村村民彭海军有感而发。连日来,江西省各地遭受持续强降雨袭击,部分乡镇出现特大暴雨,防汛抢险救灾形势十分严峻,高安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响应,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与风雨搏击、与险情赛跑,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以迅应“汛”守好“生命线”

“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践行使命担当!”面对严峻汛情,高安市委、市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将防汛抢险救灾作为当下首要任务,迅速吹响防汛工作“冲锋号”。市委组织部第一时间发出《致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倡议书》,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时时刻刻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投身防汛抢险救灾一线,切实做到“哪里有险情,哪里最危急,哪里就有党旗飘扬;哪里群众最需要,哪里任务最艰巨,哪里就有党徽闪耀”。

第一时间对防汛抢险救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实施“一线工作法”,组织党员下沉一线办公,明确要求防汛指挥机构负责同志以及水利、气象、水文、应急管理等部门党员,在主汛期实行及时报告和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确保汛情信息、指令传达通畅。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动态,强化灾情趋势分析研判,通过微信、应急广播等形式及时发布灾情预警信息4000余条。

以完善防汛抢险救灾网络为抓手,由市领导靠前指挥调度,强化“乡镇(街道、场)—村(社区)—村小组(小区)”三级责任链条逐级分片包干,实行“定人、定岗、定责”模式,组织党员奔赴一线,将党的组织、服务资源下沉一线,形成防汛抢险救灾强大合力。目前,已有1500多个基层党组织,3.3万余名党员投入到防汛抢险救灾一线,争当防汛抢险救灾“急先锋”。

迎风而飘 织牢“防护网”

风雨之下,居民的“关键小事”一直是社区党组织的牵挂。6月26日上午,高安城区暴雨如注,瑞州街道碧落山社区81岁的王大伯突然发现定时服用的降压药吃完了,却又不便出门买药。社区党委书记黄清秀通过“敲门行动”得知这一情况后,冒着倾盆大雨买好药送上门。老人竖起大拇指,微笑地朝全身湿透的黄清秀点赞。

“哪里有危急险情,哪里就有党组织”。暴雨来袭,城乡内涝严重,残疾、孤寡、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生活受到极大影响,高安市组织村(社区)党员采取电话微信、上门入户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敲门行动”,全面摸清辖区内村(居)民居住情况,重点摸清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及在低洼地区居住等重点人群,细化“一对一”帮扶措施,及时疏散受灾受困人员,做好人员转移安置,确保防汛抢险救灾“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并解决特殊群体生活困难152件。

风雨之中显担当,危急时刻见忠诚。面对骤雨急流,高安市各级党组织迅速集结、火速行动,与洪峰较量、向险情叫板,自觉把防汛抢险救灾作为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实践和检验成效的“试金石”,坚决打赢防汛抢险救灾这场“硬仗”。目前,全市在堤坝、水库等各防汛点、转移安置点和险工险段等地成立临时党支部117个、设置先锋服务岗537个、设立党员值守区94个,党旗在防汛抢险救灾一线迎风飘扬。

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组织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24个乡镇(街道、场)党委积极发动各村党员、退役军人、民兵等骨干力量组建162支防汛抢险救灾突击队,实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确保重点区域专人监测,真正做到严防死守。

逆水而行 坚守“最险处”

“你们来了,我就可以出去了!”高安市灰埠镇花苑村村民熊大海因行动不便无法撤离,当他看到闻讯赶来的党员时,激动得老泪纵横,连声道谢。汛情就是“集结号”,险情就是“冲锋号”,哪里汛情最急,哪里险情最重,哪里就能看到党员“一抹红”。

“群众向安全地撤离,党员向危险地挺进”。高安市明确防汛抢险救灾指挥员、预警员、宣传员、应急员职责,广大党员始终站在防汛抢险救灾的第一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出现在灾情最严重、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一时间,广大党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成为防汛抢险救灾中最美的“风景”。针对防汛重要地带,组建以机关单位青年党员为主的“党员先锋队”51支,根据安排值守在万亩圩堤、中小型水库、重要堤坝等“主阵地”,充实基层防汛力量,真正让机关单位青年党员在风雨中锤炼本领,在逆风中积累经验。

“白天巡堤排查风险隐患,晚上进村入户宣讲防汛救灾知识。”全市162名驻村工作队员就地转化为防汛救灾突击队员,与党员群众一起,奋战在防汛抢险救灾最前沿,严阵以待,时刻做到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冲,哪里有险情就出现在哪里,用实际行动在风雨中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铮铮誓言。(本报通讯员 龙海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