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威海:统筹发展和安全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将法治乡村建设作为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的重要抓手,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系统谋划、高标推进、狠抓落实,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在近日召开的全省法治乡村建设工作会议上,威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委依法治市办主任于宁作现场交流发言

搭建乡村法治建设“主框架”。将法治乡村建设纳入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总体布局,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强化顶层设计。威海市委出台了加强镇街基层治理能力建设的文件,将法治乡村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围绕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优化执法力量配备等4个方面,确定了12项目标任务;制定了《法治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明确58项具体措施,搭建起法治乡村建设的“四梁八柱”。整合资源力量。全力实施法治乡村建设“四个一”工程,在各村居分别打造1支法律服务队伍、1个普法宣传阵地,在各镇街分别设立1套法治工作专班、1处“一站式”矛调中心,构建起系统完备的法治保障体系。狠抓责任落实。将法治乡村建设作为法治督察和县镇两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的重要内容,把村居“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法治素养指标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以督察考核压实责任、推动落实。

打好乡村平安建设“组合拳”。将维护乡村和谐稳定作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聚焦关键环节,强化法治建设,筑牢安全稳定屏障。注重普法先行,提升群众法治素养。深化“法治乡村普法行”主题宣传,创新开展警官、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三官三师”送法进乡村活动,制定涉农领域普法责任清单52项,发放“百姓法治宝典”30余万册。深化示范创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扎实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提升标准、丰富内涵,将示范创建与党性教育、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有机融合,41个村被评为省级以上示范村。将乡村法律服务室融入党群服务中心,成立74个法治乡村党建联盟,通过整合党建、服务、治理等功能,为加强基层治理注入法治动能。强化多元联动,提升纠纷化解效能。依托“一站式”矛调中心,强化访调、诉调、警调对接,健全镇街政法委员、法庭庭长、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一员三长”解纷机制,全面推行“四平四说”调解工作法和“一案一策、一案一卷”“两见面、双签字”诉求解决模式,“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促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被评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优秀创新经验”。

夯实乡村产业振兴“主阵地”。聚焦发展“第一要务”,综合运用法治手段,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专项整治防风险。扎实开展“三资”问题专项整治,审查合同6.9万件,为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提供法律保障。针对海岸线长、渔村数量多的特点,结合开展社会稳定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常态化排查化解涉渔风险,切实维护渔业生产安全,化解涉海涉渔纠纷的“海上枫桥”经验被评为全国“枫桥式工作法”。柔性执法促规范。针对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市场,全面推行文明执法、包容审慎的监管模式,依法规范民宿经营管理,妥善处理游客投诉,以“精致服务”替代“简单监管”,用“人文关怀”呵护“小店经济”,推动乡村旅游从“网红”向“长红”转变。主动服务助发展。组织开展“走访企业服务发展”活动,组织政法干警和村居法律顾问,走访农村经济合作社、中小微企业1500余家,通过开展法治体检、提供法律意见、化解经营纠纷等方式,帮助解决承包经营、项目引进、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难题2300多个,助力打造了以文登西洋参、乳山牡蛎为代表的全国知名乡村产业品牌。(山东省威海市委政法委 元瑞泉 乔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