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观点 > 正文

2024年国家治理领域值得关注的十个课题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这一年,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锚定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接下来一年有哪些重大课题值得我们关注?

2023年11—12月,《国家治理》杂志深入开展“2024年国家治理领域值得关注的十个课题”大型调查评选活动。在前期征集近百位各领域专家学者建议基础上,初步归纳出16个候选课题,面向全国各地党政干部、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和投票,共回收有效问卷4339份。综合专家意见和得票情况,最终遴选出2024年国家治理领域值得关注的十个课题。这十个课题分别是:

· 人口负增长阶段的人口高质量发展

· 人工智能爆发式发展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 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

· 共同富裕背景下的乡村振兴

· “第二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

· 新形势下干部激励机制优化路径

·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 网络空间治理新挑战新任务

· 韧性城市建设与应急管理

截至目前,国家治理领域年度值得关注的十个课题这一特别策划已持续五年,前面四年的调查结果如下:

2020-2023年国家治理领域值得关注的十个课题

2020年

如何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新形势下如何更好推进“一国两制”实践

如何从制度基础上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如何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升利企便民水平

国家治理如何有效应对新技术变革可能带来的影响与挑战

如何进一步优化政府职责体系、提高行政效能

如何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基层的落实

城镇化进程中如何构建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如何更好激活社会治理中各主体活力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的教育体系

2021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如何更好推进乡村振兴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如何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两个大局”下的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

新发展阶段如何以治理现代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智慧治理的应用及其有效规制

新发展格局与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如何完善适应数字社会需要的治理体系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创新路径

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实现更为安全的发展

2022年

共同富裕的内涵与实现路径

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

国家治理效能评价和提升

国家治理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与意义

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治理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

基层减负与放权赋能

“双碳”目标与绿色发展

常态与应急结合的治理体系如何进一步完善

2023年

共同富裕的阶段性衡量标准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与难点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挑战与新任务

基层治理弊病如何根治

如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治理中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

提升数字经济国际竞争力

国家治理领域重要课题关注度变化趋势

分析近五年“国家治理领域值得关注的十个课题”调查结果,可以发现以下趋势特征:

人口发展新形势引发高度关注。在2024年国家治理领域十个课题评选中,“人口负增长阶段的人口高质量发展”关注度位列第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人口比2021年末减少85万人。这是我国自1962年以来的人口首次负增长。人口负增长来得如此之快,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也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在此之前,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引发广泛关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治理创新”入选2022年值得关注的十个课题。近年来,我国生育率不断走低,少子化问题越来越凸显。经济负担重、子女无人照料和女性对职业发展的担忧,都成为“不愿生”“不敢生”等制约家庭生育的主要因素。2021年7月,我国出台三孩生育政策后,网上关于“生不起”“养不起”反映比较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生育支持政策的期盼。如何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加快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各方关注的重要课题。

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对国家治理的影响越来越深刻。2020年至2024年,“国家治理如何有效应对新技术变革可能带来的影响与挑战”“智慧治理的应用及其有效规制”“国家治理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爆发式发展对国家治理的影响”,分别出现在历年值得关注的十个课题之内。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领域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技术手段如何有效应用于国家治理,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如何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以应对新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规避其中的风险?这些都是国家治理领域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

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近年来广受关注的重点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发展阶段如何以治理现代化助力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挑战与新任务”“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分别位列2021、2023、2024年值得关注的十个课题之中。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全力推动中国经济恢复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界共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以及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在此背景下,如何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借助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课题。

安全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自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之一,安全议题连续4年进入值得关注的课题之列:“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实现更为安全的发展”(2021)、“常态与应急结合的治理体系如何进一步完善”(2022)、“如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2023)、“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202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强调“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处于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乡村振兴一直是专家和公众关注的重点课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农”相关问题一直都是专家学者和党政干部关注的重点领域。从“如何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如何更好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2022年)、“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与难点”(2023年),到“共同富裕背景下的乡村振兴”(2024),相关课题五年来连续入选国家治理领域值得关注的十个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专家和公众对乡村振兴的关注,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同频共振。

公众对重大理论问题的关注,彰显出越来越强烈的文化自信。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关议题受到各界关注,如“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2022年)、“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治理中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23年)、“‘第二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2024年)。公众对这些重大理论问题的关注,彰显出越来越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蕴含着丰富的国家治理智慧,我们要充分汲取其中精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文化底蕴。

2024年国家治理领域值得关注的十个课题分析

人口负增长阶段的人口高质量发展

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2022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仅95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数比2016年减少830万人,已经连续6年下降。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生育观转变,生育率长期处于更替水平之下,导致出生人口数量持续下降,人口出现内生性负增长。从国外经验看,内生性人口负增长趋势一旦形成,将成为难以扭转的长期趋势。不少专家担忧,人口负增长会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养老负担加重,有效需求下降,从而影响资本积累、消费需求扩张以及技术创新,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下,如何理解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如何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如何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

2023年5月5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研究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会议指出:“要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安排,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专家认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承袭与发展了人口均衡发展、人口可持续发展、人口安全等概念,是人口均衡发展概念的升级,其内涵包括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实现人口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发展,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围绕人口负增长阶段的人口高质量发展,专家和公众关注的议题包括:切实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解决年轻人“不敢生、不愿生”的问题;积极开发“人才红利”,促使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建设老年友好、儿童友好型社会,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等。

人工智能爆发式发展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2023年,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的大语言模型ChatGPT现象级爆火,百度、讯飞、华为、谷歌、微软等企业巨头纷纷入局,孵化了上百个不同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爆发式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颠覆性影响。人工智能发展有助于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和任何技术进步带来的“创造性破坏”一样,人工智能可能带来改变就业结构、冲击法律与社会伦理、侵犯个人隐私、挑战国际关系准则等问题,将对政府管理、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乃至全球治理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其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应用潜力不断被挖掘,所展现出超越人类智能、自我进化的可能性,甚至脱离人类控制的可能性,也引发高度关注和警惕。加强对人工智能发展潜在风险的研判和防范,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发展,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道德,确保人工智能向善发展、造福人类,成为国家治理领域的重大课题。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2023年7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2023年10月,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就各方普遍关切的人工智能发展、安全与治理问题提出中国方案。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崛起,在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应急管理等各个领域广泛应用,推动决策智慧化,提升政务运行效率,提高公共服务精准性,从而推动了国家治理效能的提升。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人机交互”成为不少行业的工作常态。随着人与人工智能的协同,国家治理也呈现出新的发展动向,并可能进一步影响组织权力配置、信息处理、服务模式等方面。在此背景下,公职人员能否具备“人工智能+”模式下的工作意识与能力,如何与人工智能之间形成更强的协同工作关系,都是值得关注研究的问题。

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迅速成为媒体和思想界关注的热点。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高效能、高质量,区别于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生产力发展方式,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是质的跃升,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带来的新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将成为生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我国“十四五”规划已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进行部署:“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近年来,我国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发展未来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突破2000万辆,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总量全球占比超50%,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达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2023年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1.3%,连续3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中国外贸“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7989.9亿元,同比增长41.7%。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新质生产力正加快形成,并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进入创新密集时代。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成为学界和企业界关注热点。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供给,健全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功能,等等,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

近年来,在财政收支紧平衡状态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快速攀升,一些地方政府偿债压力逐年上升,个别城投债暴露出明显的违约风险,引发学术界和政策层面广泛关注。作为财力的重要补充,地方债务在弥补地方政府财权和支出责任缺口,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地方政府对于举债的过度依赖和大规模举债也会影响财政健康和安全状况,引发不容忽视的债务风险,进而严重威胁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民生稳定。

从数据看,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全口径债务的总体规模并不算高,当前地方政府债务总体可控,但也存在地方债务总规模增长较快、地方债务占中国政府总债务的比重较高、地方债务中隐性债务的占比较高、部分地区偿债压力大等风险问题。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央地财税关系、地方“发展型政府”角色职能等结构性因素,地方债务期限与收益成本长期错配等历史因素,以及减税政策、疫情冲击、房地产市场下行等短期因素共同叠加的结果。地方债务风险可能引发的后果不仅包括债务违约、影响地方经济发展,也包括政府在化债过程中乱作为而对民生领域、营商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地方债务将威胁金融体系和整个宏观经济,影响中外投资者的信心。地方政府债务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一旦出现债务违约,将对金融机构和债券市场造成冲击,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因此,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紧迫性日益凸显。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作为2024年经济工作重点内容,指出“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出“要严格落实既定化债举措,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力度,坚决防止新增隐性债务,健全化债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专家指出,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要分轻重缓急,短期来看,可通过债券展期、债务置换、转让国有资产等化债途径,化解地方短期债务违约风险和隐性债务存量;中长期来看,需平衡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完善地方政府的监管和绩效考核机制,推动地方政府角色转型、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增长才是治本之策。

共同富裕背景下的乡村振兴

2023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只有实现乡村振兴,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近年来,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和“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路径指引下,我国乡村振兴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乡村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值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覆盖乡村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群众对乡村振兴的知晓度和认可度越来越高;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厕所革命,落实河长制湖长制,乡村生态环境改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农村干部素质水平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等等。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长期不平等,乡村振兴发展依然存在诸多局限。乡村产业发展滞后、人口老龄化和人才短缺、文化困境、生态压力以及组织治理基础薄弱等,成为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短板问题和重要挑战,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2024年“三农”工作,提出:“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等,为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描绘了新蓝图、提出了新要求。

“第二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指出:“‘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第二个结合”已经贯穿于百余年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国理政实践中。例如,《礼记·礼运》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小康社会、共同富裕、大同世界,是千百年来中国志士仁人追求的治国济世之道,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矢志奋斗的共同理想。我国的政治协商、民主集中制、巡视监督、基层自治等制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既能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底色,又能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投影。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既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重要思想源泉,也可以为当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丰厚的文化资源。

新形势下干部激励机制优化路径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着眼于新的形势任务,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完善,党风政风明显好转。然而,随着腐败现象和“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一些地区和部门干部队伍的不作为现象有所抬头。近日,广东省某乡镇公示“躺平休闲人员”,引发广泛关注。近年来,关于“躺平”干部的讨论不时见诸报刊和网络。

放弃干事创业选择“躺平”,既影响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又容易滋生不正之风。追本溯源,一些干部“躺平”心态的产生有着诸多因素。在党政机关,一些干部存在着“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片面认为不干事就不会出事。同时,当前干部不作为的形式趋于多样化和隐蔽化,并不一定表现为绝对的不作为,而是选择性不作为。为了规避问责风险,工作内容主要以落实上级领导的批示为主,其他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事务则退居其后,对工作创新往往采取回避态度;而且在落实众多上级领导批示中,首先挑选事情紧急、无风险或低风险的批示去落实,干部行为逐渐趋于被动化和保守化。虽然有关部门也出台了一些措施进行治理,但效果并不理想。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与广大干部干事创业动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而干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存在缺陷,是制约干部激励有效性的重要因素。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如何优化组织内部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已成为当前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如何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五个“必须”,其中包括:“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要动态平衡、相得益彰。”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的任务,对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高水平安全主要是指国家安全体系建设和国家安全保障能力的高水平,目的在于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和国家长治久安。高质量发展主要是指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高水平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水平。新形势下的发展要在安全保障下不断推进,安全水平也要在发展基础上不断提升。在实践中,要把握好发展和安全的辩证统一关系。例如湖南永州市公安部门通过“机制创新+科技应用创新”,围绕城区“1、3、5分钟”快反圈和农村15分钟快速反应响应,通过“一个体系、三个层面、五大防控”工作机制,探索出一条以“快反135”机制建设为核心的警务创新之路,为市域社会治理统筹发展和安全提供了创新样本。

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良好内外部安全环境需求更大、对国家安全状态水平要求更高,同时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安全形势也更加复杂严峻。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上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相互叠加,我国也进入各类矛盾和风险的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在这样的形势下,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把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摆在突出位置,着力破解各种矛盾和问题,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以高水平安全为高质量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为高水平开放创造合作共赢的外部环境。

网络空间治理新挑战新任务

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已经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26亿人,网络空间已成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短视频也已成为大众消遣娱乐的重要方式。

由于“自媒体”、短视频的低门槛和随意性,加上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算法的内容生产与自动分发,导致媒介形态与传播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网络空间治理面临新的挑战。如网络谣言与虚假信息的快速繁殖,更加隐蔽的偏见与价值观渗透,引导受众与迎合用户的矛盾尖锐化,网络用户的隐私保障与过度监管,国际关系中的舆论斗争与计算宣传等。

2021—2023年,我国已连续举办三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建设清朗网络空间。2023年3月起,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聚焦短视频平台,打击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等突出问题。2023年7月,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从13个方面加强“自媒体”管理。中央网信办自2023年12月12日起,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问题”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短视频领域价值导向失范和不良内容多发等乱象……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党管互联网,坚持网信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治网之道,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坚持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坚持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坚持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坚持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坚持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网信工作队伍”。

放眼世界,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互联网日益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能、维护安全的新疆域、文明互鉴的新平台。与此同时,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也日益凸显,网络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新的威胁,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呼唤更加公平、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韧性城市建设与应急管理

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各大城市的人口密度不断增大,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网络承受巨大压力。人们的衣食住行高度依赖电网、供水网、交通网、通信网、医疗设施、物流体系等,进行生活必需品的供给与分发。在突发危机事件发生时,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行。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打造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能城市,建立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202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

韧性城市是指城市能够有效防范和抵御各种重大冲击,从冲击中迅速恢复“机能”、保持城市核心功能正常运行,并在应对冲击中通过学习创新提升城市安全整体功能的城市范式。韧性安全是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城市安全发展的战略选择。

专家认为,全面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应加强全过程风险防控,实现对各类城市风险的智能感知、精准研判、实时预警和有效管控;适度提高城市重点基础设施设防标准,提升电网、供水网、燃气管线等“城市生命线”的韧性;建设“平急两用”设施,增强防范、抵御、应对重大风险冲击的能力;建立权责清晰、反应灵敏、上下贯通、左右联动、运转高效的城市应急救援体系;等等。

【执笔:周素丽;统稿:魏爱云;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共同体视域下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项目批准号:22VRC021)的阶段性成果,课题项目负责人: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总编辑 彭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