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观点 > 正文

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摘 要: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竞争的关键性基础平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不仅是产生颠覆性创新成果和推动产业变革的策源地,是影响全球科技创新竞争格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制高点,也是全球科技创新要素的汇聚地和创新人才高地。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必须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和创新“三驾马车”的基础支撑作用,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关键词: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应用导向性的基础研究 颠覆性创新

【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竞争的关键性基础平台,不仅是产生颠覆性创新成果和推动产业变革的策源地,是影响全球科技创新竞争格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制高点,也是全球科技创新要素的汇聚地和创新人才高地。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应积极探索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新思路和新模式,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产生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成果方面的孵化功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厚植战略性科技力量,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创新竞争中的领导力和竞争力。

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要求不断夯实科技、人才、创新基础支撑

科技、人才和创新是国际科技创新竞争的“三驾马车”,也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支撑和动力之源。欧美各国或依托研究型大学在前沿基础研究领域的深厚积淀和原创性的科技创新突破而成为特定领域的科技创新领导者,并借力研究型大学的特定生态迅速汇聚全球创新人才,形成创新活力涌现且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如英国以剑桥大学为核心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或依托研究型大学和高科技企业形成的紧密耦合共生关系和创新创业生态,汇聚全世界顶级科技创新人才和创业英雄,创生出一系列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产品和服务,掀起一轮又一轮的颠覆性产业革命浪潮,形成其他地区难以匹敌的国际科技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如美国硅谷以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和诸多产业公司为核心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正在依托其研究型大学或全球产业创新高地的聚集优势,通过政策机制创新厚植科技、人才和创新优势,率先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期为建设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技创新的动力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我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强大科技创新能力;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一系列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形成了科技创新驱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动力,也构筑了我国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社会条件和强大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基础。

然而,全球科技创新竞争的复杂态势也使我国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首先,我国某些关键技术、一些核心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其次,我国基础研究虽然取得显著进步,但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是明显的,很多技术上的短板正是因为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特别是由美国主导的一些西方国家以所谓的“国家安全”名义正在将前沿科技创新竞争军事化、将科技创新治理政治化,通过各种形式来限制和“围堵”我国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并且在科技教育、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方面设置各种障碍,试图破坏我国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直面全球科技创新竞争领域面临的复杂形势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求,我们必须扬长补短,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性科技创新力量储备,厚植科技、人才和创新的基础支撑。

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要求统筹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普林斯顿大学D.E.司托克斯(Donald E. Stokes)教授在《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巴斯德象限》一书中提出了科技创新政府分析的巴斯德象限模型。依照他的科技创新政策分析模型,前沿科技创新活动至少划分为三大类,即好奇心驱使的纯基础研究(玻尔象限)、纯应用研究(爱迪生象限)、既受好奇心驱动又面向应用的基础研究(巴斯德象限)。其中,巴斯德象限描述的是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即从解决产业创新发展的现实问题入手,找到科学研究的突破点,进而采用尖端基础研究突破产业创新发展的瓶颈或“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19世纪,法国著名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从研究啤酒变酸、牛奶变质等现实问题,不仅发明巴氏灭菌法并且获得现代生物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细菌会导致特定的疾病。在我国,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屠呦呦的青蒿素研究等诸多“国之大者”的科技创新成就,都是基于国计民生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炼形成的技术问题和科学问题,进而通过持续探索完成的卓越科技创新成就。这些科技创新成就不仅是对世界科技事业有重要贡献的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也对我国乃至全球粮食生产和公共卫生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2023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指出:“要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要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提出的前沿问题和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的理论问题,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揭示了基础研究和目标导向的应用研究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将“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相提并论,并强调要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研究“两条腿走路”且有组织推进。这些重要论述为我国在新时代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如果我们充分利用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以及规模巨大、丰富多样的科技创新试验场景,动员并支持各类科技创新人才勇敢地走出科研“舒适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大胆提炼创新发展中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持续不懈地在“不为人知”的科技领域创新探索,我们很有可能通过开辟创新赛道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并通过“弯道超车”不断催生出更多原创性成果。这样,我们不仅能突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科技创新的“围堵”,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技创新基础,而且能够通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形成“以我为主”的开放性的全球科技创新生态,进而实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布局,形成中国特色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新经验和新模式。

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要求探索有利于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的体制机制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应该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使命,也是成就国际科技创新领导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基础。

在过去几十年的全球科技创新竞争中,美国正是因为其在多个领域的诸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而长期保持其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领导地位,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竞争潮流的引领者。一些研究者分析认为,美国之所以在诸多前沿科技领域取得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成果,除了其拥有诸多世界一流的研究性大学不断吸引各类具有创新梦想、勇于在不为人知的前沿科技领域探索的世界顶尖人才外,还与美国国防先进研究计划局(DARPA)探索形成的独特科技创新资助机制有关。2021年6月,时任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IH)院长的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等在《科学》(Science)发文指出,生命健康领域除了基础研究和商业化技术研究之外,还有一类不容易获得现行体制基金资助的“大胆激进想法”。这些想法往往伴随着高风险、高费用、耗时长等容易被否决的因素。由于这类激进技术的市场前景并不明朗、想法过于宽泛,导致企业无法判断经济收益,投资人常常会犹豫不决。但考虑到这些“大胆激进想法”常常蕴含着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的“火花”和灵感,对于生命健康领域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他们因此建议美国政府成立“高级健康研究计划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for Health,简称ARPA-H),既为激励更大胆的科研思路打开窗口,也为“应用驱动型”研究最终能落实提供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我国拥有人口规模巨大所提供的多样化丰富场景和人力资源优势,已形成了坚实的科技、人才和创新的基础性支撑,并已开始在诸多产业领域探索“揭榜挂帅”等遴选创新人才的机制。如果我们能够理性借鉴国外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巧用政府采购或国家战略需求的政策杠杆,在未来全球科技创新竞争中“下好先手棋”,通过系列机制创新探索出能够有效资助那些含有“大胆激进想法”的“高风险,高回报”的非共识性项目的开放性科技创新平台,我们就可能孵化形成系列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成果,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使我国真正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对策建议

进一步优化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从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高度,重构国家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让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体组成部分,开辟国家基础研究的新赛道,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

发挥好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逐步形成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柔性培养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的教育体系和弹性机制,打造各种基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的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汇聚高地,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围绕前沿科技创新竞争和国家安全保障重大战略需求,通过机制创新等多种使能性工具打造更多开放性的科技创新平台或科技创新基金,有效资助那些含有“大胆激进想法”的“高风险,高回报”的非共识性项目。以此为基础完善“揭榜挂帅”机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我国全球科技创新竞争力。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加强企业或产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强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目标导向和服务意识,发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产业策源地和创新动力源等重要功能。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健全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科技评价导向,营造以原创和贡献论英雄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形成全面支持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基础制度。

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充分发挥我国规模巨大的科技创新需求市场吸引力和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优势,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依托北京、上海和粤港澳等地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汇聚全球顶尖科技创新人才,形成“以我为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让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真正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动力源。

【本文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北京市科协前沿科技伦理与公共政策智库基地首席专家和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