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上海市杨浦区江浦路街道:以基层党建的组织力提升社区治理的软实力

江浦路街道党工委坚持把人民城市理念贯穿社区治理全过程,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强化组织体系建设,将党的领导植根于城市基层最末梢,将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纳入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格局,切实加强党对社区治理的领导,不断提升社区治理的软实力。

一、背景

江浦路街道地处杨浦区的西大门,辖区面积2.3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万人,党员6897人,有22个居民区、82个住宅小区,其中,售后公房小区42个、商品房小区23个、混合型小区17个,新老旧“三合一”特征明显,呈现出新而有特、老而有型、旧而有序的特点。辖区生活服务资源丰富,有民办存志、本溪路幼儿园等16所中小学校,新华医院坐落在江浦,轨交4号、8号、12号、18号线均设有站点。近年来,街道党工委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持续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做实做强“街道——居民区——楼组”党建工作,坚持美丽家园项目撬动、党建引领核心带动、“三驾马车”合力互动、居民群众参与主动,以“楼栋微整治、空间微改造、景观微更新”加强微治理,打造江浦生活秀带线,不断激活治理的“神经末梢”,不断织密治理网络,以基层党建的组织力提升社区治理的软实力。

二、做法

(一)组织建强在社区,做到日常治理好用。做好居民区治理,首先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发挥龙头作用,出台了《“华彩滨江·品质江浦”三年行动计划》《街道关于加强党建引领“三驾马车”建设的实施意见》《党建引领下的星级睦邻楼组实施方案》、关于楼组党建的指导性意见等文件,统筹推进22个居民区、1250个楼组和35个红色业委会建设,织密组织网络,夯实治理基础。着眼社区里,做实居民区党建。结合换届选举,形成了22名由“老书记、新书记、兵书记、宝书记、派书记”组成的居民区“头雁”队伍,配备了13名副书记,不断充实一线力量。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街道完善包片联系制度,由12名处级干部、166名机关事业社工下沉居民区,共同担负起看好门、管好人的重任。着眼邻里间,做强楼组党建。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落实到最微观单元,将党小组建在楼组,314名党员担任楼组长,连续五年组织开展星级睦邻楼组创建活动,涌现出了党建睦邻楼组、志愿睦邻楼组等五星特色楼组97个、五星楼组272个,激活了楼组治理的“红色细胞”,1070名在职党员亮出身份投身楼组建设,守护家园。着眼家门口,做好红色业委会。积极打造红色业委会,成立由党工委、办事处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三驾马车”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建立红色业委会35个,所有业委会中100%建立党的工作小组,为业委会规范化建设提供支撑。在大花园居民区,共有业委会委员7人,其中党员6人,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不仅是书记、主任“一肩挑”,还兼任业委会委员,党组织的担当作为提升了居民对“三驾马车”的信任度和支持度,为化解物业管理矛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力量汇聚在社区,做到关键时刻管用。做好居民区治理,基础是共建,关键是共治。街道多措并举,广泛发动社会多元参与,推动居民区治理共同体建设。“三驾马车”合力互动。搭建了“同心缘”党群议事会等平台,建立了“三驾马车”联合接待、联合会商、联合处置、联合回应等机制,助力姚家桥等多个居民区成功加装电梯,星泰居民区实现垃圾箱房换新颜。战“疫”期间,22个居民区党总支和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不辞辛劳、日夜奋战,各司其职、同向发力,服务管理了8667人居家隔离观察,做好了病例转运、物资发放、环境消杀等工作,充分发挥了关键防线的作用。居民群众参与主动。坚持“大家的事情大家协商办”,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金上海居民区党总支在合生高尔夫小区物业费调整中,坚持“每楼派代表,代表有声音,协商定方案”,居民全程参与民主座谈、方案制定等各环节,最终达成一致,使得疫情期间该小区物业服务质量得到强有力的保障。辽四“红石榴”等147个楼组,协商制定了楼组公约,建立居民轮班负责制,共同维护环境整洁。各居民区还用好楼组微信群等平台,近万名普通居民志愿报名参与社区核酸检测、抗原自测、特殊群体关爱等志愿服务工作,凝聚共治合力。区域各方协调联动。江浦辖区内有着全国知名的新华医院,和许多医院周边一样,市容、交通、医托是困扰医院和地区的共同难题。光靠任何一方,都难以有效治理。街道党工委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把医院、派出所、市容城管等各类党组织联合起来、共同发力,使这些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再如,“停车难”也是江浦居民非常关心的民生问题,金鹏、阳明等居民区人口密度大,停车位紧缺。街道党工委牵头,加强与区建管委、区民防办的党建联建,通过共治平台广泛宣传动员,协调驻区单位资源,整合江浦公园地下停车场一百个车辆泊位,为公园周边7个小区居民错时共享停车,有效缓解了“停车难”困局。

(三)问题解决在社区,做到基层群众受用。做好居民区治理,关键要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让生活在江浦的居民安心、舒心、暖心。近年来,街道聚焦老旧小区面貌改善的实际需要,深入开展“楼栋微整治、空间微改造、景观微更新”,在改善硬件的同时提升社区软实力。开展楼栋微整治,打造美丽楼道。以“唤醒沉睡的空间”为出发点,街道深入挖掘居民需求,组织城管、物业、居民区、“两新”组织等共同参与,开展了“楼楼联动”、清洁家园等行动,推进了辽一、陈一等9个居民区楼组的环境整治,形成了以睦邻元素和特色元素相结合、以空间打造和制度建设相结合的楼组治理格局。以公安大楼为例,居民区党总支发动“三驾马车”参与,动员各楼层居民清除旧家具等垃圾废物,对楼道进行粉刷翻新,创造了干净整洁的楼道环境,也对疫情期间防止病毒扩散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开展空间微改造,打造美丽家园。以五环居民区为例,面对3个自然小区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需求,街道以“美丽家园”为契机,党组织牵头抓总,用好“同心缘”党群议事会平台,开展居委会、物业、业委会联合接待日工作,与居民面对面加强沟通,推动打造“一脉三园,三区合一”工程,成功破除三堵围墙,打通了居民心墙,共建辽源花苑小区。开展景观微更新,打造美丽街区。聚焦“环烟草”沿线,街道组织社区规划师参与制定美丽街区建设方案,由金上海居民区党总支牵头召开协商座谈会,联动鞍山初级中学等征集“我心中的江浦”涂鸦画24副,形成了庄河路沿线彩虹健身步道、许昌路拐角睦邻休闲广场、昆明路沿线江浦记忆景观墙等,并由街道各部门和志愿者组成美丽街区巡查固守专班,吸引居民参与美丽街区管理,让街区可漫步、建筑可阅读、城市有温度。

三、成效

(一)组织建设更强。街道聚焦打赢“大上海保卫战”,筑牢社区防控阵地,推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显著提升。82个住宅小区,不管是商品房、老式里弄,还是售后公房,都分类推行了封闭式管理,严格落实足不出户。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和“两委”班子成员冲锋在前,个个都是“六边形”战士,既当宣传员,又当服务员,还当快递员,敲门敲到声哑手肿、爬楼爬到汗流浃背,连续奋战六十多天。原本一些小区居委干部走不进门的困局被打破,业主看到居委干部像老朋友一样,还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党小组长、楼组长、在职党员等共同参与,党组织的组织力在家门口显现。

(二)社区面貌更新。街道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从群众最关心的实事做起,统筹推进“三微治理”,以党建引领提升社区治理水平,让群众看到身边的持续变化。在五环居民区,党总支在做好辽源西路三个小区合并后,又连续推进了管网入地、老旧电梯更换、绿化改建、健身苑点提升、多部电梯加装等工作,把睦邻中心、卫生站等服务功能引入小区,把居民原来的烦心事变成了乐事、福事,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在兰州居民区,原本稀少的充电桩远远不能满足电动车充电需求,党总支发挥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的撬动作用,联动居委会、物业、业委会等,带领党员骨干和志愿者参与,对废旧车棚进行改建,粉刷脏乱的墙面、重新整理排放电线、增设充电插座,切实缓解了小区电动车充电矛盾。

(三)民心凝聚更齐。街道坚持“百姓社区百姓建”“社区各方齐参与”。在越来越多的社区工作中,居民区党总支善于发动居民群众全程参与,调动参与积极性,提升主人翁意识。在吴家浜小区,面对睦邻小花园建设,多名社区绿化达人主动报名,不仅参与方案制定,还发挥绿化种植特长,带动更多居民组建自治护绿小队,让睦邻空间成为居民“乐邻”平台。在疫情防控中,各居民区积极发动志愿者、物业保安等上万人共同作战,充分发挥群众自治作用,凝聚群防群控的合力,涌现出了银发志愿者服务队,以及抗疫“夫妻档”“父女档”“党员家庭”等先进典型,不少居民还自发关心身边的老邻居,为老人们送上“爱心菜”。居民的参与,各方的支持,有力推动了社区自治共治,促进了邻里之间的和谐相处,让江浦家园情更浓、邻里情更深、党群情更亲,社区软实力得到了提升。

四、探讨

(一)党建引领是核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在基层,必须始终夯实基层基础。街道党工委要切实发挥龙头作用,加强领导,着眼基层,成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要做实“神经末梢”,完善治理网格,加强居民区党建、楼组党建和红色业委会建设,发挥党建工作在基层社区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等基本职能落实中的主导作用,提升治理实效。要激励党员参与,创设参与社区治理、作用发挥的载体平台,比如业委会、议事会、楼组长等平台。把党员的力量调动起来了,居民的积极性才会跟上,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二)共建共治是关键。邻里关系、共同体意识是居民区治理需要普遍关注的问题,关键是要使人人都能在江浦这个“睦邻家园”感受到温情和关爱,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要在资源利用、居民服务、区域发展上强化联建、联动、联享,要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工作做起,既要有“形”又要有“神”,在办好民生实事、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品质中,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要畅通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进一步深化“三驾马车”联合接待、联合会商、联合处置、联合回应机制,让“三驾马车”与居民一同破难题、解民忧。

(三)激发活力是路径。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要坚持眼睛向下,不断加强居民区书记队伍建设,把岗位作为锻炼队伍的重要平台,迈开双腿、扑下身子,深入一线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提高本领,让更多思路活、有激情、“刮辣松脆”的小巷总理脱颖而出,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要强化骨干培养,汇聚更多的能人达人,参与楼组、业委会建设,开展议事协商等,助力社区治理水平提升。要更加关注“沉默的大多数”,特别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要用好各年龄段的居民志愿者,增进了解、交流思想,求出小区的“最大公约数”,不断做强社区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