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善治 > 正文

山东威海市文登区:构建近邻党建联盟 全域推动城市治理提档升级

一、实施背景

随着城市进程不断发展和各类新组织新群体大量涌现,社区居民诉求日益多元,出现了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城市资源统筹配置需要着力加强。城市基层党建资源存在分散化、碎片化现象,社区、小区党组织的组织架构还不够健全,各领域党组织间的力量协调与资源共享还不到位,难以有效将各类服务力量积极性调度起来。二是城市服务载体需要着力创新。引进和培育专业化服务力量还不充分,在运用“红色物业”“信用体系”等载体服务时形式比较单一,围绕社区实际和居民需求确定服务方向和载体不够精准精细,没有真正把社区、小区多元化服务主体的作用发挥出来。三是城市治理主体融入意识需要着力提升。社区居民在精神层面缺乏对社区的认同,主动参与治理、融入区域的意识不强,开展近邻服务明显存在“行政服务多、志愿服务少”的问题,还没有从内部激发城市治理活力。

为此,威海市文登区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城市基层治理核心,创新近邻党建联盟新模式,以系统思维推动党组织资源整合、力量聚合,在适应疫情防控大局、助力建设精致城市等场景中拓展应用实践,推动党的组织优势和治理优势向基层延伸,助力城市治理迈上新台阶。

二、具体做法

(一)构建联盟体系,夯实治理根基。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在街道、社区、小区三级探索推行近邻党建联盟模式,整合区域资源,育强党建“主心骨”,激活城市治理“神经末梢”。

一是做强街道。强化街道“大工委”,联合辖区内不同隶属管理的党组织,建立街道近邻党建联盟,实行“兼职委员制”,吸纳驻区单位、企业等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问题;优化街道管理体制,赋予街道考核评价等“五项权力”,成立社区治理和社会事务办公室,由街道党工委牵头组织,配强专职专干机构力量,加强街道公共事务协调和监督。

二是做优社区。按照3000户左右规模合理设置47个城市社区,深化社区“大党委”,建立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和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度,落实“社区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以社区近邻党建联盟为轴心,每月统筹辖区内的机关、学校、两新组织等党建主体开展党建活动,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定期联系社区,帮助解决难题。今年以来,围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等工作,共召开联盟会议286次,为居民办实事150余件。

三是做活小区。按照“一小区(网格)一支部”原则,采取单独建、连片建等方式,推动189个住宅小区建立党支部,设立以党员为主体的楼长3861人、单元长6111人,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总支)—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城市基层组织体系。明确小区党支部政治引领、协商议事等10项基本任务,整合业委会、物业、网格下沉力量等组建小区近邻党建联盟,推行“在职党员到居住小区报到”制度,通过亮明身份、岗位认领、承诺践诺等机制运行,示范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进小区、入楼栋”。

(二)凝聚多元力量,形成治理合力。聚焦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各项资源下沉城市网格,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参与、一呼百应”的工作格局。

一是网格化管理,下沉各级力量。合理划分网格409个,把8大类便民服务事项纳入网格,逐格建立民情微信群,畅通线上线下收集问题渠道。组织72名街道党政班子成员分包网格,全面推行社区工作者“定岗网格”制度,织密网格长、网格员、网格协管员、社会治理协理员“一长三员”服务网格,推动“责进网格、人到网格”。抓实公安、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部门力量下沉,配备1400余名网格专业力量和辅助力量,按社区需求参加工作协调会议,做到随呼即应,促进“中梗阻”难题有效解决。

二是规范化运行,激发行业动能。成立区级物业行业党总支,落实《“红色物业”工作标准》十五条,牵头制定《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工作实施意见》,健全街道、社区、业主各30%和行业主管部门10%权重的“3+1”考评办法,指导54家物业企业全部成立党支部,实现居民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物业企业、物业服务项目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构建社区与物业“135”共建机制,建立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的红色物业党建联盟,搭建物业联席会、业主恳谈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三会”制度,通过“日联、周会、月商、季研、年总”五步工作法,做实115个共建项目,推动服务质量和治理水平双提升。

三是契约化服务,激活群众热情。将信用建设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相融合,出台《城市社区信用管理办法》,制定99项守信行为、128项失信行为事项,实行6等次评价管理,涵盖社区党组织、党员、物业、楼长单元长、市场业户等各类城市主体。小区党支部负责信息采集、等级评定,并由社区党组织实施“金字塔”式的信用激励措施,带动居民参加“服务换积分、积分兑商品”活动,189个小区的楼道堆放杂物、空中飞线等14项问题实现100%整改,40多个小区自发开设“多彩益智”儿童课堂、“四点半”学生课堂,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

(三)创新联动载体,激发党群活力。紧抓共建核心,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深入拓展区域化党建载体,形成基层治理合力。

一是打造党建联建平台。依托近邻党建联盟,建立常态化联动议事制度,推行组织联建、事务联商、会议联席、管理联动、成效联评“五联工作法”,制定社区党建项目、需求、资源“三张清单”,签订党建共建项目346个,吸引社会力量走进社区、下沉小区、服务居民。推动新兴领域经营主体融入城市治理,依托城市商圈,建立消费者维权站和党员志愿服务队,内部投诉化解率达90%以上。凝聚新就业群体党员,引导快递员、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通过“问题随手拍”“金点子征集”等方式,补齐治理短板,共建精致城市。

二是建立自治协商机制。发挥小区党支部核心作用,牵头倡议、协商制定邻里公约,为小区自治提供指引。在189个小区全面搭建议事平台,建立由小区党支部、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共同参与的社情民意“恳谈日”、事务共商“红色议事厅”、问题处置“现场办公会”等共商共议制度,每月开展“睦邻大家谈”活动,主动征求群众意见建议1600余条,协调解决噪声扰民、车位规划、管道维修等问题1121个,形成党支部统筹、业委会监督、物业实施、居民评价的“四方共治”格局。

三是倡导志愿服务风尚。社区党组织牵头领办公益性社会组织25家,承接社区为民服务项目,引入专业机构对新成立社会组织进行专业指导,对居民反映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予以解决。整合小区党员、网格员、物业人员、社会组织等人员力量,成立“近邻”志愿服务队698支,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环境整治、安全巡逻、跑腿代办等便民服务1700余次,今年疫情以来共吸纳1.2万余名居民自发加入志愿服务队伍,让文明、奉献理念深入人心。

(四)聚焦民生关切,提升服务质效。主动适应“精致城市”建设新要求,坚持“转作风、提效能、办实事”,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微服务”撬动“大民生”。

一是打造近邻党建品牌。发挥党建引领优势,按照“一社一品”“一小区一品牌”创建要求,深入拓展近邻党建品牌体系,打通“问题收集”“事前调研”“会议协商”“成果转化”4个关键环节,采取“居民点问题、组织定议题、党群解难题”3步工作法,培育打造了“红色家园”“桃园人家”“我爱我家”等47个党建品牌,推动在服务理念、内容形式、活动载体上开拓创新,实施养老助残、亲子互动、慈善济困等公益创投项目62个,惠及居民2万余人。

二是建立吹哨服务机制。常态化开展“社区居民一家亲”活动,组织全体社区工作人员每日走访、每月遍访,设置社情民意微信联络群409个、“心愿墙”32个,选树宣传“最美社区工作人员”30名,定期组织网格员“上门问事”,随时关注居民“小事”。健全“小区办理一批、社区落实一批、街道破难一批、部门对接一批”的“四个一”问题处置机制,用好“吹哨报到”“1+6+N”综合执法等平台,办结群众反馈问题6300余个,让“有事找党组织”机制落实落地。

三是推行智慧便民模式。联合山东大学数学研究院试点创建“智慧社区”项目,建成全省首个信用惠民数字化平台“信用码上见”系统,组织物业人员、网格员通过手机APP上传、受理居民反馈和日常巡查等问题,累计提供信用查询服务10万人次,发布各类政策信息100多个。研发“双报到”服务管理系统,加强对167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1.3万名党员干部履职情况管理,采取社区线上发布需求、干部线上报名、线下参与服务的方式,实时统计数据,实现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下沉小区服务全覆盖,用数字化提升城市基层党建服务质量。

三、工作成效

(一)搭建了“资源有效联动”的共建共治平台。文登区在推行近邻党建联盟过程中,从原有的基础性、程序化、单线化的网格管理模式转变为精准式、融合式、互补式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形成基层治理“一张网”。充分挖掘和协调驻区单位资源,依托“契约化+信用”等手段,推动各类资源、服务、管理下沉至居民小区、前移到群众家门口,让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小区党员能人等互联互动,累计网格内自行处置事件达50多万件,占网格总上报事件81.6%,有效补齐了城市治理短板。

(二)形成了“有呼必有所应”的党群互动模式。文登区突出“城市的核心是人”理念,一方面通过常态化网格走访机制动态摸清居民群众需求,累计为181.6万人次群众提供精准服务,群众满意度提升了11%,实现了“群众有所呼,组织有所应”;另一方面通过强化信用奖惩、培育自治力量等方式重构治理格局,累计发动9.3万名社区居民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形成了“组织有所呼,群众有所应”的生动局面。

(三)营造了“远亲不如近邻”的社区和谐氛围。近邻党建联盟通过将信用嵌入居民公约、搭建议事协商平台、组建居民自治组织等方式,促进邻里互识、互帮、互助、互信,在189个小区均至少培育1支居民志愿服务队,1.2万名居民常态化参与小区治理与服务,破除了以往邻里间、区域组织间相互疏远、隔阂的壁垒,涵养了邻里互助的良好风气,推动邻里情更加浓厚。

四、思考探讨

(一)加强基层党建是引领有序治理的“定盘星”。在创新基层治理的探索中,文登区将党组织统筹协调作用贯穿始终,建立各层面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在网格小区末梢建强党的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发挥党员作用,走出一条抓党建、优服务、强治理的管用路子。实践充分证明,党建强则治理活、组织强则基层稳,创新基层治理必须切实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

(二)共治共建平台是凝聚治理合力的“强磁场”。文登区通过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构建党建“大家庭”,为党员能人、热心居民作用发挥搭建平台;紧扣社区小区实际,创新开展契合群众需求、人尽其力的服务项目和特色活动,引导更多人参与社区服务、基层治理,进而推进各领域党建互联互动机制建设,整合各方面力量参与治理,实现治理效能的最大化。

(三)依靠发动群众是激发治理效能的“动力源”。城市的核心是人,居民群众是城市的主体。文登区探索近邻党建联盟,始终将发挥群众的能动作用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关键,让党员能人站出来、热心居民动起来,激发城市治理动力,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