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经验 > 正文

贵州龙里县:理顺体系链条 “多网合一”增效城乡基层治理

一、背景和起因

龙里县位于贵州省中部,隶属黔南州,全域面积1521平方公里,距省会贵阳市中心28公里,县域常住人口23.6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79万人,辖5镇1街道81个村(社区),其中城市社区14个。龙里县经过长期城乡基层治理实践,全县安全感满意度多年位居全省前列,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2020年跻身全国西部百强县行列。

随着基层治理上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在精细化、信息化、网格化等高标准、高要求下,龙里县在城乡基层治理中组织体系不顺、部门协同不畅、技术融入度不高等一系列堵点逐步显现,城乡基层治理面临效率困境,亟需从机制体系上全面疏通、从大抓基层上强化支撑、从技术带动上形成有效路径。近年来,龙里县在强化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上持续发力,通过体系合一、资源合一、功能合一,深化城乡基层治理“多网合一”,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权力下放,全面疏通机制堵点、理顺责任链条,实现各项工作主动融入、一体推进,探索出一条有力有效的县域城乡基层治理路径。

二、主要做法

通过体系、资源、功能“三合一”,纵深推进城乡基层治理。

(一)体系合一

一是组织融合。将组织、宣传、政法、民政等部门村(社区)设置的各类网格统一整合成“一张网”,科学划分895个网格进行编码管理,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相邻网格组建等方式,在网格上同步组建722个党小组(党支部),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完成742个寨管委、理事会等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组建,做实“党小组+网格员+十联户”网格治理“铁三角”,建立完善县、镇、村三级联席会议制度,逐级分办、跟办、反馈机制,镇街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网格员日常走访、零距离服务机制,形成县、镇、村、网格、联户、户六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体系。二是队伍融合。构建42名县级领导联村(社区)、81名镇(街道)科级干部挂村(社区)、119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帮村(社区)、271名乡村振兴驻村干部驻村(社区)包网格、3792名联户长(楼栋长)联户的队伍体系,推动601名村(社区)“两委”成员、网格员、联户长(楼栋长)与其他村级配套组织、群众自治性组织、经济组织等社会组织成员交叉任职,5000余名公职人员、700余名普通党员到社区报到,常态化组织3600余名“三官三师”、270余名执法人员、2300余名乡贤、2300余支各类群众性自治组织和非项目化志愿服务队伍、4万余名注册志愿者等人员力量下沉网格服务。三是职责融合。围绕党的建设、乡村振兴、综合治理、便民服务等方面工作,建立网格员职责准入制度,明确网格员职责清单10项,推动各级各部门工作统一入格、一体推进,其中网格事项镇级层面无法解决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县级职能部门主动接单,限时办理反馈,切实赋予镇村考核建议权,对部门接单不主动、落实不到位的纳入考核扣分项。通过赋股、赋权、赋能、赋责、赋誉,推动联户长聚焦“十联”职责,发挥社情民意信息员、政策法规宣讲员、凝聚群众联防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四员治理”作用,切实当好群众的贴心人、村(社区)“两委”的好帮手。

(二)资源合一

一是整合培训资源。通过县镇两级党校,结合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和村(社区)“两委”换届任职培训,采取业务培训一批、跟岗锻炼一批、结对帮扶一批、典型选树一批“四个一批”方式,多渠道、分层级、按类别、全覆盖开展网格长、副网格长、网格员、联户长教育培训和实地业务指导88期5463人次,进一步提升语言沟通、事件甄别、观察分析、协调处理、化解纠纷、服务管理等群众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二是整合服务资源。建立城乡基层治理1000万专项资金,足额拨付村(社区)办公运转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487万元,有效解决村(社区)、网格办事钱不够问题,强化6个镇(街道)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81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建成251个党群服务中心(站、点),统一受理和集中办理工作,实现群众办理事项“只进一扇门、只跑一趟路”。三是整合数据资源。积极推动大数据融入城乡基层治理,打破部门信息壁垒,试点开发智慧综合服务平台,科学创设点单服务、线上提办、动态监测等功能版块,确保群众诉求实现“收集、核查、分析、处置、上报、督办、反馈”闭环办理。积极打造“智慧社区”,在谷脚镇贵龙社区探索“以房管人”模式,建立社区全员信息数据库,开发“未来享家”微信小程序,推动所辖楼栋全天24小时预警监测。

(三)功能合一

一是统一防控。坚持专项工作与群众工作相结合,强化镇(街道)、村(社区)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推动550余名辅警、480余名村级人民调解员、960余名“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等力量嵌入“一张网”,加强警务人员与网格员、联户长队伍联动,实现专项行动与日常防控相结合,持续开展辖区内主要道路、人员密集场所、重点区域巡逻防控工作,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推动网格化管理与村(居)民自治融合,发挥网格员和联户长“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畅通群防群治渠道,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二是统一办理。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动态调整镇(街道)权责清单430项,进一步厘清县权责边界,全面推行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全员接单、组织晒单“四单”模式,运用公家事、大家事、自家事“三事分流”责任清单,分类分级办理。四是统一创收。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县域经济发展布局,统一谋划制定村级集体经济专题规划,构建“县定模式、镇定类型、村定产业”三级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制定出台支持“村社合一”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1+17”政策措施,总结“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路径十六条”,推动人、地、钱等各类要素向农村流动,加快集团化、实体化发展。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深入推进“多网合一”,城乡基层治理的堵点难点逐一破解,组织效能得到充分释放,治理效能得到持续提升。

(一)党群干群关系日趋密切。持续发挥网格包保机制作用,深入落实“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全员接单、组织晒单”,各社区联系包保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通过召开群众会、村(居)民代表大会、每周深入村寨(小区)开展“入户问需”、每月23日“居民固定点单日”等方式主动了解群众所盼所忧、收取群众意见建议,进行问题清单制、台账制管理,做到件件有回音、件件有落实,2021年以来共开展“点单活动224次,梳理“公家事”482件、“大家事”925件、“自家事”275件,累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1680余件,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感大为增强,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二)比学赶超氛围日趋浓厚。县、镇两级将基层组织建设、治理成效等纳入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重要内容,2019年以来累计开展9次县级擂台比武,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赛出实绩、比出水平、竞出风采,以比促学、以比促干、以比促进的氛围日趋浓厚,逐步形成“百村争先、千寨示范、万户创建”的生动局面。城市社区抓实部门发挥主管、包保、协助“三责”,构建形成党建引领、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三)基层造血功能日趋显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已经成为长效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赋能举措。截至2021年底,累计下放312个政府投建项目交由村级合作社管理,明确把工程总投资200万元以下、技术要求不高的小型基础设施工程交由具备条件的村级合作社承接,推动2021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超过200万的村(社区)达3个、100至200万的达11个、50至100万的达33个、20至50万的达17个,32个村(社区)实现分红,基层治理“办事钱不够、管人不管钱、管事不赋权”这些关键问题逐一破解。

(四)平台系统运用日趋成熟。冠山街道开发“联动服务”平台,推进各类事项线上提办;谷脚镇聚焦“智慧社区”管理,按照“以房管人”原则建立社区全员信息数据库,开发“未来享家”微信小程序,实现所辖楼栋全天24小时预警监测;醒狮镇通过网格智能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基层治理一网通建、一网通治、一网通办、一网通带、一网通管,县级全面梳理出上级部门以及县镇出于公务目的、便民服务开发使用的各类APP、信息系统平台,积极研究推进功能整合,实施统一规范平台申办、管理,为提速、高效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的技术支撑。

四、经验启示

实践证明,要实现善治善为,需要坚持群众主体地位、织密组织体系、畅通运行机制、强化技术支撑、增强造血功能,推进基层治理成果向纵深发展。

(一)坚持群众主体是根本之基。基层治理是群众广泛参与的民生工程,目的是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为民服务效率。龙里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充分考虑群众生活习惯、习俗文化等因素,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持续强化党组织领导下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行动自觉,有力促进乡风文明、净化社会环境的村(居)民自治建设进程,全力解决好群众“发展大事”和“身边小事”,让群众真正成为奋斗的主角、发展的主角。

(二)织密组织体系是核心之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统筹各方、整合资源的关键作用,形成工作合力,是做好城乡基层治理的关键。龙里县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严密织牢组织体系,网格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实践证明,只有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建引领,才能统筹协调各方,做到纵向一以贯之、横向向心控制,强力推动工作落实。

(三)畅通运行机制是中枢之策。城乡基层治理是一项多部门职责聚焦、群众充分参与的系统性工程,考验运行机制的上下贯通、左右联动,既要守好“责任田”、又要牵好“联动线”、更要打好“组合拳”。龙里县全面疏通各级纵向责任链条,有效嵌入横向联动机制,实现政策资源、职能职责精准落到“网格”这一基本单元,实现诉求起于网格、办理归于网格,真正实现善治善为。

(四)强化技术支撑是关键之举。治理能力现代化,技术支撑是关键体现,要充分将大数据运用到基层治理工作中,让平台系统作为基层治理成效“提速器”,推动线上线下齐头并进,提升基层治理信息化、智慧化、精细化水平,开创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五)基层造血功能是长效之行。基层治理工作助力点是村(社区)、是网格一线,本着一切工作归于支部,基层党组织要提升团结群众、动员群众、宣传群众的组织力,需要有强有力的经济发展支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基层组织自治功能的长效之行,只有坚持“用发展解决一切问题”,强化村集体经济群众利益联结,通过赋股分红等有力举措,夯实服务和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提振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