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 正文

广西玉林市:积极打造“为民红绳”服务平台 构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新模式

2021年以来,玉林市着力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印发《玉林市建设“为民红绳”服务平台,打造“心安社区”的实施方案》,积极依托全市社区、小区(网格)等各类党群服务中心和党群服务大联盟(APP)建设线上“为民红绳”服务平台和线下“为民红绳”孵化管理中心,由社区、小区(网格)党组织牵线搭桥,协调对接社会服务机构,下大力气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打通服务居民群众“最后一公里”,共同建设人安、物安、业安的“心安社区”。

一、背景与起因

玉林市位于广西东南部,下辖7个县(市、区),共有172个社区(其中75个城市社区、97个乡镇社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玉林市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乡基层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深刻变化,制约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因素也由此日益显现,队伍力量下沉作用发挥不明显、城市社区治理能力偏低、社区群众个性化诉求日益增多等等。传统的人力服务对接力度弱、灵活度不够、针对性不强,难以满足群众的生活需求,迫切需要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探索新的载体和平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资源力量和群众需求精准对接,让群众随时随地“看得见、找得到、叫得应”。

二、主要做法

(一)画好平台搭建“施工图”,架起干群关系“连心桥”

一是明确平台建设主体。“为民红绳”服务平台的组织者是街道(镇)党工委(党委),具体实施者是社区、小区(网格)党组织。依托全市社区、小区(网格)等各类党群服务中心按照“有电话、有电脑、有统一标识、有一套办事须知(上墙制度)、有服务流程图、有服务事项公示栏、有服务机构、有平台管理人员、有服务台账、有信息发布系统”等“十有”标准建设“为民红绳”孵化管理中心(站)。目前,共建立社区、小区“为民红绳”孵化管理中心(站)示范点27个。

二是规范服务机构入驻审核。明确入驻条件,服务机构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取得相关行业服务资质,能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有健全的执业规则以及其他相应的管理制度,能够自愿接受服务范围内的群众需求业务。明确入驻流程,服务机构对照入驻条件向辖区社区、小区(网格)党组织提交申请表。孵化管理中心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报名入驻的服务机构进行综合评定,择优选取并对外公告。确定入驻的服务机构与“为民红绳”孵化管理中心签署服务协定后即可入驻。

三是规范服务管理标准。群众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服务项目类型,平台根据群众勾选的项目,按照信誉评分顺序提供3至5家服务机构以供选择,并注明每家服务机构的联系方式、服务价格,由居民自主选择对接服务机构。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具有一定公益性质,分为免费服务和低收费服务,低收费服务需低于市场价。做好回访服务,服务机构完成服务项目后,需及时对服务对象开展回访工作,对服务对象反映的问题、建议,如实记录,并做好问题处理工作,有力推动了服务平台地规范运行。

(二)打出为民服务“组合拳”,筑造居民群众“暖心港”

一是丰富服务项目。家政服务类。为社区、小区居民群众提供家电维修、幼儿临时照料、陪护老年人、美容美发等个性化服务,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休闲活动类。为社区、小区居民群众提供健身、影视、餐饮、图书阅览等休闲活动,丰富社区、小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便民服务类。为社区、小区居民群众提供预约挂号、紧急求助、飞机票火车票预订、生活缴费、信息发布等便民服务,实现居民群众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

二是开展信息化服务。在“党群服务大联盟APP”信息平台设置“为民红绳”管理平台内容,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对接效率。平台管理人员将收集到的群众忧心事项呈报负责人审核后,在信息平台进行发布。对一些无人认领的事项由街道(镇)或县(市、区)信息平台负责同志在辖区范围内推送事项信息,寻找合适的党组织或个人认领。目前,为群众提供服务1.5万多次。

三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行组团服务,深入开展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进社区“双报到”活动,领导干部带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组团进小区(网格)开展服务。组织离退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根据地缘、趣缘、业缘等,组成服务“微团队”,定期或不定期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理发、卫生清洁、治安巡防等贴近居民需求的服务,引导志愿者进小区、进网格开展阳光义诊、帮扶助困、就业创业等志愿服务活动,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3200多支党员志愿服务队进社区网格,帮助群众解决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

(三)建立运行管理“三项机制”,织好和谐幸福“亲情网”

一是建立疑难问题收集跟踪解决机制。对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收集汇总,组织机关单位、社会组织和党员干部主动认领解决,并对事项进行跟踪,直至完成。各级党组织履行好逐级报备责任,需跨多部门协调解决的事项,充分发挥市、县(市、区)、街道(镇)、社区四级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作用,由联席会议办公室整合各方力量,集中进行解决。通过联席会议机制为群众解决难题260个。

二是建立服务机构质量考核评价机制。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对入驻平台的服务机构质量全面考核评价,根据考核评价结果,分别作出表彰嘉奖、定期通报、服务等级动态调整等。将考核评价结果及时在(APP)显要位置进行公布,并在所考核评价社区(小区)进行公示,要求服务机构对照问题清单限期整改。对服务机构考核评价整改后服务问题依然存在的,直接取消服务机构的入驻资格,并列入黑名单,报市、县两级监管部门备案。设立红星榜。设置星级满意指数为1至5个星级,并把三星级以上的服务机构及时在红星榜上进行公布表扬,同步反馈给服务机构,进一步激发服务机构服务群众的动力。

三是建立运行保障机制。注重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大财政保障力度,以财政安排一点、党费拨一点、街道出一点、爱心企业捐助一点、社区筹一点等方式多渠道拓宽经费来源。整合各部门和社区建设资金,对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资源,实行打包捆绑、统一拨付,重点保障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社区工作经费、人员报酬、服务设施和“为民红绳”服务平台建设经费。

三、成效与反响

(一)促进了基层治理智慧化现代化。玉林市坚持深入推进智慧党建工作,按照“互联网+社会治理”理念,充分发挥智慧党建的引领作用和服务功能,通过“为民红绳”服务平台,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精准了解、预测群众的需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动态评估、精准处置,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形成了党建引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

(二)实现了服务意识和质效大提升。玉林市通过搭建“为民红绳”服务平台,由党组织牵线搭桥,将党员干部、企业商家、公益志愿者、社区居民等社会力量汇聚在一起,组织社会组织和志愿者进社区进小区(网格)提供志愿服务和专业服务,以公益服务带动专业服务,把各种便民服务送到家门口、楼宇中和百姓身边,实现服务群众的“零距离”。目前,全市共有1200多个党组织进驻城市各小区,处理群众“急难愁”重大事项1750多项。

(三)增强了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玉林市通过“为民红绳”服务平台,有效整合政府、社会、市场等各类资源,适时引入商超、家政、物流、餐饮、美容美发等业态,为群众提供托育托管、婚姻介绍、医疗保健等服务,主动回应了群众需求,增强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目前,全市共5100多名党员干部主动为群众提供服务6300余次,帮助群众实现1.5万多个“微心愿”。

四、经验与探讨

(一)必须坚持推动智慧党建信息化,构建城市基层智慧治理“最强大脑”。进入到移动智能时代,信息数据成为当前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必须牢固树立“党建+互联网”思维,依托信息化平台,打通基层党组织与各类社会组织、服务机构之间的交流沟通渠道,通过平台对涉及基层的各类服务信息数据统一归集、整理、存储、分析,让基层党组织全面准确掌握各方面情况。同时,让居民群众得以享受便捷畅通的服务,极大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切实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必须坚持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凝聚城市基层智慧治理“最强战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巩固执政的基本单位和细胞,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它的作用发挥将直接影响政党的执政基础和政党权威。只有充分发挥社区、小区(网格)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提升党组织组织力,把城市社区内各单位和党员的力量凝聚起来,推进资源集中共享、服务统一供给,才能实现服务与治理的有序推进,使党的政治路线及重要方针政策在城市社区得到贯彻和落实,保证城市社区各项工作的政治方向。

(三)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激发城市基层智慧治理“最大动力”。民心始终是我们党最深厚的执政之基,只有始终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只有积极回应居民群众需求,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水平,让服务资源和群众需求精准对接,才能实现零距离察民情、解难题、暖民心,为群众提供高效、快捷、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