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淳安县委县政府立足省内加快发展县和首批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定位,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生活富裕为根本,创新建立“千岛湖·大下姜”联合体党委,聚焦创新组织设置,推进区域联合;创设工作机制,促进发展联动;创建服务体系,增进党群联心三大抓手,落实“1+4”规划,通过机制创新、项目整合、产业培育等举措落实,实现乡村发展主体由“一元化”向社会“多元化”转变,推动“一村富”走向“村村富”,“一处美”变成“一片美”,有效助力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推动淳安乡村振兴取得实效。
一、背景起因
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是“两山理念”的重要孕育地、“四种人”要求的首提地。一直以来,淳安县坚持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聚焦“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品牌共塑”目标,以健全和完善党建工作共建协作机制为关键,以共同需求、共同富裕为纽带,创新组织设置,成立了“千岛湖·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党委,整合各方资源,推动乡村党建从垂直管理向区域整合,实现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享,推进共同富裕。2019年联合体党委成立以来,优队伍、抓产业、引人才、强治理,带领“大下姜”25个村,走出了一条先富带后富、区域共同富裕之路。截至目前,大下姜联合体建设入选全国首批“村级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先后获评杭州市、浙江省“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成为浙江省“新时代美丽乡村十大模式”之一。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组织设置,推进区域联合
近年来,下姜村强村优质资源要素不断向周边村溢出,淳安县委因势利导,把“千岛湖·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建设作为深化下姜及周边地区乡村振兴发展的创新载体,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创新组织设置,整合区域资源,激活发展动能。
一是党建引领,创新组织架构。在不改变原有行政区域条件下,将枫树岭镇下姜村、枫树岭村、源塘村、薛家源村、汪村村等18个村和大墅镇大墅村、孙家畈村、桃源凌家村等7个村作为主要区域范围,专门成立联合体党委,委派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党委书记,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任常务副书记,县委组织部分管组织副部长、枫树岭镇和大墅镇党委书记任副书记,建立大党委联合机制,实行“三联三共”的运行模式,通过实行“组织联建、区域联动、党员联管”,打破乡镇部门间行政壁垒,凡是涉及‘大下姜’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最大程度地整合资源,实现区域内“党建共创、发展共谋、和谐共促”,着力加强“大下姜”区域乡村振兴发展的引领和指导。
二是市场助力,凝聚治理合力。在“大下姜”联合体党委坚强领导下,建立了公益性为主的联合体理事会,把党建引领作用与市场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联合体理事会坚持创新开放、合作共赢原则,积极吸纳区域范围内农工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乡村民宿经营户和文创业主等市场主体,负责落实“大下姜”区域联动发展项目市场化运作,实行政府、农村、群众和市场共建联动,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大下姜乡村振兴发展。
三是产业驱动,组建四大产业组。联合体党委、理事会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把培育发展深绿产业作为“大下姜”乡村振兴发展的主引擎,结合联合体区域现有产业基础,编制出台了培训、乡村旅游、农林和文创等四大产业实施方案。根据县级部门工作职能,同步成立县委党校牵头的培训产业组、文广旅体局牵头的乡村旅游产业组、农业农村局牵头的农林产业组和宣传部牵头的文创产业组,各产业组长兼任联合体党委委员和理事会常务理事,负责联系和协调理事会产业分会,着力挖掘市场主体活力,引领深绿产业健康发展。
(二)创设工作机制,促进发展联动
联合体党委、理事会紧紧围绕“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和品牌共塑”发展目标,研究出台了党委议事规则、理事会月度交流制、工作督查交办制、专题研究协调制等运行机制,加快推进形成大下姜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一是平台共建,促进联动发展。首先建立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电商物流、农机农技服务和农民素质教育培训等平台。其次强化宣传推介平台,建立“红色”与“绿色”融合的培训教育和互联互通乡村旅游信息平台,把大下姜纳入整个千岛湖大旅游市场推介营销,既展示宣传乡村振兴系列成果,又推介优质生态资源禀赋。第三是建立农产品销售平台,加快线上线下农产品展示销售,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二是资源共享,促进融合发展。首先是文化资源共享,努力实现文化设施跨村共建的文化设施共享、活动联办的文化资源共享、新时代红色文化挖掘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结合的文化氛围共享。其次是发展资源共享。即增强城乡一体化和缩短城乡时距的公共服务共享、形成联动发展格局的发展成果共享、构建稳健惠民的乡村经验理念及利益共享。最后是数据资源共享。即依托5G网络技术打造前沿科技领先实践地,推动医疗、教育等与群众生活相关的数据资源共享。
三是产业共兴,促进带动发展。共兴培训业,推进党建培训与社会培训共进,努力做响做实红色教育品牌,做精做优党员干部培训,做大做强社会教育培训。共兴乡村旅游业,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持续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和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丰富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形成以“大下姜”联合体区域为核心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共兴农林业,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实施“128”农林业振兴工程,加快传统农产品加工业设备改造升级,培育现代加工业,实现标准化生产水平和区域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共兴文创业,整合要素资源,打造集红色旅游、艺术创作、农业科普、研学培训于一体的文农旅产业平台,着力打造“大下姜”文创特色街区,争创省市级研学营地。
四是品牌共塑,促进整合发展。一方面是塑造品牌形象,开展“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品牌策划和形象设计,塑造“千岛湖·大下姜”品牌。另一方面是建立品牌标准,积极探索“千岛湖·大下姜”系列农产品基地生产标准,建立相应品牌示范基地,带动小农户按标准种植,形成“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同时加大品牌宣传,注重整合资源集中宣传,借助新闻媒体、宣传报道、节庆活动等多种形式,宣传提升“大下姜”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创建服务体系,增进党群联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全心全意服务群众。在促进村级集体消薄和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基础上,切实关注民生,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构建便民惠农网络,不断融洽干群关系,增进党群联心。
一是提升“四好农村路”,构建畅行交通网。按照“四好农村路”建设要求,完成枫常公路改造工程,逐步提升沿薛线等乡村公路通行能力建设和管护水平,提升“大下姜”区域整体交通路网框架,让区域交通更便捷畅行。
二是扩大快递覆盖面,构建物流配送网。通过提升邮政村级物流配送能力、引入民营快递资源,逐步形成全域覆盖的村级物流网络,解决网货下行和农产品上行物流问题。同时,以千岛湖品牌农产品馆综合平台为基础,线上平台开设“大下姜”分馆,提供上门培训和指导,促进新媒体技术助力农产品销售。
三是注重共建共享,构建便民服务网。深化“最多跑一次”,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向村级延伸,推广“代办服务点+自助服务终端+移动终端”等模式,让农村群众就近跑甚至不用跑也能办成事。减少农村留守老人到现场或集镇办事麻烦,降低外出务工经商农民回乡办事经济和时间成本,努力让大下姜乡村振兴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
三、取得成效
建立“千岛湖·大下姜”联合体党委,是党组织在设置形式上的创新,目的是利用党组织架构变革重塑,以党建牵引、产业支撑、多元参与,实行政府、村社、群众和市场共建联动,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推进乡村发展主体由“一元化”向社会“多元化”转变,加快突破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助力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让乡村发展、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推动淳安乡村振兴取得实效。
(一)“四种人”意识深入人心
“基层党员干部要争当发展带头人、新风示范人、和谐引领人、群众贴心人‘四种人’”。坚持党建引领,始终把“四种人”要求作为大下姜区域党员干部农业农村工作的行动准则。大力推进“两进两回”和法治、德治、自治、“数智”工作,创设党建和乡村治理工作载体,共建共享发展意识深入人心。一是队伍素质持续提升。创立初心课堂、廊桥课堂、板凳课堂、农户课堂“四类课堂”,形成一批 “四种人”标兵、最强党支部、最强领头雁、最佳村委班子,有效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不断增强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认同感。二是“两进两回”增添活力。与浙江农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成功建立校地合作关系,成立大下姜专家工作站、人才支援站,聘任专家70余人,为大下姜各类产业发展注入人才活力。先后吸引76名乡贤,283名青年返乡创业,培育了一批星级乡土人才。三是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心怀感恩、励志奋进”的“大下姜精神”有机融合,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和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孙家畈村入选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二)绿色发展彰显后劲
因地而行推行发展培训、乡村旅游、农林和文创四大符合大下姜区域特点的乡村深绿产业,探索构建产业链条,注重多元产业融合,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产业培育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培训产业日趋成熟。创设“梦想大讲堂”,举办了“乡村振兴第一课”开讲活动,开发了“三同”“五大振兴”教育课程。成功引进北京大学、宁波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在大下姜设立实践教育基地。2018-2021年累计完成培训3万人次,实现培训收入1000余万元。二是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成功创建下姜国家4A级景区,新增下姜村、孙家畈村、源塘村、桃源凌家村、薛家源村等7个村省3A级景区村庄,下姜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落称号。2021年接待游客160.15万人次、住宿游客8.0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1亿元。三是农林产业稳步推进。“129”农林产业格局基本形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高分通过验收,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园区和市级乡村振兴指导性任务稳步推进,中华蜂、红高粱、红薯、葛根、茶叶等农产品实现全产业链开发,形成夏峰片红高粱、白马片农特产品、铜山片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集群。
(三)区域共富前景光明
坚持帮带联动,把共同富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变单打独斗为集约共建、变各自为政为优势互补,增收举措不断落实。一是乡村经营模式初显成效。先后成立下姜实业公司、遂安烧酒厂、大下姜振兴公司等镇村属企业,有效推动村集体资产运营,开创乡村职业经理人运营模式先河。创新村企“联姻”、入股联营模式,注册下姜瑶记公司,设立大下姜农产品销售中心,开发了地瓜干、土麦面等产品,推动了农产品进商超,入选全国两山(中国)旅游商品联盟成员单位。二是区域共富目标基本实现。据统计,2021年下姜村、大下姜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6959元、34320元,同比分别增长10.7%、10.43%,增幅均高于省市农村平均水平;下姜村、大下姜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1028元、16470元,同比分别增长19.9%、18.5%,增幅高于全省农村平均水平。三是联动发展模式不断推广。形成了一个机制、三种模式、五项标准和五大案例。一个机制,即联合体联动机制,总结了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品牌共塑和机制联、平台联、项目联、产业联、市场联、品牌联、载体联、服务联等“四共八联”成果;三种模式,即“两山”转化的发展模式、党建引领的共富模式、乡风文明的治理模式;五个标准,即美丽乡村指导手册、乡村旅游服务准则、农林产业生产标准、生态保护运维规程、红色教育培训规范;五大案例,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案例。在淳安北部、西南部等区域的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等领域得到复制推广。
四、探讨
坚持联合体党委全面统筹、乡镇党委政府具体负责、有关单位协同作战和村两委抓实落地的工作机制。建立季度通报和月度小结制度,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大下姜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建设,既因势利导又优势互补。实践证明,只要充分调动广大干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就一定能补齐低收入群体短板,推动越来越多的“下姜村”大步走上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