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经验 > 正文

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党建为纲 产业为链 阵地为基 深化三大产业党建示范带建设

赣榆区现有基层党组织2856个、党员57354名,在全市县区中数量最多、体量最大。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行动和市“固本强基”工程部署要求,紧盯“全市争先进、全面创特色、全域当样板”总目标,找准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结合点,在强基中提升,在攻坚中突破,在继承中创新,深化“蓝色海洋” “绿色林果”“红色文旅”三大产业党建示范带建设,推动基层基础过硬过强、全域党建出新出彩。

一、实施背景

党建工作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能更有活力和生命力。一方面,经过这几年的努力,赣榆培育了一批基层党建示范典型,总结了一批宝贵的工作经验。但总体而言,有“高峰”无“高原”、有品质缺品牌,部分孤立的示范点仅仅是“一花独放”,未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需要从典型引路转向全域示范,进一步放大典型效应,辐射带动整体提升。另一方面,赣榆地势似“微缩版中国版图”,东部沿海养蟹虾、中部平原种稻麦、西部山区种林果,产业梯度明显、地域跨度清晰。2021年,全区林果种植面积达12万亩,海洋经济突破220亿元,为党建工作融合产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这里也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为打响红色教育品牌提供了宝贵财富。今年是赣榆区建好江苏“北大门”、建成苏北第一区的开局之年,离不开党建的引领护航,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保障。产业党建示范带建设紧抓高质发展主题主线,将组织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努力实现两者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二、总体设计

在已有市、区级党建示范点的基础上,我们按照“建点、连线、扩面、成片”思路,突出东部海鲜电商、中西部果蔬茶桑以及革命老区鲜明特征,沿区内主要干道布线,整合资源、协同推进,打造“蓝色海洋”“绿色林果”“红色文旅”三大产业党建示范带。

三、做法成效

我们坚持党建为纲、产业为链、阵地为基,连点成线、聚片成面,集党建景象、生态景色、人文景观“三景”于一体,构建组织、产业、人才、服务“四个链条”,持续放大“拼图效应”,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富民兴村动力,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有机融合、互促共进,努力实现整村示范、整镇建强、整区提升。

——始终坚持党建为纲,集结示范新高地。突出党建引领,充分调动各基层党组织参与积极性,加强区域统筹、打破条块限制,推进资源整合、部门配合,实现党建与中心工作互促共进、同频共振。激发同盟“联合指数”。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相合”原则,有效联结镇村、农业龙头企业、社会组织等,成立3个“红旗同盟”,扩大“朋友圈”。制定红旗同盟章程,实行季度“轮值书记”制度,各镇党委书记轮流“坐庄”,每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形成共驻共建、合作共赢的联动机制。激发支部“活力指数”。支部建设好,一好带百好。依托赣榆智慧党建平台,区分行政村(涉农社区)、城市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和国企等5个领域,细化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服务推动力和发展服务力等5个维度,构建“5+5”组织力指数监测体系,实时监测、实时提醒、实时整改,实现组织力可细化、可视化、可量化。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专项整顿,以“村村到、户户进、人人访”集中走访为抓手,排查出18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落实“五包一”举措,不断增强党组织服务发展内生动力。激发党员“先锋指数”。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涵盖15个镇、56个村,实现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乡村振兴重点村三类村全覆盖,一线助力产业党建示范带建设。开展“党员乡贤带老乡、共同致富奔小康”专项活动,提供礼遇党员乡贤“十个一”大礼包,引导在外党员乡贤把家乡纳入事业拓展的重点版图,把资金和技术投向家乡,吸引更多“领头雁”“还巢凤”反哺桑梓、泽被故里,全区已建立离退休干部、在外企业家(致富能人)、各类技术人才等乡贤库8个,共23600人。

——始终坚持产业为链,集聚发展新动能。按照“一体布局、多方联动”发展思路,推进经济、生态、产业齐头并进,力促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打通产业“全链条”。聚焦本土资源优势,建立海鲜、林果、电商等3个产业联盟,共享共用加工、销售等环节,以大拖小、以强带弱,帮助小农户解决大难题,放大“1+1+1>3”的集群效应。丰富“一山一岛一馆一村”红色研学路线内涵,带动周边村民开农家乐、销土特产、卖文创产品,打造就业新动能、创收增长点。打造特色育苗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和电商服务中心,配套“产销研”一体化服务,延长加工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2021年,赣榆电商交易额实现150亿元,快递上行量1.08亿件,其中海产品电商交易额近100亿元。打响强村“硬招牌”。实施“富民兴村·百村示范”工程,“一村一策”制定年度“党建引领富民兴村”工作计划,深挖村级资源禀赋,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建设,推出鲜美海头、果香黑林、谢湖大樱桃等特色品牌。探索“镇级农业公司+多村联合”“1+N”共富联合体模式,通过公司牵头连片开发、统一经营,各村以资金入股公司,参与管理运营,让村民参与分红当“股民”、公司工作当“工人”,实现多渠道致富。坚持镇村一线蹚深水、摸活鱼,从个性案例提炼普遍规律,形成可看可学的富民兴村“10法10例”,让资源不同、基础有别、底蕴差异的各类村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行。

——始终坚持阵地为基,集成红色新地标。立足党员活动和服务群众需要,分类推进各领域党建阵地建设,激活“有引力、有温度”磁场效应。聚焦阵地建设大提档。实施“红色地标”提档升级计划,增加党性体验、展览展示、培训教育等功能,高标准打造3个跨界连片党群服务中心。近年来,每年倒排100个村社党群服务中心,动态提升、常态赋能,打造九里村、徐福村、海脐村等示范典型,实现阵地建设全面提升、全面过硬。聚焦政治功能大提升。实施“党建识别系统3.0”工程,制作“一徽两牌三图”党建示范带导视系统,开发网上虚拟展馆地图,助推党建工作“智慧升级”。突出党建阵地政治属性,优化功能设置,增设红色教育区、党群活动区等功能区,构建“八个一”立体展示体系,让示范典型可听、可看、可感、可学。聚焦服务质量大提速。以“楼下便民+楼上富民”新定位,楼下以基层“1+4”改革为契机,推动审批服务事项再下沉,推行“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建设,楼上开展创业孵化、富民增收培训。建立健全代购代销、快递寄取、小额取现、亲情联络等小微服务,推动服务中心门常开、人常在、事好办、民愿来。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为群众提供安心核酸检测、放心政策咨询、热心复印打印、暖心代缴水电、舒心休憩场地“五心”服务,打造在身边、看得见、用得着的“红色地标”。

四、启示感悟

推进产业党建示范带建设,是一项事关全局、利在长远的系统工程。因此,这项工作不可能单枪匹马干好,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带着一棒跑,主要是处理好“四个关系”。

——只有处理好“盆景”与“风景”的关系,才能加快创造星火燎原之势。盆景就是示范点,风景是由一个个盆景组成的示范带,没有盆景也就没有风景。因此抓基层党建工作既要抓示范点,还要以点带面,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俗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盆景虽小,但它最终可以形成燎原之势。要把盆景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才能实现到处都有好盆景,处处都是好风景。

——只有处理好“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才能加快汇聚争当先锋之力。产业党建示范带建设是区域化大党建理念的具体实践。要建章立制、健全机制,各轮值单位负责牵头抓总、调度推进,发动引导红旗同盟成员单位,在思想上同心、在目标上同向、在行动上同步、在执行上同力,凝聚最大力量,形成最大合力。注重发挥基层首创性和主观能动性,分类调研、分类谋划、分类施策,逐一突破、逐个推进。

——只有处理好“面子”与“里子”的关系,才能加快夯实创新突破之基。产业党建示范带建设既要有创新的“面子”,更要有基础的“里子”。基层基础是创新创造的根基,需要引导村社党组织把基层基础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用“好里子”撑起“好面子”。现在不少党建阵地建起来了、设施也配备了、人员也到位了,但是硬指标硬了,软指标还是软的。只有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去解决这些最基础、最根本的问题,才能真正让基层党建的“里子”严起来、实起来。

——只有处理好“实干”与“巧干”的关系,才能加快开辟联创共建之局。产业党建示范带建设点多、面广、量大、线长,政策性、业务性强,需要脚踏实地干好,也需要在工作中找到规律和方法。第一,学会抓重点,农村党建突出“富民兴村”,社区党建突出“便民宜居”,机关党建突出“助力争先”,“两新”组织党建突出“助企发展”。第二,学会抓合力,引导区镇村三级联动,机关、企业和村社多方互动,乘势借力、齐抓共管,这样才能抓实抓细产业党建示范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