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第二个结合”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摘 要: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其中,“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是又一次思想解放。

关键词:“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 中华文明 思想解放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第二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同时,中国共产党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积极弘扬者。在百余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以及新时代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要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本本主义。当前,中国最大的实际之一就是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实践验证。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就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历史长河中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历史一脉相承,文化不可割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探索史,这些历史一脉相承,不可割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必须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向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于如何实现民族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在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通过“宣文教以章其化”,开创了成康盛世、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一系列盛世,享有“礼义之邦”的美誉,在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方面更是拥有五千多年的经验、方法、智慧和成果,达到过“囹圄空虚,刑措不用”“民不忍欺”的治理境界,形成过“万国来朝”“协和万邦”的国际局面。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为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提供智慧源泉和文明支撑。

可见,“第二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教条化理解和片面执着,而是对其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基本原理的坚持。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第二个结合”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也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是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性的宏观认识和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志于道”的圣贤文化,提倡“一体之仁”的整体思维方式。“道”是宇宙万有的本体,是自然而然、本来如是的规律。“德”是人用来体认“道”、成为“得道之人”的品质状态。道为德之体,德为道之用。《周易》记载,古圣先贤“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正是在观察天地自然、社会人文之道(规律)的基础上,古圣先贤提出了促进身心和乐、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天下和平的常道。顺应天地自然之道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天下无二道”,这种“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常理是恒常不变的,历久弥新;而体现和落实这些常道的方法和形式,则可随时代发展而加以适当取舍和创新。这就是“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志于道”“一体之仁”是理解中华文明为什么具有突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关键。正是因为以道治国,才能得道者多助、顺天(即天道自然的规律)者昌,使中华文明具有了突出的连续性。在顺应天道的前提下损益盈虚、与时偕行、革故鼎新,而非陈陈相因、故步自封,才使中华文明具有了突出的创新性。“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培养了“协和万邦”的博大眼光和“家国天下”的开阔胸襟,形成了世界大同、胸怀天下的文化传统,对内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使中华文明具有了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文化是“志于道”“合于道”的文化,怀抱着开放的态度、和而不同的精神,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中合于“道”的部分相互吸纳融合,而有悖于“道”的部分则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被淘汰。“志于道”“合于道”的特点不仅使中华民族在文明互鉴、文化交融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自信,也避免中华文明被其他文明所反噬,使中华文明具有了突出的包容性。“天道好生而恶杀”,按照天道处理国际关系,必然采取慎战、不战的态度。中国古人讲“强不执弱,富不侮贫”“国虽大,好战必亡”“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使中华文明具有了突出的和平性。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关于“道”的整全认识。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循“道”而行。正如《中庸》所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人无论是在处理与家国社会之间的关系,还是在处理与天地自然之间的关系时,都崇尚效法于“道”,按照“道”的要求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平治天下的伟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古人形成了关于治国理政和社会发展的庞大而又严谨的思想体系,其中既涉及为君之道、为臣之道等关乎“人”的一面,也有为政之道等关乎“制度”的一面。具体而言,治国之道关乎人的一面表现在诸如以民为本、民贵君轻、厚德载物、亲仁善邻等,为政之道关于制度的一面则表现在诸如德主刑辅、选贤与能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传承并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志于道”的发展方向和“一体之仁”的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在文化传承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从十个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做了提纲挈领式的概括,即“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为人们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文化底蕴指明了方向,传达出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与此一脉相承,全面地体现了古人治国之道的精髓。这十个方面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继承和发展,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所蕴藏的精神气质的最佳体现。

唯有清楚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点,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性,才能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各国和平共处与文明交流互鉴与提出确实可行的方案。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中华文明绵延不绝承传至今,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圣贤之道的传承。通过开展圣贤教育,让读书人从小学习圣贤之道,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为官,进而践行圣贤政治,使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制定遵循“志于道”“合于道”的发展方向和“一体之仁”的思维方式。古人讲“文以载道”,圣贤之道记载在经、史、子、集之中,特别是经部典籍,记载的是自古以来的圣贤治国之道的智慧和经验,因此需要通过研究经典,特别是对古圣先贤治国理政所遵循的圣贤之道进行深入挖掘,使圣贤之道得以彰显。同时,中国古圣先王依循圣贤之道创下了成康盛世、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一代又一代历史盛世,因此也需要深入史书,通过学习历史,具体剖析盛世的历史成就及其背后的治理规律,研究中国历史上圣贤政治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完善过程,从而总结出成就盛世所必须遵循的共同规律,即中国传统治道思想以及与此相应的圣贤政治体系,并通过经史合参的方式论证这些历史规律的普遍性。

结合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建设经验与成就,以及中国近代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深刻剖析形成“中国之治”的深层原因,即遵循了历史上成就盛世的普遍规律,符合“道”的发展方向并体现了“一体之仁”的思维方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与中国历史上的治道思想和圣贤政治的逻辑体系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性和独特的民族性,因而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又创造性发展了传统圣贤政治体系。“中国道路”是有别于西方宣扬的所谓普世主义之外的一条可供借鉴的成功之路。

然而,由于20世纪的一些历史原因,在经历了对经典的误读和对圣贤的批判后,一些人对中华文化的误解达到了顶端,因而一度丧失了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改革开放以来,面对西方的经济增长、物质繁荣和科技发达,盲目的崇洋媚外、不加选择的“拿来主义”也甚嚣尘上,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道德虚无主义思潮泛起。中国人迫切需要的是树立文化自信和实现精神独立。

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之下,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朱熹园考察时的讲话振聋发聩,引导人们在理解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时,当放眼五千年文明史,从中华五千年文明中探寻其历史文化底蕴。这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将“第二个结合”主动运用在治国理政之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例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养民爱民、重民利民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打铁必须自身硬”是对“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而从其所行”等思想的精辟总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结合“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巧言令色,鲜矣仁”等思想,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一些领导干部中出现的言语浮华而不务实干的问题;“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提出,与选贤任能的传统一脉相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保护理念,是对“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天人合一”思想及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结果,等等。

“第二个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作为“第二个结合”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力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命力,让我们放下思想包袱,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中的重要作用,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因此,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上,需要进一步做好古镜今鉴、古为今用,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做好传承和发展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重要讲话,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一个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如何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更好地走向未来,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古镜今鉴、古为今用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关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既实现自身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总之,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进程中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遭遇的挑战和问题前所未有,面临的任务和情况艰巨复杂,如何避免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种种陷阱和危机,并为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与希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启示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向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探寻智慧,把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即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中国共产党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这一新的文化使命神圣而伟大、重要而光荣,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中国的前程,也关系到世界的未来。吸吮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积累的文化养分,展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无比宽阔的时代舞台,无比壮丽的辉煌前景。

【本文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及思想理念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