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经验 > 正文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毕节七星关区龙山社区通过不断创新探索社区治理的新模式,凝聚了社区居民的向心力,社区活力迸发。

“以前,这个小区太恼火了,遍地垃圾,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邻居之间争吵也多。现在不一样了,社区环境是越来越好,邻居之间相互帮助,大家过得安心又舒心。”说起龙山社区的变化,居民郭玉新竖起了大拇指。

在七星关区市东街道,龙山社区与其他社区不同。地处城乡接合部,下辖龙山佳苑和香山郦居2个小区,因其人员构成较为复杂,车辆乱停乱放、社区环境“脏乱差”、邻里矛盾突出,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十分薄弱。

为改变这一现状,龙山社区紧抓“塑形”目标,围绕“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家庭责任”治理机制,以党支部为核心、党员为骨干,及时解决和回应居民急难愁盼,通过不间断地开展服务,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社区实现从“无人管”向“居民共商共建共治”转变。

“通过党建引领,搭建特殊人群关爱服务平台,让更多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安,切实提高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据龙山社区党支部书记糜祖秀介绍,通过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帮扶机制,解决社区困难群众就业、就医、教育等难题。同时,组织发动社区5位网格员和119名联户长等建立十联户机制,及时帮助居民解决急难愁盼,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社区管理好不好,我们这里是群众说了算。”糜祖秀坦言,为了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水平,社区将3700平方米的阵地全部用于服务居民,满足群众各类需求服务,每逢传统节日,社区还会组织大家一起过节,包粽子、吃年夜饭等,拉近了社区干群关系。

为提高社区治理能力,龙山社区还以德治为支撑,细化《龙山社区居民自治公约》。糜祖秀介绍,该社区还聚焦物业管理难题,创新物业管理推动社区治理,通过与居民协商统一意见,自主成立物业公司,开设公益性岗位,优先招聘社区弱势群体及下岗职工,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切实推动社区治理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