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老宅添活力 古村焕新生 ——贵州雷山县南猛村人居环境提升与传统村落保护同步推进

南猛村村民在村内广场上欢跳芦笙舞。 受访者供图

从群山环抱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镇出发,沿着雷公山蜿蜒起伏的公路驱车半小时,就能看到山间百余栋苗族传统吊脚楼错落有致,在高大的古枫、杉木和香樟掩映下显得古朴典雅。这便是入选国家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的南猛村。

如何兼顾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近年来,南猛村一手抓传统民居的修缮修复,一手抓传统村落的活化利用,坚持做到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传统村落保护“齐步走”。如今的南猛村基本实现了“保护促利用、利用强保护”的良性循环,推动传统村落成为美丽乡村的“金名片”、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保护与开发 古村“活”起来

拆除破败隔墙、破损瓦片,更换腐朽柱子和横梁……在南猛村上寨,工匠们正热火朝天地修复着一处老民居。

“从瓦片烧制到按照榫卯结构搭建,老宅的修葺工作尽量按照明清时期的传统技法进行。”村党支部书记余洪先说。他向记者介绍,苗民为节省耕地,依山修建三层重檐木质卯榫结构的民居。这种建筑后半部分建于倾斜度较大的峭壁上,前半部分则以木柱支撑,形成吊脚柱,因此得名“吊脚楼”。

百余年前,苗族木匠巧妙地利用架空、悬挑、错层等技法,让吊脚楼坚固地扎根在陡峭的山坡上。然而,随着岁月侵蚀,吊脚楼因木质腐朽逐渐塌陷,墙体倾斜和屋顶漏雨等也影响着村民的居住安全。“过去村民修房子就像打补丁一样,今天换块瓦,明天加个栏杆。”余洪先坦言,曾经有村民为省事采用现代材料或工艺修补房屋,破坏了村落的传统风貌。

近几年,为了保护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和风貌,南猛村启动老民居维护工程。保护修复现场请来文物建筑专家进行指导,尽量使用木、石、砖、瓦、石灰、桐油等传统材料,采用榫卯结构等传统技艺。“修葺老宅时,我们要确保房屋的木构架、青瓦、马头墙、雕花门窗和鹅卵石地面等基本要素得到充分的保护,从而保证苗族建筑的传统特色。”余洪先说。

保护、修缮只是为传统村落“赋能”的开始。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还须“以用促保”,以此实现物质和非物质传统文化的活化与传承。

余洪先告诉记者,正在修复的这处民居是一位搬迁户家,原来的旧房子常年废弃在这里很可惜。“这个房子位置好,风景很漂亮,我们就想借此开发成民宿。”余洪先说。南猛村通过粤黔协作机制,引进社会资本1000万元,一期改造了包括这栋民居在内的5栋闲置老房屋,准备实行民宿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

南猛村第一书记蔡孟阳表示,民宿分红得利后将按照“5311”模式进行分配,即50%用于村公益公积金,30%用于村合作社分红,10%用于重点人群保障,10%用于村干部奖励。记者了解到,南猛村还建起了“一张网全域旅游平台”,把西江千户苗寨的客流引过来。“未来通过全域旅游数字化文旅平台对流量的精准引导,辅以精细化的运营,力争将村里的民宿产业做成雷山县乡村振兴的又一个标杆项目。”蔡孟阳说。

改建与升级 古村更宜居

沿着青石板铺成的村路绕村一周,以往让村中风景大打折扣的路边旱厕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村民家中的水冲式卫生厕所。说起在自家百年老房里用上干净方便的水冲式厕所,村民杨光的脸上满是喜悦。

传统民居保留下来,如何兼顾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村民改善居住生活条件的客观需求?南猛村在不改变建筑整体风貌的前提下,通过房屋防潮处理、建设卫生间、铺设电线线路、改造居室和客厅等,尽可能满足村民的现代生活需求。“村里在民居改造动工前多方征求意见,提出符合村民实际需求的措施和技术路线,让村民实现生活设施便利化、现代化。”蔡孟阳说。

比如在改厕开始前,南猛村根据村内住房密集、周围空地少等实际,选择“联户+坡地利用”的粪污处理模式,将粪污通过设计好的多级坡地渗滤系统进行沉淀分解、厌氧发酵等流程处理,最后成为农田最需要的优质农家肥,既节约土地,又有效解决了粪污处理难题。

比起用上水冲厕所,更让村民杨胜忠高兴的是村里的污水得到了治理。“就在这条新翻修的石板路下,埋着村里一根根污水管道。”杨胜忠介绍说。村里在村民聚居区建设厕所、厨房污水管网,通过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高压的特殊管道系统,将厕所污水和厨房污水收集处理后排到田间地头利用。由于村民房屋位置海拔高于农田,利用地势落差,污水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管网系统进行无动力收集。

“以前村里污水走明渠,一下雨到处都是污水。”杨胜忠告诉记者,有时村民还会把垃圾扔在水渠附近,一到夏天气味难闻。如今污水入管道,他的烦心事终于得到了解决。目前,南猛村已建成户用化粪池193个、水冲式厕所129户、地下管网3.7公里、无动力污水处理终端4处。

传承与动员 古村见活力

立夏刚过,天清气朗。杨光换上漂亮的苗族服装,到村里广场参加极具民族特色的“芦笙表演”。

记者看到,南猛村的广场上,十几个苗族小伙子手持芦笙尽情演奏,伴随着悠扬的曲调,四周聚集起来的苗族妇女踏歌而行。芦笙舞又名“踩芦笙”“踩歌堂”,因用芦笙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而得名,是苗族同胞在年节、集会、庆贺等喜庆时刻表演的传统特色节目。2006年,苗族芦笙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跳一跳芦笙舞,也是为了让孩子们别忘了苗族的传统。”杨光说,现在的居住条件越现代就越不能让苗寨的传统被淡忘。

村落是村民的生产生活空间,村民又是村落的建造者和村落文化的生产者、传承者与享用者,所以,保护传统村落的关键还是要把村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南猛村用芦笙文化发动和鼓舞村民参与到传统村落的保护中来。近几年,南猛村不仅成立起80余人的芦笙队,还协调资金12万元支持芦笙队日常排练。杨光告诉记者,芦笙队的会员们除了一起保护抢救传统芦笙曲目《搓敢嬉对》,还新编3首红色曲目,让芦笙独特悠扬的曲调传承下去。传承是最好的保护。2022年,南猛村入选全国非遗旅游村寨名录,并联合社会力量建设了线上非遗数字博物馆,向更多人传播芦笙文化。

就在杨光欢跳芦笙歌舞的同时,在村委会一楼的积分兑换超市里,村民余大培正在用自家积分向超市工作人员兑换生活用品。

“今年我家通过发展茶叶和稻田养鱼、参与村里的活动、整理房前屋后庭院卫生等,累计得到605个积分,刚刚我用525个积分换了电饭煲和电水壶!”余大培开心地告诉记者,这两年村里通过实施积分管理制,引导带动村民参与保护传统民居、村居环境卫生和村集体活动的积极性。

据了解,南猛村的积分细则按照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划分为“产业兴旺贡献度”“生态宜居贡献度”“乡风文明贡献度”等六个板块,由基础贡献分、奖励加分及惩罚扣分三类积分构成。考评组每月末入户检查计分,每季度采取加减相结合原则,计算农户季度积分并进行公示备案,年底计算年度总积分并进行表彰奖励。日常村民可用积分到村里的积分超市兑换所需生活物资。

“去年夏天,村里还开展了‘改造计分’行动。”蔡猛阳告诉记者,他们通过“计分”形式鼓励村民参与到自家房前屋后空地改造等工程中。“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为主的原则,才能汇聚起传统村落保护的强大力量。”蔡孟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