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坚持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司法解纷为基础,借助“瑶老”调解,联动社会力量,融入“网格化”+“信息化”基层治理工作,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诉源治理机制,在促进当地社会平安建设和民族共同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当事人足不出户参与解纷全过程
连南以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7.57%。“对于民族地区而言,不少纠纷是熟人之间发生的,诉前调解可以有效减轻当事人的诉累,也减轻了法院的办案负担。”连南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做好诉讼与非诉讼衔接工作,统筹性、系统性和协调性介入诉前调解,充分利用智慧法院信息化系统、多元化解模式和“一站式”诉讼服务,集在线咨询、在线评估、在线调解、在线诉讼、集约化送达文书等服务于一体,实现人民法院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让当事人可以足不出户参与纠纷解决的全过程。
为进一步推进司法服务便民化、精细化和智慧化,连南法院设立大坪镇网上巡回法庭、千年瑶寨旅游巡回法庭等便民化诉讼服务场所,并在基层设立法官工作室,通过“法官+特邀调解员”调解模式,推进调解进社区、进网格、进乡村,打通多元解纷、诉源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将司法资源送到群众身边;同时,做好“立案信访窗口”工作,简化信访程序,多层次开展案件处理,发挥窗口疏导化解矛盾的功能,做好正确引导工作。
法官工作室邀多方力量参与调解
2020年7月,连南法院在寨岗镇全国人大代表联络处和法庭分别成立“一贵法官工作室”,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法官在语言沟通、风俗民情、审判经验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派出3名专业法官在工作室轮流“坐诊”,邀请人大代表、司法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当地“瑶老”和乡贤等力量共同参与诉前化解和法治宣传工作,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纠纷不激化,矛盾不上交”的目标。据介绍,“一贵法官工作室”成立至今年6月,共审结案件669件,其中调撤结案466件,调撤率近70%,共审查人民调解协议55份,出具调解书和裁定书共39份,提供上门调解46次。
“诉讼调解既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贯彻调解原则进行的一项诉讼活动,也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解决民商事纠纷、结束诉讼程序的一种方式。”连南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在民商事审判中坚持“调判结合、调解优先”的原则,近3年来诉前调解案件数1100余件,调撤率均超过50%,其中妥善审理破产案件12件,引导“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据了解,连南法院注重因案制宜、因地制宜,一方面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根据案件特点繁简分流,改革组建诉前调解团队和速裁团队,实行调审分离;另一方面完善便民庭审机制、调解协议履行保障以及衍生诉讼案件预防机制等,通过组建在线调解平台、采用“一案一群”云调解方式,简化调解流程、提高效率,同时大力推行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和简易程序,鼓励当事人合意适用,实行一审终审,减少当事人的诉累。
“6+”实现调解高效率低成本
据介绍,近年来,连南法院以“6+”为抓手,积极为辖区群众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机制。一是“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建立法官日常联络制度,法官下沉到乡镇、街道、社区综治维稳中心,参与网格化管理,完善工作协调对接,实现人民调解和司法活动的相互衔接;二是“行业联动+全程调解”,与专门性、行业性调解相衔接,完善法院与各个行业及各个方面的联动、衔接工作机制,特别是在矛盾纠纷多发的劳动争议、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专业领域,形成化解矛盾的合力,有效破解工作难题;三是“一庭两所+联动共建”,积极构建法庭与辖区司法所、派出所及其他基层组织间多元化、立体式、针对性强的矛盾纠纷化解平台,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联动;四是“社会治理+司法建议”,发现有关单位在工作方法、管理体制、规章制度等方面存在重大问题,及时提出司法建议,促进有关单位科学决策、完善管理、消除隐患、改进工作、规范行为;五是“阳光监督+规范执行”,聘请来自人大、政协、市场监督等领域的代表参与人民法院执行监督工作,完善执行监督员机制;六是“以案释法+点亮未来”,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利用各类线上线下宣传载体,采取进村入校等多种灵活方式加强对未成年人、广大村民的普法宣传教育。
2021年4月,连南法院发布《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特邀执行监督员工作制度(试行)》,在清远市率先推行特邀执行监督员工作制度,明确执行监督员享有监督建议权、执法情况咨询权和执法质询权。
“连南法院将积极探索和逐步完善具有民族和区域特色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妥善化解本民族地区各类矛盾纠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连南法院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