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正式对外发布,这部“6.0版行动方案”部署了27个方面共195项任务举措,释放了上海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加快发展的强烈信号。
近年来,上海市各单位、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从立法、执法、科技赋能等各方面“一盘棋”系统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努力使法治成为城市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持续优化制度供给
推动法规不断完善
2021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浦东改革创新实践需要,遵循宪法规定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基本原则,制定浦东新区法规,在浦东新区实施。
记者近日从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了解到,自从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以来,上海已先后颁布15部涉浦东新区相关法规,主题涵盖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升级、促进自主创新、发展绿色生态、深化城市治理5大板块。
据介绍,在浦东新区法规制定过程中,诸如“深化一业一证改革”“探索试点商事登记确认制和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等立法选题得以落实,并逐步建立完善与支持浦东“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相适应的法治保障体系,取得了开创性、阶段性立法成果。
良法善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对市场主体最好的保障,上海一直以来将制度环境作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点,围绕平等保护、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政策规范等要求,推动法规政策不断完善。
据了解,为了持续优化制度供给,上海打出高质量立法组合拳,在制定、修改《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基础上,又先后制定或者修订了多部与优化营商环境密切相关的法规规章。
此外,上海还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立法中广泛听取市场主体和行业协会意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建立了25个市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2022年共有92件次法规规章草案通过联系点征集公众意见,收到意见建议1153条,采纳49条。
除了在出台法规规章上做“加法”外,上海还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为参照,积极发挥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共同体作用,在“制度成本”上做好“减法”。今年,上海将启动法规政策“清理其余项”行动,对上海市现行法规规章和政策文件进行梳理评估,发现各规定中存在矛盾冲突、表述模糊的内容时,提出改进建议。
“春江水暖鸭先知,营商环境好坏,市场主体最清楚。”上海市委依法治市办秘书处负责人说,通过评估清理工作,能够有效增强法规政策的一致性,减少模糊性,从而倒逼事项精简和流程优化,确保政策清晰度和预期性。
推出“好差评”制度
规范行政处罚基准
通过“一网通办”“远程身份核验”完成人脸识别,登录线上平台上传电子材料,上海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罗先生足不出户就完成了新设企业营业执照的办理。事后,罗先生给出了五星好评。
随着优化营商环境举措不断升级,对企业的服务举措也在加速迭代。在“一网通办”基础上,上海率先推出“好差评”制度,范围涵盖线上、线中、线下所有政务服务,对实名差评的,承办单位须在1个工作日内联系评价人核实情况,情况属实的,要求在5至10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并公开回复评价人。
近年来,上海还不断制定、完善各领域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的基准制度,通过制定标准、公开标准、实施标准、加强监督,多措并举持续织密制度的“笼子”。此外,上海积极联合江苏、浙江、安徽,先后推出了生态环境、税务、网络安全等多项长三角区域裁量基准,大力推进长三角区域处罚标准统一,沪苏浙皖四地同案同罚。
为了给企业提供更有包容性的发展环境,上海于2019年发布了全国首份省级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受到市场主体欢迎。2020年,国务院将该创新做法向全国复制推广。2021年,该举措被写入《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已累计出台23份清单,覆盖19个执法领域。
此外,上海还推出了信用监管十条措施、“一业一证改革”“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等多项举措,系统性提升营商环境服务水平。
科技赋能综合执法
数字化提升透明度
不久前,上海市闵行区水务局收到举报,反映在辖区内有擅自取用地表水的情况。闵行区水务局随即立案调查,案件接着进入上海市统一综合执法系统,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和全程留痕。
目前,水务、农业农村和司法行政等部门,市、区两级已经率先使用该系统实现了市、区、街镇三级行政执法案件数据实时传输。
“该系统建设完成后,将覆盖全市执法主体,我们可以实时了解上海各区的执法情况,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电子化执法,并从案件的集中领域、数量变化等细节中进行分析,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信息支撑。”上海市司法局执法监督处负责人说。
统一综合执法平台正是上海以科技赋能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缩影。上海优化营商环境“6.0版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规范监管执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执法标准和流程,推动监管信息共享互认,避免多头执法。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3月1日起,上海在全市推行市场主体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在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23个行政领域的有无违法记录证明。企业仅需登录“信用上海”网站申请,智能系统便会自动生成企业的专用信用报告,报告中载明企业在上海市行政区域内在23个领域有无违法记录的情况,企业无需再分别找相关行政机关开具证明,节省了大量人力、时间成本。
为有效提高化解商事矛盾纠纷能力,上海市司法局还牵头全市17个部门和单位共同建设“解纷一件事”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信息化平台。
记者通过手机登录“随申办”,进入“解纷一件事”模块后发现,系统能够根据申请人所填信息,智能匹配相应解纷机构以供选择,范围包括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工商联、上海银保监局等单位旗下的6000多家解纷机构,系统性地帮助市场主体化解矛盾纠纷。
此外,上海还推出了“上海城市法规全书”、公共资源“一网交易”等智能系统,以统一的数字化建设提升营商环境的透明度,以法治化为引领,激发市场主体的蓬勃活力。
上海市司法局负责人表示,优化营商环境,政府要聚焦市场主体的感受度、满意度,持续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注入法治力量,为优化营商环境厚植法治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