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普陀:解码“红色基因”赋能社会治理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如何建设“枫桥式”社会治理中心,让基层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这是舟山市普陀区社会治理中心一直在努力、探索、创新的目标及方向。近年来,该中心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嵌入式党建”为抓手,倾力打造“党委领导、多方参与、信息支撑、调解优先、司法终结”的新时代社会治理“普陀模式”,突出“红色基因”培育和引领作用,积极争取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积极打造一支“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基层社会治理红色“尖兵”。

  嵌入式党建,让中心从“物理整合”走向“化学融合”

“感谢你们的帮助,让我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近日,当事人顾先生带着一面绣有“为民解忧,爱心永存”的锦旗专程从上海赶到普陀区社会治理中心,向调解员李华致谢。

今年10月,因公司内部矛盾,顾先生在普陀区经营的一家美容店遭遇百余名消费者集体退款,店方和消费者因退款问题产生矛盾,影响正常营业。

事件发生后,普陀区社会治理中心按照诉调对接机制,于当天下午5时把双方引导至中心进行现场处理。调解员李华、法官马利斌作为“嵌入式党建”调处化解小组的党员骨干,顾不上吃晚饭,迅速集结开展会商研判,制订科学处置流程。其中,马利斌负责消费账单核对,李华负责消费者退款手续,两人分工协作,默契配合,整个工作井然有序,直到次日凌晨4时,一百余名消费者都满意地收到了退款。

据该中心党支部书记应高君介绍,“嵌入式党建”即打破中心进驻部门固有科室建制和人员配置,按照功能定位,在服务群众的四个关键领域,设立窗口服务、调处化解、信息指挥、综合服务四个嵌入式党小组,探索开展以业务交流、协同攻坚、法律服务等为主旨的党建工作。

“该美容店退款事件处置持续了9天,共接待退款群众380余人,涉及退款金额达180余万,整个事件处置过程中,嵌入式党小组协同攻坚作用凸显,党员干部表率作用相当明显。”应高君说。

  红色倾听窗口,群众急难愁盼的“听诊器”

走进普陀区社会治理中心一楼大厅,除了15个可现场办理投诉、举报、调解等业务的窗口,一个“红色倾听”窗口格外显眼。据法律援助中心党员郑成介绍,这个窗口相当于大医院的特需门诊窗口,对于年老体弱或者案情特别复杂的群众,坐堂“红色倾听”窗口的党员会主动给予帮助,并全程协助其办理。  

2021年,年近八旬的江苏籍郑阿婆因不慎摔倒致手臂骨折,花费医疗费2万余元,其中向他人借款9000元。为偿还债务,她多次联系在江苏宿迁的子女,但子女均不予理会。今年3月,郑阿婆无奈来到中心寻求帮助。当天在“红色倾听”窗口值班的党员郑成了解情况后主动为其提供法律援助。“由于郑阿婆赡养纠纷案的管辖权法院在江苏宿城区,于是我们立马联系了宿城区法律援助中心,联手开展异地法援协作。后经两地援助律师分别多次上门调解,最终使郑阿婆与其子女双方取得和解并撤诉。”郑成说,如今,郑阿婆的子女已将其从舟山接回宿迁予以照顾。

“一枝一叶总关情”,细节之中往往照见为民真情。“红色倾听”窗口,让有特殊需求的群众多了一个表达诉求的渠道,也让党员干部多了一个为民服务的阵地,真正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党员工作室,化解群众心结的“主战场”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在普陀区社会治理中心,有四个以党员姓名命名的工作室,他们不仅具备过硬的调解业务水平,而且具有强烈的为民服务情怀,他们就是陈方兴工作室、李华工作室、郑成工作室、张德梅工作室。其中,陈方兴是全国模范调解员,李华是省优秀调解员、郑成是全市优秀党员、张德梅是舟山中级人民法院退休庭长。

今年年初,患者孙某到普陀区一医院治疗后导致病情加重,家属认为医院误诊,但医院方不予认可,导致医患矛盾激化。由于患者没有既往病史,口述因医疗造成其症状加重等情况无法进行医疗事故鉴定,一度使调解工作陷入僵局。陈方兴仔细审核材料,全面精准掌握情况,通过走访多家医院的相关专业人士,并锲而不舍地与事发医院保持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反复推演,最终使陷入僵局的案件“起死回生”。通过合理划分当事人与医院的责任,使患者获得补偿近10万元。

据中心副主任傅博恒介绍,今年以来,普陀区社会治理中心已成功化解重大案件75起,其中49起为当天化解。高效化解的背后,离不开中心的党员工作室厚植为民情怀,回应群众关切,在岗位上充分发挥解决纠纷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也进一步体现了党员工作室在当事人心中的地位。

  党员娘舅船,海上枫桥建设的“和事佬”

普陀区岛屿众多,海域广阔,面对海上治安问题复杂多变、海上纠纷易发多发的问题,如何高效解决?“中心专门组建海上调解船队伍,当海上发生矛盾纠纷时,调解员能第一时间发现并进行调解,防止矛盾升级、损失扩大。”党员调解员应琦介绍道。

浙普渔68852号船船老大应洪昌就是一名区级党员调解员。今年5月27日凌晨,在同一海区生产的他接到对讲机呼叫,“普陀区一艘渔船与象山县一艘渔运船发生碰撞,之后双方船员在争吵过程中互相谩骂并扔砸啤酒瓶等物,眼看事态就要扩大……”一听到消息,应洪昌放下生产就往事发地点赶。“再晚点恐怕要打起来了。”应洪昌说,他到达之后,就立马对双方进行劝解,让双方保持理智,停止争吵,并把事故经过记下来,回港后交由相关部门处理。最终,应洪昌成功调解一起纠纷,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和不可控制。

据悉,目前普陀区共有各级调解船只412余艘、“邻里调解示范船”26艘、“海上党员娘舅船”151艘。专门聘请威信高的696名渔船老大为“海上老娘舅”,打造章奎定、杨秀清等“品牌老娘舅”,做好渔场一线纠纷调处。今年以来,共调处重大海事渔事纠纷88起,涉案金额821.77万元,为普陀连续10年荣获“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作出了应有贡献。

  红色网上调解中心,跨越空间的“解纷码”

“浙江解纷码”是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矛盾调处系统,其运行机制为“一案一编码、一码管到底、全程可追溯”。为了推动“浙江解纷码”在普陀落地落实,普陀区社会治理中心积极探索,让群众实现解决矛盾纠纷“一次都不跑”。

中心年轻党员贺吉凤、张现师主动请缨,依托“共享法庭”创建了标准化的网上调解中心,让不方便来中心的当事人可以通过手机端开展视频调解,同时可以在手机端上传和签订调解协议,同样具备法律效力。

今年5月,普陀区发生一起涉及68名扎蟹女工的群体性纠纷,后经中心调解,23名女工当日与雇主达成了调解协议,但另有45名女工因各自在外省老家,且受疫情影响无法前来现场签署协议。为此,党员贺吉凤带领调解员俞欢、丁娇娇逐一联系指导该部分女工通过“浙江解纷码”线上申请调解,并在线操作完成协议签订和司法确认全部解纷流程。至此,该起涉众型纠纷的大部分当事人通过“浙江解纷码”线上操作,“未跑一次”就成功调解,切切实实方便了群众。

目前,普陀区每个海岛乡镇都建设了标准化的网上调解室,党员贺吉凤、张现师和调解员俞欢专门开展跟班培训,使基层30名网上调解员都熟练运用“浙江解纷码”,让调解案件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跑出解决纠纷的“普陀速度”。

“这样的调解方式,让小岛群众不出岛就能解决纠纷、开展法律咨询,便捷又高效。”中心主任缪增辉介绍,今年以来,已完成网上案件调解236例,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解码“红色基因”,赋能社会治理,是普陀区社会治理中心推进“枫桥式”社会治理中心建设的精髓所在、灵魂所在。在中心建设之初,就依靠党建工作把各入驻部门的管理工作带入正规化,依靠党员的先进性,使中心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目前,中心常态化开展以改进服务作风、提升服务能力为主题的“三亮四比”行动,即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创新、比业绩。通过加快“窗口”一线干部历练成长,定能打造更舒心、更安心、更放心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