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 正文

双滦区深入推进“四抓四创” 全面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承德市双滦区以党建为引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深入实施“四抓四创”工程,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抓党建引领,创建“四级同责”社区治理新体系。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四级同责”画出以党支部为圆心、以三级责任链条为半径的社区治理“同心圆”,为社区治理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纵向构建“四级”协同治理体系,区委强化顶层设计,抓总体部署,难点攻坚;3 个街道党工委突出工作重心,全面落实主体责任;28 个社区党组织协调各方社会力量,落实治理举措,具体任务;162 名党员楼栋长、2400 多名在职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履职,主动作为。横向吸纳各方资源,设立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文化体育等 80 多个专项组织,构建起组织更加健全、责权更加明晰的治理架构。加强对社区换届选举的组织领导,实现社区书记、主任“一人兼”全覆盖。围绕班子、队伍、制度建设以及目标管理、群众评价等内容,大力实施组织提升、党员争先“头雁领航”工程和“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提升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形成了党委带支部、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群众自觉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在职党员累计深入社区开展活动 5100 余人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138 件。

实施“企业驿家”党建服务模式,在“两新组织”中助推平安建设。

(二)抓基础工程,创建“四有同建”社区治理新平台。

强化基础保障,让社区有位更有为。落实“有人干事”。采取“选、派、聘、补”的方式,按照每千户居民7至9名工作人员标准,配齐配强社区干部,同步组建社区工作者、党员示范、市场运营服务等“六支”队伍,实现专兼挂互为补充的队伍结构。确保“有钱办事”。推行财政投入为主体、驻社区单位帮扶为支撑、社区自筹和社会力量捐助为补充的经费保障机制,社区每年 办公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等达到840万元。健全“有章理事”。统一制定社区规范化工作制度48项,加强公共服务体系管理,推行“数字便民服务圈”,开通24小时社区服务热线,使每项服务都有章有据可循。实现“有地议事”。通过原有场所提升改造、政府协调划转改建、开发建设单位预留、与辖区企业共建共享等方式,每个社区办公用房和活动场地平均达到 1000 平方米。

御祥园社区充分发挥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的综合效能,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

(三)抓共建共享,创建“四治同行”社区治理新格局。

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放大工作效能。通过群众广泛参与夯实自治基础。对事关社区长远发展和居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均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组织,履行民主议事程序,2019 年引导居民自主决策重大事项80余件,提高了社区自我组织、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水平。通过“零距离”服务强化法治保障。设置“一村(社区)一名法治副主任”,开展“法律进社区”、“三官两警一律师”进村(社区)活动,组织包含法治宣传教育内容的彩色周末、社区普法宣传活动30场次,参与群众5 万余人次,居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2019 年以来未发生“民转刑”案件。通过和谐创建增强德治教化。连续组织开展六届“道德模范”“最美双滦人”评选活动,先后涌现出一批模范典型,李继明、党素艳夫妻等38人被评为省市级道德模范。组织经常性的帮教互助、志愿服务活动160余次,双滦区获评“全国志愿服务记录制试点”。通过立体防控提供智治支撑。投资2300万元建设的“雪亮工程” 触角延伸到社区,建设区、镇街、村居综治中心 101 个,高标准完成御祥园、荣信2个“综治视联网”建设,完成“9+X”系统9大项33小项基础信息采集录入,设置社区网格员126名,实现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及网格员全覆盖。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双滦区被全国普法办授予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全国先进区。

(四)抓综合治理,创建“四心同向”社区治理新模式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微服务”,取得社区治理大效益。矛盾排查细心。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做到密织网、大撒网,实现了各类风险隐患可预见、可防控。化解纠纷用心。以建设“诉求零非访、矛盾无激化”社区为载体,在推行律师介入信访案件和调处纠纷机制基础上,创新实施了“七村五联”和“调解女团”工作法,2019 年以来协调解决各类纠纷 280余件,钢城街道司法所获评“全国先进司法所”。心理咨询暖心。高标准打造了行宫社区、输送机社区心理咨询室,推进“专业心理咨询师+志愿者”服务模式,开展专业心理咨询130余人次,实现矛盾隐患的源头治理。便民服务贴心。推出提供小方便、记好小台帐、解决小问题“三小服务”,累计发放“便民暖心卡”近1.3万张、高龄津贴103万元,为残疾人士免费送轮椅,设立“四点半小课桌”,解决了居民的后顾之忧。建立“社区法律服务站”28 个,社区党员、居民组长、志愿者参与调处“小矛盾”、整改“小隐患”、解决“小问题”460 余件,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实施“七村五联”工作法,打造沿京承旅游公路沿线各村“平安带”。

大庙“调解女团”积极调解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