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法学会整合资源为地方法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法学会和浙江农林大学、浙江警察学院联合推出法律流动诊所,组织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和学校教师走村入企,为群众解决法律问题。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临安区法学会立足自身实际,加强与辖区高校合作,通过资源联享、信息联通、阵地联建、活动联办的“四联模式”推进“会校共建”,有效解决基层法学会“有人做事无力钻研、有心研究无人协助”的难题,探索出一条“会校共建”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的地方特色之路。

畅通合作共建渠道,实现资源联享

据临安区法学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临安区法学会在成立时就考虑如何解决“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积极谋划如何借助当地两大高校的资源优势,通过法学研究来服务地方中心工作,并探索提出了“会校共建”的地方特色思路。

临安区法学会第一届理事会时,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一名副院长当选临安区法学会副会长,4名骨干教师当选理事,其中1名为常务理事。这为浙江农林大学教师参与区法学会工作畅通了渠道,搭好了“会校共建”的基础。该法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时,浙江农林大学乡村振兴法治研究所所长、浙江警察学院警察法研究所所长当选临安区法学会副会长,5名骨干教师分别任常务理事和理事,形成了“会校共建”的人才梯队。

该区法学会和浙江农林大学积极发挥“会校共建”的优势,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实现研究人才的互动融合。比如在临安区委安排的重点课题《“六和塔”工作体系在临实践探索之研究》中,区法学会与浙江农林大学组成21人的师生团队,进行共同研究,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

2021年,浙江农林大学教师根据区法学会的年度重点课题,以临安实践为样本完成的《关于依法推进基层治理方式智能化建设的思考》《论乡村振兴法治保障的着力点》等多篇调研成果获得发表,同时,这些研究成果被当地有关部门吸纳,用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实现了教学与实践互动、理论与实务结合,进一步提升了法学研究水平。

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实现阵地联建

为了让“会校共建”工作走深走实,临安区法学会建立“会校共建”季度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进行工作联动共商,实现信息互通;通过微信群、钉钉群等载体强化信息对接。

同时建立日常走访机制,规定区法学会定期走访高校,沟通交流法学研究、法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高校法律专家也定期走访区法学会,请区法学会对接政法部门、相关镇街进行课题调研。

2019年以来,浙江农林大学教师围绕“微法庭”“共享法庭”建设与临安区人民法院举办5场调研座谈会,该大学的法律硕士研究生也就“人民法庭参与基层治理”等主题完成多篇论文,大大提高了“会校共建”的实效。

在“会校共建”中,临安区法学会和高校还共同搭建实践阵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司法局、律师协会等建设了高校法律专业师生社会实践基地,指定优秀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律师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法律实务指导。临安区法学会还成立了刑事法律、民商事法律、行政法律3个专业研究会,汇集公检法和高校法学、法律人才,组织开展相关专业领域法学研究、法律实践活动等,为推进法治临安建设、助推临安社会治理出谋划策,提供法理支撑和法律服务。

“山花帮帮团”是临安区法院家事纠纷化解的一个品牌,帮帮团的调解员都是女性,来自各行各业,贯穿家事纠纷诉前、诉中、诉后全过程。去年,区法学会与浙江农林大学沟通对接,选派5名具有执业律师资质的教师加入“山花帮帮团”开展家事纠纷解处,以“非官方”的角色加入,服务临安诉源治理,提升“山花帮帮团”品牌建设。近年来,临安家事纠纷案件数量下降,调解、撤诉率稳定在68%左右,位居全省前列,“山花帮帮团”成为推动临安家事纠纷诉源治理的生力军。

区法学会还结合“微法庭”“四联民坊”“三官进综治”“四员进中心”等载体,在18个镇街建立法律服务点,协调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师生参与其中,使“法官周四有约”等日常法律服务更加生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

去年,浙江农林大学教师到临安区司法局、应急管理局、教育局、公安分局及乡镇、村社开展普法专题宣讲12场次,参与基层“四治”融合工作。近三年,浙江农林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本科生每年有110余人次到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法院、检察院等单位实习锻炼。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区法学会和高校的“会校共建”越来越顺畅,成效日益彰显。担任浙江省法学会三农法治研究会会长的浙江农林大学马永双教授多次召集三农法治研究专家,与临安区相关部门共同研讨市域社会治理课题。浙江农林大学邀请临安区法学会共同参与长三角乡村振兴法治论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法治保障论坛、法治乡村建设路径暨乡村治理标准体系研讨会、小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法学沙龙等学术研讨活动,在活动联办中拓展了法律实践平台。

据统计,仅去年,区法学会与在临安的高校合作开展课题调研8次,举办法治宣传活动20余场,发动高校2000余名师生开展法律实践活动。

“‘会校共建’不仅使法学会活起来、动起来,而且工作水平不断得到提升,高校也实现了教学与实践互动、理论与实务结合,真正实现了共赢,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肯定,走出了临安地方特色的法学会工作路子。”临安区法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