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经验 > 正文

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 居民自治“指尖来参与” 南湖区以优质服务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和谐力”

镜头1:“您刚刚反映的是劳资纠纷问题,请稍等,劳动保障、法律援助等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马上过来帮您调解……”11月20日8时50分,在南湖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服务中心,综合受理前台工作人员小曹记录了求助者张先生的基本信息,仅几分钟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就来到一楼接待室,开始了解张先生的具体诉求,并帮他梳理法理关系,提供相关服务。

镜头2:11月18日8时59分,居民小方通过“微嘉园”报事,称凌公塘路和百盛路交叉口的围墙下十分脏臭;几乎消息一上传,第二网格专职网格员吴倩娥立即受理,与小方联系,确认具体位置和情况,并向社区反映,社区马上与物业公司商榷,后者承诺将马上处理;当天16时18分,吴倩娥给小方发去反馈结果,物业公司也派出了工作人员开始对该路段墙面进行粉刷,将对该段路面进行冲洗并设置警示牌。对此,小方给出了线上好评。

这样的镜头,每天都在南湖区各处上演。近年来,南湖区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坚持寓管理于服务,推动力量下沉、强化资源整合、提升为民服务实效,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无缝隙治理体系,织起了一张细密温暖的服务网,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群众纠纷处置“只进一扇门”

今年9月,南湖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服务中心(信访超市)正式揭牌,在全市率先集结信访、司法、法院、人力社保等18个涉及社会治理的部门入驻,可以在求助者登记后的第一时间提供专业服务。当求助涉及其他尚未入驻的部门时,工作人员也会马上进行联系,请对方在最短时间内前来参与调解和事件处置。

这是南湖区在“最多跑一次”的基础上最新推出的“最多跑一地”服务,不少原本需要来来回回跑多次才能化解的纠纷矛盾,如今可以在这里实现“一站式处理”,多个部门工作人员直接到求助者面前“报到”,通过集约化部门设置,尽最大努力为群众提供便利。

这一中心的成立,形成了“以网格化为基础、信息化为支撑、协同化为保障、实战化为导向”的综合指挥机制,优化了非诉讼纠纷化解服务机制,并运用大数据技术、信息化手段,归集、分析、研判各部门数据,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至今,中心已经承接处置了300余项求助。

在南湖区,快速高效为群众提供服务的努力从未停止,发生邻里纠纷等小矛盾,有专职网格员、社区“老娘舅”、社区工作人员随时“出手相助”;需要法律专业咨询,有村(社区)法律顾问随时可以联系;不幸遭遇欠薪、医疗纠纷、工伤赔偿、车祸纠纷等可以到镇(街道)司法所请专业人士介入;有需要更多部门共同介入的复杂纠纷,也可以直接去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服务中心求助。

目前,南湖区已经构建起纵向区、镇(街道)、村(社区)、网格的四级联动体系,并实现了区里有社会治理综合指挥服务中心,镇(街道)有“基层治理四平台”,村(社区)有综治工作站,网格内有“平安通”“微嘉园”移动服务平台的“四有模式”,强化了各级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了各级数据汇总、信息互通、应急联动、指挥调度,为平安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这套体系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南湖区还积极拓展城市智慧管理,通过与知名企业合作,推出多因素分析研判系统,建立起196个智安小区,大量的“天眼”为居民提供更多安全感。比如,对全区300多名独居老人给予“特别关照”,超过一定时间未在小区监控镜头中出现,系统就会自动报警,社区网格员会上门查看,及时了解老人情况。而在各类集会中,也有热力感知系统,第一时间发现隐患。

多元共治激发“和谐内生力”

多年来,南湖区通过“网格连心、组团服务”、“三治融合”、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群防群治深化等多种方式,有效提升了近距离服务群众的能力,激发出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攀升。这些做法正逐渐衍化升级,成为横向打造多元共治模式的重要抓手。

网格,既是发现问题的起始点,也是服务居民的落脚点。今年3月,由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牵头,以七星街道为试点,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基础上,推出“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在红船起航地将党建力量注入网格,在全区605个网格上单独或联合建立网格支部582个,实现网格支部全覆盖,同时311名区党代表进驻到全区各村(社区)开展驻点接待,并建立干部“走亲连心”结对中心户机制,实现与997户中心户全部结对。通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身边展现的方式,全面提升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水平,全力打造全科网格3.0版。

这些天,解放街道凌塘社区虹凌阁小区正在进行车位施划、绿化提升的收尾工作,对于小区的明显变化,居民们都很满意,因为“这是我们自己做主的!”当时,因为“停车难”等问题突出,居民对小区物业意见很大,在网格长发现问题并向社区汇报后,社区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协商,在多次商讨后,终于成功“变出”了40个车位。

而在东栅街道新南社区,春明社会工作室正在开展送垃圾分类标签上门活动,并准备细化垃圾分类评价积分管理,此前这个社区社团组织还推出过垃圾分类讲座、酵素制作培训等活动,不仅有力助推了本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甚至走出社区,成为街道多个企事业单位开展垃圾分类的“领路人”。

党组织的引领力、“老娘舅”的品牌调解作用、“全科社工”的专业服务、社区社会组织的活泼贴心……这些因素相互交融,渗入每一个网格中,而越来越多居民在这样的引导下,加入到一个个志愿巡逻队、志愿服务队中,也成为社区治理的一份子。

通过网格近距离了解居民诉求、发现小区隐患,借力“三治融合”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由社区社会组织“补位”社区所缺、提供专业服务……在南湖区,经过多年探索,“一约两会三团”、居民“微自治”“孝德停车”“舌尖护卫队”等“三治融合”创新举措、社会组织正不断冒头,渐渐成为社区治理的基层触角和深度渗透、高效治理的有力方法,而且这些“内生力”来自群众,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和衍生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