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将推进“党群一张网、服务叫得响”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统筹专班化运行、纲领化指导、科学化分工、项目化管理,搭建起高效运转的组织体系,提升治理服务系统化、整体化、协同化水平,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多、安全感更强。
建强指挥平台,增强全域整体智治效能
和平区锚定“N个智慧应用+一个社会治理联动中心+一个指尖和平APP”的建设方向,完善各功能模块配置,释放“党建引领、合和共治”综合指挥应用平台在数字化治理的“主引擎”效应。
由区委书记刘志寰同志担任组长的“党建引领、合和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开展现场办公,实地督导,对基层社会治理推进中的风险点、需协调解决事项等内容科学研判、精确指导,确保实现上下贯通、协同联动、闭环管控、高效落实。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打破“数据孤岛”“信息壁垒”“业务障碍”,构建数据资源体系,加强各类数据的归集、整合、共享、分析。通过利旧改旧、资源再造的方式,整合区现有党建工作、社会治理、品质社区、大数据平台等6个平台39个模块227项功能,利用现有区大数据、地理信息、楼宇大数据、沈阳市民政服务管理、沈阳市智慧供暖系统、沈阳市项目综合管理等15个平台和11个网站以及13个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不断拓宽智慧治理“朋友圈”,推动数据反哺基层,使基层社会治理主体更好地分析、处理、运用数据来研判形势、预防风险、化解矛盾。
目前,“党的建设”“经济建设”“营商服务”“社会治理”“民生福祉”等分平台建设已涵盖64个模块329项功能,数字赋能对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牵引作用、乘数效应愈加明显。
坚持应用为要、管用为主,关注群众所需所盼,统筹各部门业务协同与多平台集成应用,着力打造“指尖和平”APP,实现掌上可控,推动各类场景化办事应用“一端”集成,打造“掌上办事之区”,让党员群众感觉好用、真正爱用。
夯实服务阵地,深化党群服务中心功能
在规划设计、改造施工、功能配置、设备采购等多方面,和平区并联推进、压茬推进,构建1个区级党群服务中心,辐射带动10个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及112个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区级—街道—社区”三级工作体系,将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凝聚党心民心、有效服务群众的坚实阵地。
结合实际,将区应急管理事务服务中心升级为区级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区委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区级党群服务中心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为主线,以“强核心·成大局”“筑和平·善作为”作为两大主题,集中展现和平区深入贯彻党中央及省、市相关精神,践行“两邻”理念,深化“党建引领、合和共治”的工作模式,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打造品质和平、人文和平、智慧和平、活力和平。
着力加强街道、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运营管理,规范形象展示,创新设计标识,将原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社区(村)政务服务站统一改建为党群服务中心,并制作标准,指导街道、社区(村)完成党群服务中心挂牌工作。
聚焦党建引领,实现配套服务力量赋能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化“党建引领、合和共治”工作模式,秉承“平台上移、服务下沉”原则,健全完善与“党群一张网”线上平台相配套的线下服务力量,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机制,推动网格党支部书记、党员志愿服务队、街道“大工委”与社区“大党委”、综合治理网格员等重点力量不断扎根基层网格,实现信息在网格收集、隐患在网格排查、服务在网格开展,为居民和企业提供细致周到的帮助,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成基层社会治理动能。
浑河湾街道河北社区党委创建“吴红军”劳模工作室,利用其多年处理老旧小区下水疑难问题的经验,解决辖区居民家中下水问题的同时,吸收辖区内的劳模也加入团队,使越来越多的能人巧匠来为社区大家庭建设添砖加瓦。
浑河站西街道九洲社区党委成立老年互助帮帮团、老中青爱心接力团、品质党员示范团三个志愿团体,在册帮帮团志愿者有30位,累计进行公益活动过百次,提升志愿服务文化品质。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两邻”社区(村)建设全过程各方面,调动党员积极性,用活邻里自治团队,让鲜红党旗闪耀在基层一线。
南市场街道和平新村社区党委探索出“微党课”“微阵地”“微行动”“微服务”“微心愿”“微组织”“微创新”“微典型”的“八微”党建工作法,推动社区党建工作全覆盖。
马路湾街道电业社区党委推行“三全”工作法,即组织关系全落实、党员教育全覆盖、社区活动全参与,社区党委组建30个庭院微信群及9个支部微信群,形成电业“家”系列微信矩阵,为3260户居民、370名党员搭建线上实时学习教育平台,并引导水务、电力、燃气、公安、物业、产权单位等相关职能部门加入庭院微信群,开启“自认领”问题对接模式,充分聚集共建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