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吉县以推进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为抓手,着力打造县、乡、村三级矛调中心,不断推动矛盾中转站向问题终点站转变、群众往上跑向干部往下跑转变、业务数字化向全程智慧化转变,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2021年,县级矛调中心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7.2%,按时办结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达到99.3%,信访批次同比下降12.2%。
一、打造调处平台,让群众有地找说法。一是建设三级矛调平台。按照县、乡、村三级分层递进的思路,建立了三级矛调中心。县级矛调中心由县委副书记任主任,入驻组织、政法、法院、检察院等15个部门,设立综治中心、群众来访接待中心等8个线上线下平台,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同时,在乡(镇、街道)设立矛调分中心、村(社)设立社会综合治理服务站,推动矛盾纠纷在基层化解。近年来,三级矛调中心立足基层、开拓创新,打造了物业纠纷调解、旅游纠纷调解、外来人口管理调解等一批个性化调解品牌。二是搭建三级代办平台。围绕群众不会访、无序访等问题,建立县、乡、村三级信访代办平台,整合“两代表一委员”、基层干部、网格员及志愿者等群防群治队伍,组建三级专业代办团队。同时,创新建立信访流动超市,通过上门揽件、平台委托代理,为群众提供委托代办、主动代办、指定代办等个性化服务,实现群众“最多跑一地、诉求我代办”。2021年,全县累计完成信访代办350余件。三是打造三级接访平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开展“公开接访+定期下访”活动,推动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常态化下访接访。设立每周一至周三为县领导接访日、每月30日为统一下访日,当值县领导带队赴矛调中心或联系乡镇接待信访群众,听取群众诉求,助力矛盾化解。乡(镇)每天安排1名班子成员坐班接访,班子成员及联村干部每周不少于1次下村走访。村“两委”班子每日接访走访,随访随调、原地调解,确保第一时间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截至目前,有效化解信访积案211件。
二、优化调处方式,让群众最多跑一次。一是分类精准调。坚持分类施策、分层调处,将矛盾纠纷按照复杂程度分为简单、复杂、疑难三大类,由村(社)社会综合治理服务站、乡(镇、街道)矛调中心、县级矛调中心分别受理,并通过领导包案、部门联动、乡镇协同的综合化解机制,实现65%的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在村(社)、25%化解在乡(镇)、10%化解在县内。二是统筹闭环调。坚持调解优先原则,率先在全省建立“访、调、援”机制,在分类分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个性化方式,深入开展联合接访、联合调处、联合督办常态化做法,结合法律援助手段,形成矛盾收集、按需调处、诉讼服务全链条闭环机制。2021年已成功化解信访纠纷363起。三是智慧线上调。聚焦外地人、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针对性打造“掌上矛调APP”,为群众提供线下申请、线上调解、签订协议、司法确定的全流程在线调解服务,着力实现矛盾调解“一次不用跑”。目前,“掌上矛调APP”已实现全县215个村(社区)全覆盖,全年“信、网、电”事项按时转办率和办结率均为100%。
三、创新调处机制,让群众人人都参与。一是开展网格微治理。围绕警情、发案、矛盾纠纷、安全事故、重点人员存量下降的目标,广泛发动村民小组长、退役军人、企业主等群众力量,建立“全科网格员+平安家园卫队”的网格化微治理模式。截至目前,累计8000余人加入全科网格、平安家园卫队。2021年,累计排查上报各类信息349661件,帮助群众排忧解难1350余起。二是推动全民助善治。全域推广“两山议事会”村民议事组织。广泛动员安吉县社会工作协会、安吉“两山”公益社会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聚焦法律咨询、心理服务、公益服务、社会帮扶等公共服务,推出点单式、邀请式调解,积极打造乡村治理共同体。截至目前,累计建成社会组织574个,惠及群众5万余人。三是加强德治防未病。坚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引领,充分调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力量,大力开展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和文艺下乡等活动,以文化人、以德润心,不断营造文明和谐友好社会风尚。孝丰镇“孝文化活动”、鄣吴镇“治未病”解纷等多个地域矛调品牌正在加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