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创建,出台《市中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核心引领”“转型融合”“红色引擎”等八大工程;山东数字产业大厦党委、山东商会大厦楼宇社区综合党委等8个党组织入选省、市级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培育对象;推进“泉城红色物业”建设,全区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到92.5%……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市中区既遵从顶层设计,又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打造特色党建品牌,围绕基层党建重点任务精准发力、持续用力,推动全区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引领品质市中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小网格”彰显“大智慧”
“党建+网格”激发治理水平再提升
近年来,市中区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创新打造基层治理红色网格有机体,推动实现治理重心下移,资源、力量、服务、管理向终端延伸,进一步优化基本社会服务、强化基本民生保障、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形成基层治理新格局的“市中样板”。市中区先后获评“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山东省城市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省级和谐社区示范区”等,乐山小区社区综合党委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荣誉称号。
城市基层党建是一项系统工作,更是一项改革任务。如何让这一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全面开花?市中区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系统融合,创新打造基层治理“红色网格”有机体,构建“区—街—村居—基础网格—终端网格”五级网格体系,在街道层面成立17个网格化运行中心,在村居层面组建193个网格工作站,在网格层面创新设立基础网格、终端网格两级运行机制,按照“1+N+X+Y”标准配备终端网格队伍,将各方鲜活“血液”汇聚终端网格,常态化开展联系群众、人口排查、社区服务、环卫治理等工作,实现“地上有格、格中有人、人能办事”。通过打造“平安E通”网格管理APP、“市中云眼”微视频系统、居家安防“爱老三宝”、VR警务自助服务一体机等智能化设备应用,市中区为红色网格治理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打造居民“贴心管家”
“红色物业”小支点撬动基层治理“大格局”
适应城市社会群体结构和组织架构的变化,必须进一步突出政治功能,发挥组织优势,整合各类资源,构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机制。市中区坚持党建引领“红色物业”,从健全社区物业服务管理体制入手,着力加强物业服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打造具有市中特色的物业服务品牌。
自2020年3月成立全市第一家物业行业党组织后,市中区强化对物业行业的政治引领,引导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等工作,全面启动街(居)、企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试点,将物业公司党组织负责人纳入社区综合党委“大家庭”,实现“身边人解决身边事、身边人服务身边人”。市中区在全市率先建立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联席会议)制度,紧扣群众关心的环境卫生、公共秩序、社区安全等问题,探索实行相关职能部门向社区派驻“物业管家”制度。目前,市中区已有17家物业服务企业成立党组织,成立17个街道物业管理办公室、118个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13个党建联盟,以党建引领推动物业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组建“党建联合体”
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能”
抓实城市基层党建的同时,市中区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全面进步、整体提升,积极探索创建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组建党家街道“玉符泉源”、凤凰新城、十六里河街道“1+3+N”、兴隆街道涝坡片区4个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示范点,构建“街道党工委—联合党委—村党组织”三级组织架构,推行村事联议、服务联办、治理联动、品牌联创工作方法,打破过去各村各自为政、力量单薄、发展不均衡的传统模式,筑牢组织振兴“桥头堡”。
联合党委,既推动不同党组织之间、党建与经济发展之间有效互动,又把党组织、党员功能发挥和实际影响渗透在村子发展的各个方面,使党组织真正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战斗堡垒。其中党家街道“玉符泉源”党建联合体建立实体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为所辖各村提供涵盖党的建设、社会事务、卫生健康、劳动保障、生产生活服务等一站式便民服务。十六里河街道“1+3+N”党建联合体不仅覆盖石崮沟村、石匣村、瓦峪村3个村,还辐射石崮寨生态园等7家企业与农村合作社。9月23日,市中区打造的全省首个“玉水原乡”乡游品牌亮相第四届南山水乡农民丰收节,形成了“乡旅、乡品、乡宴、乡宿、乡乐、乡创”等六大产品体系,真正以组织融合促进村庄整合,实现资源统筹、优势互补,进一步形成共筑共建、共谋发展的全新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