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 正文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蓝村街道:创新“1165”社会治理体系 打造乡村社会治理新模式

一、背景情况

蓝村街道位于青岛市即墨区西部,辖8个社区党委、53个网格村和2个城市社区,面积1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3万人,各类工商企事业单位2000余家。街道地处青岛地理几何中心位置。一些深层次的社会治理难题也开始凸显,流动人口增多,社会治理工作压力较大;基层服务体制机制运行不够顺畅等。针对这种现实情况,蓝村街道创新性实施“1165”工作机制,具体做法如下。

志愿者联防联控人员组织治安巡防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立“1”支政法队伍——引领治理

蓝村街道从建立专职管理队伍入手,将政法组织由街道向社区和村居延伸,在全国首家建立起街道、社区、村居三级专职政法队伍。

(二)搭建“1”个管理平台——智慧治理

一是整合管理功能。管理平台统一设置“民生e站”形象标识,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整合“1165”民生热线(88501165)、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直通联办、村居网格、手机APP等信息渠道,融合综治、信访、司法、群工、城管、公安视频、民生诉求、法律服务等服务功能,实现社会治理全面覆盖、联通共享。

二是即时收集信息。群众通过“1165”民生热线、政府公众号等信息渠道,可将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以图片、文字、语音、视频等方式反映和上传,“民生e站”将及时收集并第一时间通知相关人员前往处置。

三是跟踪调度办理。街道、社区两级“民生e站”协调联动,“小事”由社区平台及时办理,“大事”由街道平台调度处置。

四是拓展服务内容。区人民法院借助这一平台,在社区“民生e站”挂牌设立了“互联网诉讼服务工作站”,将法律服务下沉到社区,在群众“家门口”做好诉讼办理、诉前调解、审理判决、判决书送达等法律服务工作。

1165宣传

(三)统筹“6”支社会力量——联动治理

一是统筹社会力量。组织协调“网格员、治安员、调解员、社区法律顾问、志愿者及其他治理要素(退役军人、环卫工人、小区物业、安保人员)”等6支社会治理力量,统一备案、统一证件、统一服装,接受街道、社区、村居三级政法组织的统一管理,布局到每个社区、村居和企业。

二是明确工作职责。对6支社会治理力量加强培训,增强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

三是建立联防联控。根据各级联防联控工作要求,依托“1165”工作机制,建立专职巡防和志愿巡防队伍,推动村居网格员、治安员、调解员、志愿者和其他维护社会稳定力量配合公安、行政执法等部门开展社会治理工作,增强联防联控整体效能。

志愿者定期开展义务献血活动

三、工作成效

“1165”工作机制施行以来,共收集、转办、处置网格员提报事项、政务热线近3万余件,咨询求助信息、民生建议1500余条,一次性办结率达95%。践行了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