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从“靠人管”到“靠数据治” 成都武侯用技术赋能社区智慧治理

普通事件两天办结,加急事件一天完成,特急事件即时完成……在成都市武侯区智慧治理中心的LED屏上,辖内社区人口数据、居民诉求建议在不断刷新。这里是武侯区社区治理的“智慧大脑”,承担着数据汇聚、隐患上报以及协同处理的重任。

近年来,依托区网络理政工作体系,武侯区跨部门整合城管、综合执法等信息系统,建起立“区—街道—社区—小区”四级智慧治理平台,通过数据承载、数据分析、数据开放、融合通信等六大核心系统,实现网格发现、街社呼叫、部门协同、分级处置,社区治理向智能化、精细化、实时化转变。

高效处理诉求建议

第一时间化解矛盾风险

10月1日23点45分,簇桥街道智慧治理中心接到一条居民关于商家扰民的投诉;23点48分,社区巡查队完成调解。整个过程历时3分钟。

“高效的秘诀在于街道与社区、街道与区级平台建立了畅通的数据共享通道,居民诉求实现跨平台、跨层级的流转处置。”成都市武侯区政务中心簇桥分中心主任倪可夫介绍,在处置居民诉求建议的过程中,街道智慧中心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建优街道智慧中心这一“城市中脑”,能够打通‘城市大脑”与“社区小脑”间的关键环节。社区居民的诉求建议能够获得快速响应和及时处理,将可能发生的纠纷隐患扼杀在萌芽中。

数据显示,自2020年11月27日簇桥街道智慧治理中心上线以来,已完成人口数据库、商业数据库、行政数据库三大主库构建。截止到11月18日,中心人口数据库已录入居民基础信息9.81万余条,流转处置街道本级各类事件6.15万余件,居民满意度超85%,事务处理效率从原先的2.3个工作日提升至1.3个工作日,办事效率大幅提升。

以街道智慧治理中心人口数据库为基础,辖区居民个人民生信息化档案也逐步建立完善,辖区居民就业失业、计划生育、关爱残疾等数据的扩展、采集和存储得到进一步深化。目前,街道层面已建立涵盖辖区残疾人员、重度残疾人员、五保供养人员、空巢老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失独家庭、涉军人员、高龄津贴人员、救济救助人员和城市低保人员11类人员的民生档案,数据信息实时更新,社区党组织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智慧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优势得到体现。

最末端解决群众矛盾

“三支队伍”实现居民自治

社情民意的传达有了畅通渠道,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也需要高效解决。为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武侯区整合区级部门、街道、社区、社会等各类力量,组建三支基层走访队伍(以下简称“三支队伍”),全面深入小区(院落)居民、街面商家和辖区企业,统筹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协调政府与社会、行政与市场、专业与群众三大关系,推动政务服务在社区深化。“三支队伍”成员大多为小区党员、居民骨干、志愿者,他们通过常态化的跟踪走访,收集社区风险防范、企业困难、服务供给等方面的问题,并参与协调解决。

在武侯区龙井社区,社区“三支队伍”带头人、59岁的庄昭清已成为周围家喻户晓的“知心大姐”。邻里之间的摩擦口角、居民群众的急事难事,都能在她这里得到“解法”。据龙井社区负责人介绍,“三支队伍”的成员大多数都是社区常住居民,“人头熟、信息灵”,在常态化走访过程中,她们能够“敲得开门、入得了户”,快速了解居民、企业、商家动态与诉求,及时上报社区,帮助社区建立起完善的困难问题清单、服务需求清单、风险隐患清单。

“以我们社区为例,居住人群多样,空挂户、租户比例高。庄大姐带领‘三支队伍’的6位成员,能够常态化与街道派出所、物业公司实现联动,在疫情期间对居民进行详细地摸底排查,及时调解居民纠纷,取得很好的效果。”龙井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涛介绍,在这一过程中,居民们参与社区自治的积极性明显提高,院落精细化管理工作得到推进。

家门口完成业务办理

智慧治理构建服务新格局

以大数据为抓手,武侯区智慧社区治理体系正形成“三位一体”便民服务新格局。

簇桥街道锦城社区是一个成立于2014年的“年轻社区”,居住人群大多外迁而来,相互之间关联度不高。为了打造守望互助的邻里关系,构建“熟人社会”,社区积极建设“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整合社会组织、企业商家,为居民提供丰富的便民服务。并通过建设智慧锦城综合服务平台、智慧锦城公众微信服务平台、智慧锦城商家服务平台——“锦城云数据库”,搭建智慧社区商业平台和社区共享服务平台,形成社区、社会组织、商家联盟“三位一体”的便民服务新格局。

借助“互联网+”的技术支撑,锦城社区不仅实现了139项政务服务和党建服务内容在社区办理,居民还可以通过社区公众微信服务平台中便民服务渠道,无障碍地向相关部门、社区、物业公司反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武侯区社治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武侯区将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和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社区治理)建设,以党建引领信义治理为核心,以市区智慧城市系统为支撑,将信义治理理念融入智能社区建设,搭建智能社区信义治理平台,构建“1+1+5+N”智能社区治理模式,拓展“信义+智能”社区治理应用场景,规范智能社区治理标准体系和政策机制。力争到2025年,社区党建、服务、宜居、安全、共享等智能治理应用场景基本覆盖,社区治理运行机制与智能治理更加适应,资源整合更加高效,服务群众更加便捷,多元参与更加活跃,让智能社区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实现社会高效能治理的基础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