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 正文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白事“一碗菜” 助推乡村善治

编者按:针对农村婚丧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问题,巨野县创新探索白事“一碗菜”做法,强化宣传指导,因势因村制宜,将此项工作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在全县推行,解决了铺张浪费问题,提升了基层群众自治水平,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因古有大野泽而得名。全县辖15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共634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1302平方公里,人口108万人。长期以来,农村婚丧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现象禁而未绝。2015年8月以来,巨野县倡导白事“一碗菜”,强化宣传指导,因势因村制宜,作为乡村治理工作重要内容在全县推行。经测算,推行“一碗菜”可每年节省群众开支1.5亿元。

一、下好统筹谋划“先手棋”

科学谋划是成事之基。为做好殡俗改革,巨野县成立专题调研组,走访200余个村庄近万名群众,全面了解群众意愿。调研发现,有的白事多达150桌,1000多人就餐,仅帮厨就需要20~30人,花费4万~5万元。此种现象增加了群众经济负担,群众心里盼望改风气。

在调研基础上,县委宣传部联合民政局梳理就餐、响班、纸扎、孝布、棺木等30多个殡丧仪式的具体事项,制定10条“硬核”标准,形成《关于进一步规范移风易俗工作的意见》。文件突出重点,详细规定丧葬用餐标准,从一席12个菜简化为一人一碗菜,并将烟酒消费控制在普通水平。同时,着力控制治丧规模、简化治丧形式。参与人员上,严格控制出席规模,本村人员非近亲不就餐;通知形式上,明确报丧由人员通知改为电话告知,节省每人2盒烟的开支;孝服穿戴范围上,除亲生子女外,一律不准披麻戴孝,提倡亲友佩戴白花;圆坟时间上,从3天缩短为1天甚至半天。通过积极研究工作方案,细化制定红白理事会改选、宣传发动、督导落实等具体措施,为抓好殡俗改革明确了方向和标准,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奠定了基础。

白事“一碗菜”就餐现场

二、打好宣传发动“破冰战”

陈规陋习难以破除,归根结底在于群众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巨野县在推进殡俗改革的过程中,把宣传发动作为“破冰之举”,大力营造移风易俗的浓厚氛围。

(一)集中动员广泛宣传

制定“一人一碗菜,能省一万块”等20条通俗易懂的宣传标语,在全县每个村庄主干道、广场周边刷写,实现县域范围全覆盖。强化培训宣讲,把推广白事“一碗菜”纳入村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对1500名村党支书和红白理事会成员开展集中培训,组织60余名村党支书巡回宣讲500余场次,印制25万份《红白理事会章程》发放到户,掀起殡俗改革热潮。编排、播出文艺节目,通过巨野融媒、流动宣传车、“村村响”广播等渠道宣传殡俗改革,营造丧事简办的浓厚氛围。

(二)“乡村夜读”入脑入心

巨野县创新开展“乡村夜读”,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组织村“两委”干部、红白理事会成员和群众代表,集中学习上级殡俗改革部署,研究贯彻落实具体做法,全县参与人次达30万。“乡村夜读”为广大群众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夯实了基础。各村陆续就治丧事项达成一致意见,明确了村规民约相关内容,细化了白事“一碗菜”具体标准,群众“自己定规矩、自己去执行”,有力推动殡俗改革工作走深、走实。

(三)以事说理引发共鸣

在推行白事“一碗菜”之初,村民都不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怕亲朋好友说小气,落个不孝的名声。“一只烧鸡”的故事在推行“一碗菜”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实行‘白事一碗菜’,节省费用上万元。假如每月买一只烧鸡50元,那么1年12个月大约花600元,1万元能给老人买十几年烧鸡,这不比老人去世后把钱花在大操大办上更孝顺?”巨野县纪庄新村村民纪任三算了一笔账,他表示,他所在的村子,几乎每一个村民都熟悉这一笔账。一只烧鸡的故事引发群众广泛共鸣,帮大家算明白了生前孝与身后名的亲情账,让厚养薄葬观念更深入人心。

三、牵住重点突破“牛鼻子”

殡俗改革涉及的村庄人员多,工作面广量大。巨野县坚持试点先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推进。

(一)抓重点家庭动真碰硬

为确保开好头、起好步,各镇(街道)精心挑选班子硬、群众基础好的村庄开展试点,率先改选红白理事会,村级党员干部、乡村“五老”担任成员。针对“头一家”“富裕户”“关系户”等重点家庭,红白理事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深入做好思想工作,严格落实村规民约,打消了部分群众“试探求情”的想法。

(二)抓重点环节“劲矢疾射”

聚焦治丧事项的重点环节,精准落实“白事简办”原则,确保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在执行过程中,部分村庄存在“搞变通”“打折扣”和“不落实”等问题,有的以“四个碟”代替“一碗菜”,还有的为了一己私利,拒不遵守村规民约,县有关部门均责令镇(村)干部严肃处理,确保自觉遵守。

(三)抓重点行业分类施策

行业“断链重塑”,既是殡俗改革迈向“深水区”的关键一步,也是乡村治理文明新风持续向好的重要保障。巨野县瞄准既有行业和相关利益群体,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实现殡葬产业与移风易俗有机融合。重点“发展一批”。统一管理农村“一碗菜”主厨,建立定期培训机制,定制统一服装,经“官方认证”的主厨,荣誉感、责任感明显提升,自觉成为白事简办的支持者。着力“规范一批”。在尊重当地传统风俗的基础上,规范响器班演出活动,每场演出控制在3人以内,禁止搭台演出。坚决“取缔一批”。围绕破除“二次装棺”陋习,联合部门综合执法,关停县域棺材市场,棺材生产销售在巨野基本绝迹。

巨野县“一碗菜”主厨培训暨服装发放

四、打出狠抓落实“组合拳”

传统殡俗的陈规陋习积弊甚深,稍有懈怠便会死灰复燃。巨野县在抓落实上下功夫,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文明新风进万家。

主厨在核桃园镇付庙村制作白事“一碗菜”

(一)强化领导抓落实

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亲自管,“一把手抓、抓一把手”成为工作常态。40余名副科级以上干部组成督导组,督导镇(村)白事“一碗菜”落实情况。建立涵盖县委宣传部、县农业农村局、文明办、民政局及镇(村)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县级随时调度、镇级即时掌握、村级监督服务无缝对接。

(二)完善机制抓落实

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白事“一碗菜”落实情况纳入考核,县委定期调度。组织部、民政局、群团组织把该项工作纳入部门重点工作。镇级党员干部实行包村责任制,不定期开展现场巡查,各村党员干部、红白理事会严格落实村规民约,确保白事“一碗菜”落到实处。

巨野县实行白事“一碗菜”后,白事花费从两三万元缩减到五六千元,有效减轻了群众经济负担。以麒麟镇前冯桥村姚甘氏白事为例,一人一碗菜费用3400元,烟酒费用1200元,“唢呐班”600元,骨灰盒等460元,加上相关费用总计6200余元,按照殡改前的风俗则至少需花费3万余元。据统计,实行白事“一碗菜”以来,全县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