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是社会治理的“微细胞”,也是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度和温度的“神经末梢”。近年来,社区成为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的重点关注领域之一,并就如何提升社区服务建言献策。
让居民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的出现和发展,为社区建设赋予了新的动能,带来了发展的新契机。如何通过技术赋能让社区治理和服务变得更加智慧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
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联通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分公司南城城市综合网格智家班长张施慧看来,打造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智慧社区,是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构建和谐宜居环境的必要途径。她建议,结合社区实际和特点,做好智慧社区建设可行性、需求性分析,加强统筹普适的整体框架体系设计,以数字化、网格化、智能化、互动化、协同化为基本特征,将服务方式、管理方式、生活方式融为一体,推动形成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智慧社区长效运营和管理模式。
她还建议在政务服务、公共安全、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等领域充分挖掘与社区相关联的资源,打通数据流通通道,让百姓办事更加方便快捷。在社区养老、社区医疗、社区教育、社区购物、社区物流等领域打造智慧化的社区服务配套生活圈,让社区居民享受到智慧社区服务的便利,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感。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姚卫海在调研时发现,部分基层治理软件系统存在“数据孤岛”问题,区域数字化发展也不均衡。
他建议,做好规划建设,整合数据资源,拓展应用场景。用数字社工赋能社区治理,让社区服务更智慧,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改善居住环境
老旧小区改造是惠及居民的民生工程。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25万个,涉及居民876万户。2023年,将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以上。老旧小区换新颜,有效地改善了居民居住空间品质。
老旧小区具体怎么改、改什么值得关注。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泰兴市供电公司六级职员张强关注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建议从“外部公共环境+内部起居设施”“社区设施强化+物业服务拓展”两个方面四个角度,改造老年人数量占比较高的老旧小区,打造适合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颐养小区。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金花街道蟠虬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区燕明则关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后续维护管理问题。她表示,目前不少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后,出现了电梯日常管理职责不明,后续维护费用难筹集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她建议相关部门优化完善旧楼加装电梯的后续安全管理办法,同时鼓励有电梯维护管理条件的物业公司接管电梯物业服务,不具备电梯维护管理条件的,由电梯维保单位进行日常维护管理,或聘请第三方单位代为管理。
发展社区托育服务
作为婴幼儿照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托育服务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提出优先发展社区养老、托育等服务,《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指南》也将社区托育作为未来社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常委、河南省委会主委、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黄红霞建议优先发展社区托育服务。研究制定社区托育发展的专项规划、设施设置标准,支持社会力量依托社区兴办托育机构。重点支持公办托育机构和用人单位提供托育服务、社区配套托育服务设施、托幼一体化建设以及托育师资培训和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推动存量托育资源向普惠化转变。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妇联兼职副主席、湖北首义律师事务所主任谢文敏建议推进社区托育服务,与社区设施功能相衔接,对现有幼儿园进行资源整合,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0~3岁婴幼儿。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移植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爽呼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鼓励企事业单位、社区、各级妇幼保健院参与托育服务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