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康县秉持“山水自然美、乡村整体美、产业品质美、城市精致美、社会真善美”发展目标,聚焦主动创稳,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共富”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创新“三个共同”管理机制,夯实共同富裕基础。坚持以“创新共同管理机制、探索共同提高路径、构建共同发展格局”推动乡村振兴。一是共同管理激发“我要参加”热情。全面推行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通过“微心愿”“院坝会”“家园理事”等微治理方式,为群众搭建说事、议事、办事平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调处矛盾纠纷,激发群众热情。二是共同提高增强“我爱我村”责任心。针对偏远村庄空心化、留守“一老一少”无人照顾及村民归属感不强等现实难题,建立邻里守望工作机制,组建“爱心驿站”“邻里帮”等互帮互助团队540个,成立村(社)理发室195个、快递配送站198个,完善提升文化活动室350个。阳坝镇“暖心”关爱服务、平洛镇“爱心菜园”等,解决了外出务工群众后顾之忧。三是共同发展提振“我要干事”信心。建立“党政主导、村民自治、群众主体、财政奖补”的村级管理奖补机制,设立“积分存折”“积分超市”对群众进行积分奖励,探索“群众种养、集体统销”产业发展机制,盘活撂荒地、闲置林(园)等资源,引导群众就业创业增收。
落实“主动作为”行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探索主动警务、诉源治理、乡村善治、联动联创等办法,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纵深推进平安康县建设。一是完善基层治理模式。大力推进“五治”融合的村级组织管理模式,组建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组织开展“最美家庭”“康县好人”等活动,以“村言村语”约定行为规范,传播文明新风,推动移风易俗。二是创新“背包警务”。探索“背包警务”“田园警务”“女子义警队”等服务方式,形成了“背包警务+金牌调解室+和事佬+板凳精神”的社区警务服务模式、坚持走村入户的“1+N”工作模式,不断延伸社会治理和服务触角。2022年,全县治安案件下降26%,刑事案件下降11%,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下降56%。三是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通过“六个着力”开展“无诉讼村”创建,依托“党群活动日”等平台建立群众说事、法官说法、多元调解、共促和谐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节省诉讼成本,直接拉动民事案件同期下降36.9%。康县人民法院《“三个坚持”创建多元解纷新路径》获评全省法院典型经验。
加强村级治理力量,凝聚政法工作合力。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增强村级社会治理力量。一是探索村级治理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政法驻村服务,整合基层政法资源,设立“一站多能”综合警务站和社会治理“联动”工作站,探索形成了“1+1+3”警务站工作机制、“五个一”矛盾调处办法。二是建立政法联动机制。常态化推进全县“访民意、化纠纷、促和谐”行动,由政法系统县级领导分片督导,组建4个专责组分片包干,开展矛盾纠纷化解、信访维稳工作,加强会商协同作战,及时向乡镇党委提出建议,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三是完善信访联动机制。发挥“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协调职能,加强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建立乡镇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形成平安联创、矛盾联调、问题联治、齐抓共管的基层治理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