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善治 > 正文

从“稳”字中读懂中国经济发展

2023年全国“两会”将在3月4日开始召开,在后疫情时代,如何推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将会成为此次“两会”人民大众关注的焦点。围绕经济发展,不管是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了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相信在此次“两会”会积极回应民众关切,将提出更加具体的实践方案。读懂经济发展,就要读懂稳中求进这个关键词汇,更是要扣紧“稳”字来理解。而解读稳,不妨从新的视角切入,用“说文解字”的方式,拆解为“禾”和“急”两字来细细品味。

“禾”字,顾名思义,可以比喻为粮食。古往今来,粮食都是稳定民生的基础。近年来,受地缘政治危机和冲突的影响,粮食供需关系处于失衡状态,粮食危机迫在眉睫。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为新时代牢牢端稳“中国饭碗”指明了方向。粮食有了保障,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才有坚实稳定的基础。而放眼整个经济角度,“禾”又可以进一步理解为整个消费类行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立足食品、饮料、日用品、服装、传媒、金融、旅游等等消费类细分领域,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完善促消费政策工具,让这些基本盘“稳”住,整个经济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稳中求进。所以,求“稳”,从“禾”字角度看,不仅仅是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的符合现实发展总基调,更是面对时代之问做出的最优选择。

“急”字,可以理解为追求快速发展的雄心。实事求是地讲,“稳”从来不意味着原地踏步,更不意味着一成不变。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时间恰如其分地印证了这句话,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总量稳居世界前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如今,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就是意味着在那令人咋舌的飞速发展后,还能继续以“鲲鹏水击三千里”的魄力与担当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平稳发展,这个“急”字无疑彰显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澎湃自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稳定与发展从来不矛盾,稳是基础,发展是目标。在锚定党的二十大提出宏伟目标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险阻。从一株嫩芽到开满鲜花,看到的是焕然一新,但这种新不是一日而为之,而是经年累月经过风霜雪雨的蜕变,才有了全新的面貌。在全国“两会”之际,衷心期盼“中国号”巨轮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惊涛骇浪,更加行稳致远,勇立时代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