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城市的“韧性”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在抵御灾害并从灾害中“修复”的能力。笔者结合北京市密云区在城市建设中的工作实际,浅谈对韧性城市建设的认识、思考与建议。
北京市密云区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经验与探索
密云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发展和安全,始终把安全发展作为贯穿全区发展的重要方面,积极推动韧性城市建设。密云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战略思维、历史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紧密结合超大城市转型发展实际,突出预防理念,运用综合性、系统性手段更好应对风险和挑战,努力提高城市应对风险冲击的抵御能力和恢复能力,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把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落到实处。
一是强化统筹部署。2021年,北京市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密云区委区政府建立了“北京市密云区韧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韧性城市建设这一长期战略的持续提升和落地执行。目前区政府已组织协调56家区直单位,制订《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任务分工表》,明确68项具体工作,统筹各项工作开展,压紧压实韧性城市建设的主体责任。
二是拓展空间韧性。借助科学城东区大科学装置,密云区委区政府积极开展本区气候变化影响研究和地下结构探测分析,不断提升自然环境影响识别认知水平。统筹开展全要素、全过程、全空间的综合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与防控措施,完善各类灾害易发区识别与划定,编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图,不断优化城市规划和城市更新实施方案,在城市空间布局上最大程度地降低灾害损失风险。完善城市防灾空间格局,推动生态网络和防灾网络融合发展,以城市快速路、公园、绿地、河流、广场为界划分防灾分区。统筹规划应急避难场所选址和建设,逐步将各类广场、绿地、公园、体育场馆、学校、人防工程等适宜场所确定为应急避难场所,为受灾群众提供就近、便捷、安全的安置服务。
三是强化工程韧性。密云区委区政府借助于科技手段不断提高建筑防灾安全性能,全面排查农村民居、水库大坝等抗震性能,推进现有不达标建筑抗震加固改造,同步加固建筑外立面及其附着物。不断加强灾害防御工程建设,逐步提升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保证工程质量。深入排查治理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积极推进地质灾害易发区农民搬迁工作。稳步推进矿山采空区、尾矿库工程治理。统筹森林防火道路与防火隔离带建设,实施高速公路、乡村公路和急弯陡坡、临水临崖危险路段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
四是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密云区委区政府充分发挥生态空间在雨洪调蓄、雨水径流净化等方面的作用,构建区域水生态网络,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加大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比重,降低城市内涝风险,涵养水资源,改善城市综合生态环境。加强城市排水河道、雨水调蓄区、雨水管网及泵站等工程建设,消除“断头管”现象,优先采用绿色设施开展城市积水点、易涝区治理。
五是建强城市感知体系。密云区委区政府不断完善气象监测站网建设以提高气象预报预警精准度。推进森林火灾远程监测系统建设和卫星遥感、航空巡查、在线监测等新技术应用。建立健全生物安全和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网络。完善大中型水库、骨干河道洪水预报系统,加强调度信息共享。完善环境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强化重污染天气、重点流域水污染等风险预警。
关于加强城市韧性建设的几点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效益,必须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建设韧性城市体现了“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的底线思维和战略眼光。韧性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基础设施韧性、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空间韧性、生态韧性、治理韧性等,体现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医疗卫生、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等诸多领域,牵涉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更新等各环节,是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在推进的过程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重点: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深刻认识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城市是人的城市,人是城市的主体。建设韧性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让人们生活得更舒适更安全,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因此要切实提高群众的参与感,培育城市韧性素养,逐步形成人人主动提升个体韧性、自觉践行城市韧性,积极参与、全面支撑韧性城市建设的生动局面。
二是建立指标体系,优化完善韧性城市评估咨询机制。城市建设受政策要求、基础水平、财政状况、自然灾害、人口状况等诸多因素影响,针对不同治理客体需要采取不同的建设对策。建设韧性城市,应考虑建立健全韧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定期组织开展韧性评价和韧性压力测试,定期组织综合评估,建立韧性城市建设专家咨询机制,引导各领域专家为韧性城市建设决策提供支持、指导和参考。
三是形成工作合力,强化韧性城市建设综合施策。韧性城市建设涉及政府多部门、多领域,在这个过程中,规划自然资源、经济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交通、水务、卫生健康、应急、民政、地震及其他有关部门都应制定本行业本领域的韧性行动计划,采取有效可行的工作措施,持续致力于城市韧性提升。
四是加强区域协同,提高联防联控联治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为了保护密云水库一盆净水,密云区与怀柔区、延庆区、承德市、张家口市共同签署《密云水库上游流域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战略合作协议》,“两市三区”正式联手组成“保水共同体”,成立密云水库保护公益基金会,定期开展突发水环境事件联合应急演练,使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地区协同合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取得了良好效果。在韧性城市建设中,也可借鉴类似经验做法,建立跨行政区协同应对防灾防疫机制,以城市群、都市圈为单元,统筹考虑区域性重大应急设施配置、应急物资储备及重要保障空间的布局,统一制定灾情防控政策,统一调配应急保障资源,防止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不良后果的进一步扩散。
【本文作者为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副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