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 正文

“民情气象站”:做好民情收集 聚力社区服务

秦州区是甘肃省天水市主城区,辖区小区建成时间长、基础设施相对陈旧、失业人员、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体较多。近年来,秦州区民政局积极探索符合当地特色的社区治理新办法,引导居民主动参与,激发居民自治的内生动力,建立起一套管用、有效、便民的社区服务体系。

西关街道聚宝盆社区的“民情气象站”实践,正是秦州区社区服务现代化建设有益探索的缩影。聚宝盆社区紧贴居民实际,紧扣居民需求,深化“民情气象站”建设,发布民情“晴雨表”,绘制民情“气象图”,形成了点线面结合、全方位覆盖的民情信息反馈处置网络,探索建立“民情气象”服务新模式,打通了民情收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级网络”实现服务零距离。建立“社区、小区、气象员队伍”三级民情服务网络,制定《“民情气象站”工作职责》,绘制《“民情气象站”工作流程图》,建立居民急、难、险、要、怨民情“五必报”制度,推行紧急事情及时做、棘手事情勇于做、热点事情重点做、帮困事情经常做、矛盾事情协调做的“五必做”工作法,建好民情工作台账和民意收集簿,及时掌握居民基本情况,准确反映民情动态,全面了解居民需求,做好面对面谈心交流,点对点制定措施,一对一解决难题。

  “四色响应”实现服务零遗漏。对民情信息用“晴、阴、雨、雪”四种气象符号进行动态反映,建立“白、蓝、黄、红”四色响应机制,将群众的冷暖、困难、需求、期盼分为四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级别,对应开展服务。“晴”代表“放心户”,启动白色响应跟踪联系;“阴”代表有困难,有就业、就医需求的“关照户”,启动蓝色响应;“雨”代表有矛盾问题、有邻里纠纷需处置的关爱户,启动黄色响应;“雪”代表有较大困难、有特殊情况需紧急解决的“关注户”,启动红色响应。

  “五项举措”实现服务零障碍。一是印发“民情气象手册”进万家。印制民情气象员工作手册,人手一本,通过“进网格、进楼院、进家庭”,将居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二是设立“民情百叶箱”连万家。“民情百叶箱”包括民情信箱、民情热线、社区QQ群、微信群和社区网站留言,对居民来信来访来电及时登记、反馈和办理。三是印制“民情连心卡”送万家。制作发放“爱心一卡通”3000多张,公布“民情气象站”服务内容、气象员姓名、民情热线号码、医疗急救、派出所联系电话,方便居民反映诉求问题。四是召开“民情时令会”聚万家。针对出现的水电气暖、防汛防灾、噪声扰民、环境卫生等民生问题,“民情气象站”定期召开社区党委、业主委员会、辖区单位、居民党员代表参加的联席会,共同协商探讨,制定办法措施,解决好居民的难心事。五是开设“民情气象宣传栏”传万家。“民情气象站”设立宣传栏,对党务居务定期公示,对居民反映的重大事项、难点热点问题办理情况全程公开,办理过程让居民监督,办理效果让居民评议,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

  “六支队伍”实现服务零缺位。建立社区党员、退休干部、楼院组长、居民群众、民情气象员、辖区单位职工六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对应开展民生保障、公共环境、疫情防控、矛盾调处、社会治安、劳动就业六项服务。通过“民情气象站”征集有效意见140余条,确定了12个实施项目。协调相关单位解决胡家书房巷道排水堵塞、聚宝盆小区宠物店扰民等一系列问题。安排在职党员开展交通劝导、文明宣传、卫生清扫等志愿活动。

“民情气象站”建立以来,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工作成效不断凸显。

  党群关系更加密切。明确党员职责,亮明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积极吸纳退休党员、在职党员发挥特长、融入社区,走上联系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成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的服务队,调和干群矛盾的“缓冲器”,真正让广大党员既“有为”又“有位”。

服务群众更加及时。在社区服务大厅、电子显示屏、居务栏全面公开办事程序、办事依据、办事时限、办事结果和责任人员,让群众及时了解事项办理进程,随时接受群众监督评价。对事项办理情况进行评议,办理完成后15日内组织相关利益方召开测评会,对测评不满意的进行“回炉”整改,确保每件事情都能办好办实,进一步改进社区工作者作风,得到了社区居民的普遍好评。

治理效能更加突出。创新开展“走听办”,实现兜底管理,真正解决了一些遗留复杂问题。例如,粮食局家属楼是一个“三无”小区,院内违建成为安全隐患,垃圾无人清理,住户阳台前垃圾乱堆乱放,楼道物品随意堆放,车辆无序停放,小区居民意见很大。社区通过“楼院交流会”“居民议事会”“党建联席会”等形式,听取居民意见建议,选出了业主代表5人,协调综合执法、公安等多部门拆除违章建筑,安装电子门禁,设置非机动车停车位,协调老旧小区施工方硬化道路,新增垃圾桶,清理阳台前堆积多年的垃圾,在两个月时间内大部分问题得到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