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渝水区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管理数字化,建立城乡统一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促进集体资产资源公正、公平、公开交易,实现资产资源增值增收,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夯实了乡村治理基础,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
渝水区位于江西省中西部,是新余市城区所在地。全区辖7个镇、4个乡、6个街道、182个行政村、52个居委会;总人口6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8万人;国土总面积12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5万亩,林地面积73.5万亩,可养水产面积4.8万亩。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和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涉及农村资产资源发包合同不规范、租金过低、随意转包、拖欠承包款等问题的矛盾纠纷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在清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基础上,渝水区建立了以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龙头的城乡统一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市场体系,积极推进数字化管理,解决了乡村治理中的难点、焦点和堵点问题,村民、村集体和承包方利益都得到了保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实现双重提升。
一、架构组织体系,打造产权交易市场“三级网络”联动机制
渝水区不断完善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体系建设,区、乡、村三级全程联动,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一是区级设立综合平台。成立新余市振兴农村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由其在区政务服务办事大厅设立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专班组团,单独办公,独立核算;中心为各类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提供服务,负责制定交易规则、受理交易申请、发布交易信息、协助产权查询、组织流转交易、出具交易鉴证等工作。
渝水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区、乡、村三级市场架构图。
二是乡镇设立服务窗口。全区17个乡(镇、街道)依托农经站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专门的农村集体产权交易服务窗口,负责业务培训、信息传送、交易申请、资料初审等前期工作。
三是村级设立信息服务室。全区182个行政村设立信息服务室,配备信息管理员,建立村级平台,负责产权流转信息收集、统计上报以及产权标的现场勘测等工作。四是建立微信公众号。发布政策,解答疑惑,让群众“触网”共享信息,解决疑难困惑。渝水区农村集体产权交易服务体系组织架构清晰,管理制度规范,线上交易公开透明,全程业务统一接受区农业农村行政管理部门指导监督,全程服务实行三级上下联动一致,一站服务到底,老百姓信服。
渝水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举行第一笔网上竞价交易。
二、清理“两资”底细,建立村集体产权“数字化”永久档案
近年来,渝水区针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产权不清晰、管理较混乱,以及发包合同不规范、租金过低、随意转包、违规变更用途、拖欠承包款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开展集体资产资源全面清理。纠正了各类问题合同3361份,收回资源面积1.4万多亩、资产面积5500多平方米,追回拖欠金额201万元,累计增加合同期内承包资金10543万元,并在理清资产资源权属后,对集体资产(727宗,面积435861平方米)、集体资源(1753宗,面积97747亩)进行造册登记,建立电子档案,明确每宗集体资产资源的“身份”,载明产权归属、坐落位置、规格大小、性质结构、资金投入、取得期限及使用特征等情况,建立数据库,实现了“数字化”信息监测管理和信息共享,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预警机制,有效防止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流失。
三、应用互联数字,推行村集体资产资源“网上竞拍”交易
利用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整合大数据优势,依照《渝水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规定,在网上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信息进行集中展示,依托平台“统一访问、分类汇总、对口上报”程序,按照统一格式和编制要求组织上传,形成标准一致、信息互通、流程管理对接的农村产权交易合作网络,推行大数据全覆盖,让信息“飞起来”,让资产资源更有价值。下村镇罗家边村980亩高产油茶地出租项目,竞拍底价是200元(亩·年),经过4名竞拍者的10轮网上竞价,最终以310元/(亩·年)的价格成交,溢价率55%,出租20年溢价金额215.6万元,有效实现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权益。
渝水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良性运行,有效拓展了农村产权改革成果,盘活了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激活了农村沉淀资源,增强了乡村发展活力,为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
由渝水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出具的下村镇罗家边村委731.18亩高产油茶基地交易凭证。
实现了集体资产资源增值,增强乡村治理活力。截至2022年9月30日,渝水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累计挂牌项目793笔,挂牌面积51478.69亩;已成交项目695笔,成交金额6916.43万元。其中,网上公开竞拍成交22笔,竞拍成交金额1693.4万元,溢价金额达719万元,最高溢价率超过200%。下村镇杭桥村在党员干部带头、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创新“党支部+村集体+村民入股”模式,将征地拆迁款折算为个人股份,在村庄宅基地旧址上建成5万平方米的钢结构标准厂房,通过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引进1家工程机械企业和1家中职教育学校落户园区,为村集体增加400余万元租赁收入,带动周边1000多名农民在园区务工。村集体经济的壮大释放了农村发展新活力,对颐养之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道德积分银行等农村公共事务的投入更有底气,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也极大提高。
促进了农民和集体增收。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免费为社会提供土地流转信息,盘活了闲置土地。如姚圩镇受污染耕地由于不能种植水稻,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发布到网上进行全国招商,浙江种植休闲观光小花卉的企业家看到土地流转信息后,实地考察发现符合花卉种植要求,以500元(亩·年)的价格租下847.5亩土地5年的经营权建设花卉基地,并给村集体50元(亩·年)的协调费,用于村集体协调与当地村民的关系,为村集体带来了42375元/年经济收入,并为农民提供了200多个工作岗位,促进了农民增收。
村集体代表与承包方在渝水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签订交易合同。
规范了交易行为,密切了党群关系。一是消除了以往农村产权交易的乱象。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公开、公平、公正运作,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防止了低价交易等暗箱操作行为,避免了村集体资产流失,维护了农民合法权益。二是避免了产权交易纠纷。所有流转交易项目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如出现违约,可按照合同规定保障交易各方合法权益。三是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农村产权的市场价值。通过网上竞价,最大限度地运用价值竞争机制,充分扩大受众信息面,实现了农村产权的市场价值。四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实现农村集体产权数字化管理后,预防了农村基层微腐败的发生,提高了村民对干部的信任度,“群众明白、干部清白”,让乡村治理更加科学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