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礼赞丰收 绘就“共同富裕”画卷

“正是大地好风景,喜看稻菽千重浪。”丰收,凝聚着人们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也关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在奋进新征程的道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礼赞丰收、欢庆丰收,更要接续奋斗、砥砺奋进,用心用情勾勒农业高质高效的产业底色,农民精神富足的文明底色,农村宜居宜业的生态底色,绘就共同富裕的美丽画卷。

一点丰收黄,勾勒农业高质高效的产业底色。“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是促进农牧民增收脱贫的关键所在,是农村地区发展的内源性动力支撑。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农业特色产业为主攻方向,立足当地独特的农业资源禀赋,持续打造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要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宣传引导、政策扶持、资金扶持等一系列措施,吸引常年在外的“能人巧匠”和大学生“金凤凰”返乡创业,加大本地“领头羊”“领头雁”等农民致富带头人培训力度,让“外来”“内生”的人才一同促进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专业化、规范化、现代化发展。要化身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引路人”和“带头人”,帮助农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将农村电商、农家乐、乡村生态游等新兴业态引入乡村,不断做大做强“共富蛋糕”。

一束赤诚红,勾勒农民精神富足的文明底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共同富裕既要关注“富口袋”,也要关注“富脑袋”。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家书屋、文化礼堂、休闲文化驿站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活动和巡讲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挖掘乡村本土红色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采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家国情怀、红色基因根植于群众的心中,让红色历史、乡村之美入脑入心,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革命文化。要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运用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方式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俗,积极开展好家风好家训评比活动,广泛宣传先进典型,让文明新风尚“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抹青翠绿,勾勒农村宜居宜业的生态底色。“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和落脚点。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护好乡村生态环境,通过“植绿护绿”“厕所革命”“净土净水”等行动,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环保意识,全力呵护好青山绿水。要牢固树立“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靠民”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促进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型升级,努力让“一产”兴起来、“二产”优起来、“三产”旺起来,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注重乡村本土文化,保留本土风貌,深入挖掘具有田园风光、历史人文、山水美景、特色产业等特点的农村品牌,努力打造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型、生态自然型特色田园乡村,努力留住乡土韵味、彰显乡村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