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但与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相比,我国农村农民的富裕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仍是新时代面临的艰巨任务。新征程上,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和农村内部差距,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扎实推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
党建引领,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三农”工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党建引领,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雁飞千里靠头雁”,各级党组织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整合要素资源,创新治理模式,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助力产业发展。要持续深入聚焦产业发展、农旅融合、乡村振兴,全力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做大分好这块“蛋糕”,为最终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内涵,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是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必要举措。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一是要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加快补齐农村在排水设施、厕所革命、垃圾处理等人居环境治理方面的短板,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全产业链各环节中的应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二是要健全农村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监管机制,探索垃圾分类处理的有效机制。推动厕所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切实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全面保护天然林,做好农村增绿、护绿工作。三是要发动群众参与。政府引导,党员带头,发动群众开展净化村庄行动。强化宣传引导,修缮村规民约,着力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四是要注重常态长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持续深入、常态长效。
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有效弥合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实现优质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和均衡发展。大力挖掘和培养农村文化人才,不断创新公共文化供给形式,传承弘扬优秀农耕文化,着力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精神生活的丰富程度。二是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制度建设。优化城乡义务教育、卫生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机制,加快形成标准统一、制度并轨、融合统一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和诊疗水平,满足独居老年人家庭养老服务需求等,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效能。
“三治融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坚持党建引领与村民自治相结合、法治约束与道德教化相结合、破除陋习与树立新风相结合,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坚持以德治为先导,以法治为基础,强化群众自治主体功能,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要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盘活土地资源。稳定粮食生产,做优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创新模式业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政策体系有效衔接与平稳过渡,固根基、补短板,从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探寻共同富裕的实践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