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会在宁夏银川召开。
从“东西部扶贫协作”升级到“东西部协作”,面对形势任务发生的新变化,深化东西部协作如何适应新形势开启新篇章?人民网采访多位专家进行解读。
打造闽宁协作“升级版”
开启乡村振兴新实践
“1996年,中央作出了‘东西部扶贫协作’重大决策。20多年来,东西部扶贫协作形成了以政府援助、企业合作、社会帮扶、人才支持为主要内容的工作体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陈萌山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谈到。
陈萌山谈到,在东西部协作过程中,以“闽宁模式”最具代表意义。“通过强化顶层设计,闽宁双方建立了包括联席会议制度、市县结对帮扶、互派挂职干部等一系列创新机制,从招商引资、产业落地,到打井修路、就业培训,形成了一套以造血式帮扶为主的东西部协作行动方案。”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陈萌山。(受访者供图)
陈萌山认为,必须要及时总结以“闽宁模式”为代表的东西部协作成功经验,在继续推进协作有效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对标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不断探索优化体制机制。
对于探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陈萌山谈到:“要进一步发挥东部地区先发优势,深入挖掘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变帮扶为互助,变潜力为动力,形成东西部协作的新动能,沿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推动东西部协调快速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副主委李云才。(受访者供图)
“在巩固落实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成果时,我们回首过往,就能看到当年‘闽宁模式’的超前意识和举措。”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副主委李云才表示,深化东西部协作,需要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深度融合,在畅通要素流动方面着力,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
提升发展效率和质量
积极拓宽东西部协作领域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受访者供图)
“2016年7月召开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对过去的帮扶政策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刚刚召开的全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会,也是面对新形势,对帮扶形式、帮扶内容进行调整,使东西部协作的‘光荣传统’在新形势下发挥新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指出,“东西部协作过程中的帮扶机制、产业合作、资源调配、人才管理等方面都要在新的背景下进行调整和适应。通过完善保障机制、激发内在动力、丰富创新形式,推动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向着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对此,李云才分析说,东西部协作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协作,更是生态领域、社会治理等多方面协作。
“要拓展创新发展的优势,在推进西部地区生态产业与生态保护、乡村振兴与农民致富、数字经济与社会治理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为推进我国西部高质量发展探索新经验、新模式和新方法。”李云才表示。
踏上新征程,要充分认识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对此,李云才阐述,要发挥东西部协作资源利用、市场互补的优势,互相利用市场资源、创造发展机会,扩大市场需求,提升发展效率和质量。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为东西部发展双向赋能
“东西部协作不仅是一种单向的帮助,实际上对于东部地区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郑风田指出。
他表示,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东西部协作将会产生新的帮扶形式、帮扶内容,并对过去的协作模式进行一定的调整,此次会议为下一步东西部协作指明方向。
“畅通国内大循环,将推动东部与中西部、农村与城市的协同发展,如何从产业、资源、人力等角度建立起东西部之间的大协作?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在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东西部协作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这一“光荣传统”在新环境中焕发新的生机。郑风田进一步谈到,“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让东西部协作能够与国内大循环良好衔接,激活更多动能。”
李云才对此谈到:“东西部发展,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状。发展不充分是西部地区的突出特征。对此,我们要拓展创新发展领域的优势,把促进平衡发展、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落实。”
在李云才看来,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开展东西部协作发展,不是低水平的重复,更不是简单扩产能,而是进行更高水平上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
“以科学务实的精神,实干苦干巧干的科学态度,充分利用东部地区‘先发先到’的优势,科学规划和布局开发领域、项目、产业和创新,实现东西部协作在宏观与微观、局部与区域、点与面等方面的协调推进。”李云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