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典型材料

瓜州县梁湖乡青山村属疏勒河移民项目整建制村,于2008年10月成立。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安置宕昌、积石山等地移民群众43户184人。村党支部先后被梁湖乡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山村以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以“民主法治”示范创建行动为抓手,全力打造出“基础设施配套、管理制度健全、社会秩序井然、精神面貌良好、人居环境优美”的绿水青山。

一、“基础三举措”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青山村具有“民风淳朴、乡风文明、治理有序”的良好基础,自开展创建活动以来,青山村党支部高度重视基层民主与法治建设工作,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全体村干部为组员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与任务,对民主法治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一是抓组织、强宣传、做好法治建设“新动能”。组织举办 “法律知识达人”竞赛和“道德评议日”等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选出了先进典型,建成了一支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身边好人”宣讲队伍。打造法治讲堂和法治宣传长廊,增强宣传效果。让法治观念深入青山村民人心,形成了浓厚的法治氛围。二是抓创新建机制,筑牢乡村治理“主根基”。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强化村党组织建设,坚持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将党员凝聚在产业链上,引导村民树立法治观念,鼓励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高农民幸福感和获得感,形成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三是抓学习、强素质,展现村民自治“真本事”。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通过开展党员群众讲党课及党性锻炼活动,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培训,通过乡村大讲堂,开展集中学习,并对农村党员群众开展创业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自我学习、自己培训、自己发展,形成自我管理、村民自治的青山村发展新模式。

二、“特色四个一”推进平安乡村建设

青山村积极探索建立“四个一”模式(一个先进党支部,一套人民调解机制,一套治安联防体系,一个先进驻村法律顾问)。以平安村、文明村、安全村、文明家庭等特色创建为抓手,大力开展民主法治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堡垒性和先进性作用,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充分依靠人民调解、驻村律师顾问、治安联防队,坚持源头预防、矛盾联调、律师参与,最大限度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发挥驻村律师公共法律服务作用,落实村民找法“零距离”,维护辖区村组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全村社会治安稳定,治安形势良好,全村“0”发案,无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

三、“三有文化、一部约”推进幸福生活建设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经过多次征求全村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后制定出了适合村情村貌村风的《青山村村规民约》。多角度、全方位开展“讲法制、讲文明、讲感恩、讲政策、讲技术、讲道德”为主的种植养殖、文明礼仪、法律法规等培训讲座;成立乡村“红白理事会”,破除农村婚丧大操大办、收取高额彩礼、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弘扬孝道、扶弱助残;对违反村规民约的党员、群众,在办理部分事务时给予限期反省禁办的惩罚,变“软条条”为“硬约束”。

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提升党员干部“知法、懂法、用法”水平。定期举办各类普法活动,积极向村民宣传与村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群众法治意识大大增强。过去村民普遍认为“有理走遍天下”,如今村民群众明白“合理不一定合法,法理才是大理,当合理不合法时,必须服从法律”。全面将加强法治理论学习摆在做好法治幸福乡村建设工作的突出位置,用榜样力量引导群众树立正确价值观,进一步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通过实现村规民约全覆盖,将村规村约条款细化为积分,与入党入团、评先评优等挂钩,有效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规范公开形式内容,村务公开率达100%。积极组织自乐班、广场舞队等文化队伍,着力打造有品质、有活力、有特色的“三有”青山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