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四个到位”抓细社会治理

内容提要:

近年来,焦家庄镇落实“四个到位”,打造平安创建坚实平台。成立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强治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为一体的综治网络。在微信政务群等平台不定期推送宣传信息,提高平安建设工作知晓率,实行了机关干部包村责任制。加大经济投入力度,全面推行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建强三大网络,夯实社会治理防控基础。每月召开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会,建立健全治安户长制度,切实加强综治平台信息化建设应用。各村成立调解委员会,健全人民调解员队伍,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综治网格员队伍、群防群治队伍作用发挥明显,基层网格员筑牢了基层社会治理第一道防线。

将平安创建工作延伸到每个家庭,提高平安创建的核心竞争力。完成平安家庭创建申报工作,全镇12个村共上报平安家庭24户。通过平安创建活动的开展,刑事、治安明显下降。持续开展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和化解信访积案活动。

(案例正文)

一、背景和起因

永昌县焦家庄镇区距县城12公里,G30高速、312国道横贯全境,交通便利,城郊优势明显。全镇总面积449平方公里,辖12个村97个社,7902户21583人,耕地面积5.99万亩,人均约2.78亩,20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7万元。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政法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以平安焦家庄建设为主线,以创新社会治理为抓手,以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目标,全力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在着重加强平安建设、扎实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扫黑除恶斗争、邪教人员教育转化、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积极化解信访突出问题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和发展,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做法和经过

(一)落实“四个到位”,打造平安创建坚实平台。

1.组织领导到位,确保有人负责。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综治中心,指导各村加强以党支部为中心的治安组织建设,建强了治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为一体的综治网络,加强了内部组织建设,全面落实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工作例会、党支部“三会一课”和“党员主题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和省市县政法工作会议及文件精神,安排部署相关工作,进一步凝聚了镇村两级干部的共识,促进了工作整体向前推进。

2.深入宣传到位,确保入脑入心。各村均设置平安创建宣传栏,深化平安建设群众知晓率和社会参与度。微信政务群等平台不定期向党员干部推送宣传信息,动员群众关注“陇原剑”、“金昌政法”、“永昌政法”等微信公众号,提高平安建设工作知晓率。通过张贴横幅、宣传标语等方式,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治安防范知识,倡导平安法治理念,提升平安建设的社会化程度和人民群众自我防范能力。结合普法宣传、重要节点集中宣传、职工警示教育等社会面平安宣传,积极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开展平安建设及各类法治宣传6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受教育群众达15000人次。

3.建立制度到位,确保有章理事。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平安建设工作,并把构建“平安焦家庄”纳入到全镇发展总体规划中,使这项工作达到党委有决定、政府有规划、办事有机构、落实有依据的“四有”要求。同时,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落实了村、站所社、个体工商户在“平安创建”活动中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实行了机关干部包村责任制,制定了考核奖惩细则,每月对“平安创建”活动进行检查,对措施得力,创建活动开展好的村、站所社和个体工商户,给予鼓励。对达不到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在全镇通报批评。真正做到了分解责任,传递压力,确保条条有压力,块块有责任,上下有信心。

4.资金保障到位,确保有钱办事。镇党委、政府加大财力支持,确保了平安创建的经费投入和硬件建设。加大经济投入力度,全面推行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完成了视频会议室、监控研判室、矛盾纠纷调解室、群众接待室、心理健康服务室等功能室建设及设备配备工作,在全镇12个村均开展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投资大量资金用于平安建设专项经费,制作宣传彩页、横幅、平安建设宣传牌等。

(二)建强三大网络,夯实社会治理防控基础。

1.强化信息监控网络建设。镇党委每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会,对当月发生的重点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判和评估,并成立专案化解小组,确保矛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化解在萌芽状态。建立健全治安户长制度,各村每周召开矛盾纠纷排查会议,并及时向镇综治中心报送工作信息。切实加强综治平台信息化建设应用,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水平,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对我镇户籍人口信息、镇特殊人群(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肇事肇祸等精神障碍患者、吸毒人员、信访人员、重点青少年)、境外人员、镇综治机构、综治工作队伍、群防群治组织、群防群治队伍等信息进行更新及补充,对本乡镇发生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梳理汇总,并录入综治信息化支撑平台和命案预警防范系统。全年录入各类信息总计67549条。

2.强化矛盾纠纷调处网络建设。各村成立调解委员会,健全人民调解员队伍,进行诉前调解,实现了化解矛盾走在诉讼前的目的,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答疑服务。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全面摸排辖区内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房屋拆迁、土地征收、损害赔偿、劳动社保、生产经营等纠纷,全面排查群众身边的婚恋纠纷、邻里纠纷、宅基地纠纷等。全年共排查矛盾纠纷33次,排查出矛盾纠纷159起,调处157起,调处率98.7%。对重大矛盾纠纷都建立了包案化解台账,制定了化解预案,在全面调处研判的基础上,又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群体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排查梳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化解调处,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矛盾纠纷隐患。

3.强化治安网络建设。综治网格员队伍、群防群治队伍作用发挥明显。在疫情防控、应急处突、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等方面,基层网格员筑牢了基层社会治理第一道防线。建成镇村社三级网格共109个,其中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12个,三级网格96个,配备网格长13名,网格员109名。

(三)抓好基层基础建设,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

1.深化平安进万家活动。将平安创建工作延伸到每个家庭,形成人人关心平安创建的良好局面,提高平安创建的核心竞争力。确立以提高家庭成员文明素质、道德素质、法治意识为重点,开展了内容为平安意识、治安防范、矛盾调处、法律知识、文明新风、安全知识进家庭的“平安进万家”活动。

2.加强对平安家庭的治理。完成平安家庭创建申报工作,全镇12个村共上报平安家庭24户。对已命名的平安家庭张榜公示,动态管理。结合村规民约,对平安家庭户进行星级评定。对未命名的农户,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帮助其逐步靠拢平安家庭,减少不稳定因素。

三、成效与反响

(一)刑事治安案件明显下降。通过平安创建活动的开展,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平安创建、共同打击违法犯罪、提供深层次的情报信息等方面意识进一步增强,刑事、治安明显下降。

(二)信访案件大幅度下降。持续开展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和化解信访积案活动,最大限度减少重复信访,下大力气化解信访积案,坚决防止发生个人极端案事件、重大群体性事件和赴省进京非正常上访。全年化解信访案件54起,答复率100%。

没有发生进京上访事件。

(三)广大干部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提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平安家庭、平安村、平安乡镇等基础创建活动,逐步完善群防群治网络,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高。

四、探讨和评论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的背景下,人民群众热爱祖国的热情更加高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政治基础、社会基础、群众基础更加坚实牢固。我镇将以二十大的召开为新的起点,积极作为,确保政治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