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佐盖多玛乡平均海拔3600米,是全市唯一纯牧业乡镇,也是全州18个重点牧业乡之一。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既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基层政权的必然要求,佐盖多玛乡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格局为目标,以推动“8+”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为抓手,先行先试,勇于创新,围绕“宣传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三个目标,着力打造了“美仁娘子队”“青年服务队”“政策宣传队”“马背联防队”“马背宣讲队”“马背应急救援队”六支队伍,将基层治理触角延伸至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社会治理、移风易俗、民族团结等每一个角落和每一处牧场,形成了服务全覆盖、活动多样化、作用发挥好的基层社会治理品牌。
一、背景和起因
佐盖多玛乡当江村马背应急救援工作队作为新打造的品牌,是由乡党委领导,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具体管理,村党支部书记及乡贤能人为主体的一支民间志愿救援队伍。雏形成立于2016年11月的一场大雪后,起初由于通讯不畅,为第一时间了解牧民群众牛羊受灾情况和抗灾保畜物资储备情况,时任的大队书记和包村干部骑马深入牧场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之后抗灾物资有序发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乡党委结合当时的交通和通讯条件,认识到组建一支在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下牧民群众利用自身条件进行救援互助工作力量的必要性,就这样由村“两委”成员组成的马背应急救援工作队1.0版本应运而生。
二、做法与经过
(一)建成一支公益性应急救援工作队伍
随着羚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牧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基层农牧村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省、州、市应急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当江村马背应急救援工作队与时俱进,不断壮大,从最初的民间自治队伍演变成了一支有组织、有纪律、有保障、有效率,具备一定专业化水平的公益性应急救援工作队伍,固定的20名救援队员全部由当江村在乡和返乡的青壮年群众组成,
(二)加强队伍专业化程度
今年以来,我们邀请市应急管理局及消防大队等部门,开展了多轮次应急救援业务培训,不断升级马背队的“技能包”,丰富马背队的“装备包”,逐步构架起了完善的工作章程、建立了严明的行动纪律,形成了健全的救援保障体系。在救援装备配备上,我们乡村干部与救援队员一起,创新设计改装了一批适合马背驮行的防护、消防、救援器材,通过网络,向专业设备厂商定制了马背消防水囊、马背消防器具收纳袋、草原折叠灭火扫把等一些特殊应急物资。
(三)设置专职岗位,细化工作职责
在工作内容上,马背队员们在承担消防知识宣传员、消防安全监督员、风险隐患预警员和灾害事故救援员四大员职责的同时,根据佐盖多玛乡辖区面积较大,地广人稀和人员游牧流动的特点,马背应急救援工作队将草原防火巡查、火情处置、防汛防冰预警作为工作侧重点,专门设置了观察员、指挥员、扑火员、医疗救助员等专职岗位。2021年12月,当江石门村的一名群众在牧羊时,不慎引燃了草原,乡党委、政府接到群众的应急求救讯息后,在向市消防大队求援的同时,立即组织马背应急救援工作队前往火点进行救援,在接到出动命令后,工作队所有成员迅速集结,携带专业设备,配合其他牧民群众完成了火情处置,从接到通知到处置完成,历时23分钟,彰显了这支队伍的高机动、高水平、高效率,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赞誉。
三、目标成效
当江村马背应急救援工作队作为佐盖多玛乡“羚东牧歌”党建品牌和基层治理体系中一支独具特色的队伍,是基层应急体系的重要辅助力量,在建设“五无甘南·十有家园”和“青藏之窗·雪域羚城”的宏伟蓝图下,不断向高标准、多元化发展,自组建以来,充分参与疫情防控、“8+”基层社会治理、平安乡镇建设等涉及民生福祉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是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创新实践,也是为乡村振兴工作大局保驾护航的坚实保障。今后,佐盖多玛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不断发掘自身潜力,抢抓机遇,创新工作举措,完善志愿服务机制,壮大志愿者队伍,不断规范阵地建设,放大马背应急救援队品牌带动效应,积极培育、培养、培植党领导下的马背工作“新势力”,切实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真正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身边,让治理成效惠及4000名美仁牧民群众,让马背上之花盛开在羚东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