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县基层社会治理“1450”模式

肃南县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统筹县乡条块资源,优化配置层级力量,夯实基层基础,创新服务职能,从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完善社会治理机制、实施实战化平台建设、丰富平安肃南载体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率先在全市推行“五治融合”工作法,不断推进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进程。通过先行试点、以点带面,不断实践探索、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总结典型、不断丰富特色,涌现出不少可圈可点的特色做法,其中,肃南县“1350”工作法、于2020年6月成功入围“甘肃省首届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优秀案例”,2020年11月,张掖市委政法委在《张掖政法动态》进行了专题介绍推广。

肃南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健全,社会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法治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社会矛盾风险有效化解,社会政治生态得到优化,人民群众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共建共治共享雏局初步形成。营造了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和优质的服务环境,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县域特点、肃南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

今年以来,为助力张掖市实施“一屏四城五区”建设,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助力肃南“五大战略”实施,创建各民族共同富裕先行区,县委政法委通过深化总结提炼、优化功能提升、创新升级“1350”经验做法,努力补短板、强弱项、赋能量,丰富内涵,积极创新发展社会治理“一网统领”、维护稳定“四圈防控”、平安建设“五台合奏”、联系群众“零距离服务”治理模式(以下简称“1450”模式),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肃南版本”,努力创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积极打造全市全省最平安地区之一。

一、创新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在全面总结经验、深入分析形势的基础上,作出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了治国理政新理论新思想新战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作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战略目标和“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行动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必须把社会治理的重心落到城乡基层”。这些,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出了目标任务,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根据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委工作要求,2019年末,肃南县启动实施第一阶段为期三年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化试点工作,2022年4月肃南县启动第二阶段为期五年的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工作。如何助力张掖市实施“一屏四城五区”建设,助力肃南“五大战略”实施和创建各民族共同富裕先行区,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实现保稳定防风险护安全目标,推进更高水平平安建设;如何更高站位谋划、更高标准建设、更高质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是面临首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为此,精心设计具有肃南特点、民族特色、地域特征的基层社会治理“肃南方案”,积极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肃南版本”,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基本情况

肃南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一线,与甘青两省7个市州的15个县市区接壤,全县辖5乡3镇、102个行政村和3个城镇社区,总面积2.38万平方公里,居住裕固、藏、汉、蒙古等20个民族,总人口3.92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6.92%,其中裕固族、藏族分别占总人口的27%、26%。

肃南县属于一个高寒山区传统畜牧业县,地域辽阔、山大沟深、牧区居住分散,辖区矿山水电企业点多面广、偏远牧区和矿区仍存在通信盲区,边界领域界线错综交织、社会治安状况复杂多变、城乡集镇规模小、多种民族居住、人员流动性大,群众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强,服务管理难度大等现状,基层治理任务十分繁重,如何破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如何探索具有牧区特色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势在必行。肃南县经过三年试点探索和实践过程,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升级“1350”工作法,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县域特点、肃南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

三、创新设计

肃南县以树立“一盘棋”思想、绘就“一张图”指挥、形成“一张网”作战的总思路,坚持系统融合、齐抓共管、一抓到底的总要求,以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完善社会治理制度机制、实施实战化平台建设、丰富平安肃南载体为总抓手,积极营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和优质的服务环境,创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为目标,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立足肃南实际,突出牧区特色,探索推行“1350”工作法,通过织密筑牢“一张网”(社会事务在“网内联管”、矛盾纠纷在“网内联调”、便民事项在“网内联办”、社会治安在“网内联控”、平安建设在“网内联创”),创新构建“三个圈”(社会治理防控圈、全科网格服务圈、十户联防自治圈),统筹搭建“五大平台”(夯实“大综治”平台、多元化“大调解”平台、群策群力“大服务”平台、科技应用“大防控”平台、“五治”融合“大平安”平台),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及时受理回应、交转办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推动社会治理向综合治理转变,从政府单一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变。

通过持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系统治理,推进政府、社会、市场三大主体的协同性治理,推进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的全过程治理,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的全方位治理,协调推进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狠抓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推进党组织领导的“五治融合”的基层城乡治理方式,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作用,推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村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四、实施过程

(一)高站位谋划设计和精心绘制平安建设“作战图”。2019年10—11月期间,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吸纳各方意见建议,专题研究出台了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三年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构建“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的目标任务,明确了“任务书”,绘制了“路线图”,确定了“时间表”,提供了“肃南方案”、指明了实践途径。

(二)高标准打造建设和合力夯实社会治理“主阵地”。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期间,按照“六有八化”建设目标,推进综治中心、矛调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着力打造“三中心一网格”实战化平台。目前,已建立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114个,县、乡(镇)矛调中心9个,便民服务中心12个。配备乡(镇)政法委员8名,综治三中心主任 119名、专兼职副主任144名、工作人员200名。

(三)全系统健全完善和统一规范工作联动“集结令”。2020年7月,全县“三中心一网格”建立推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协调机制,建立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机制,建立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运行机制,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为主的“3+N”联动联调机制,为群众提供“只进一个门,只跑一趟路”便民服务、自助服务、高效服务。

(四)全范围充实建强和提升强化维护稳定“主力军”。全县建立1021人的网格“两长两员”队伍,建立8支1045人的“两长两员”为骨干的群防群治队伍,建立128个618人的人民调解员队伍,建立一支80人的以公安特警为主的专业应急处突队伍和8支以民兵组织和群防群治队伍为主的乡村维稳应急队伍,不断充实和保障维护稳定工作力量,不断提升维稳工作精细化、常态化、规范化。

(五)全领域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创建矛盾纠纷化解“终点站”。各级组织坚持矛盾纠纷日报告、社会治安月分析、维稳形势季研判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行隐患问题“联排”、社会治安“联防”、矛盾纠纷“联调”,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牢牢掌握维稳工作主动权。

(六)全时空建设守护“雪亮工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积极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六张网”,建成县、乡和城镇社区三级综治中心“雪亮工程”“一总二分八平台”指挥调度平台。

(七)全方位部署落实和全力攻坚乡村振兴“主战场”。2021年6月,县委、县政府部署开展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作”,包括推进平安和谐乡村建设“八大任务”行动。通过平安乡村建设任务的推进落实,乡村社会治安、矛盾纠纷、信访问题得到进一步整治和化解,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五、试点经验和成效

肃南县经过不断实践探索、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总结典型、不断丰富特色,涌现出不少可圈可点的特色做法,如明花乡“ 三大中心+全科网格+民情地图”治理模式、明花乡南沟村联户长当好“主心骨”、练好“基本功”、做好“四大员”主要做法,康乐镇“1234”治理模式 ,大河乡“民情地图+民情医院+民情会诊”治理模式,红湾寺镇各社区“五治融合”工作法等等,特别是肃南县“1350”工作法,2020年6月成功入围“甘肃省首届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通过试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健全,社会治理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功能体系、评价体系、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法治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社会矛盾风险有效化解,社会政治生态得到优化,人民群众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共建共治共享雏局初步形成,进一步巩固和维护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和优质的服务环境。

六、创新举措

为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行动,助力全市“一屏四城五区”建设、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助力肃南“五大战略”实施,创建各民族共同富裕先行区,根据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工作要求,我们结合工作实践积累,进一步总结提炼、优化提升、创新升级“1350”经验做法,努力补短板、强弱项、赋能量,积极创新发展“1450”治理模式,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肃南版本”。

(一)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实现社会治理“一网统领”工作格局。全县基层社会治理按照目标导向,加强党委统一组织领导,以党建统领、先锋引擎、政治引领为抓手,以“三中心一网格”为实战平台,实现社会治理“一网统领”目标。推进社会事务“一网统管”、便民事项“一网通办”、矛盾纠纷“一网化解”、社会治安“一网联治”、平安建设“一网联创”。

1.突出“领”字,在党委组织领导上下功夫。加强党委统一领导,统筹党建统领、加强先锋引擎、强化政治引领,把党建统领、先锋引擎、政治引领贯穿于社会治理全过程和各方面,增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意识,夯实市域社会治理的共同思想基础。积极推行“党建带群团”“党建带社建”“党建+网格”“党小组+联防组”等途径,用政治引领党员干部、引领群团组织、引领社会组织、引领人民群众,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丛深发展。

2.突出“谋”字,在制定规划方案上下功夫。把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纳入全县“十四五”规划和肃南“五县战略”布局,制定肃南县十四五平安建设规划、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实施方案等,成立专门领导机构,提供顶层设计、明确创建途径。

3.突出“共”字,在共建共治上下功夫。紧紧围绕“七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工作导向,加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负责、加强综治中心牵头抓总,三中心协调配合,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运行机制等,统一建立“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协调机制,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运行机制,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为主的“3+N”联动联调机制,为群众提供“只进一个门,只跑一趟路”便民服务、自助服务、高效服务。

4.突出“合”字,在融合发展上下功夫。进一步整合资源、聚合功能、融合力量、综合手段,推进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和专项治理工作,为实现系统融合治理筑牢基础。

5.突出“联”字,在联防联控上下功夫。坚持常态化运行矛盾纠纷日报告、社会治安月分析、维护稳定季研判制度,牢牢掌握维稳工作主动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行隐患问题“联排”、社会治安“联防”、矛盾纠纷“联调”,推进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

6.突出“员”字,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建强配齐网格“两长两员”队伍、群防群治队伍、人民调解员队伍、专业应急处突队伍、乡级维稳应急队伍,不断保障、充实、加强维护稳定工作主要力量。

7.突出“攻”字,在乡村振兴上下功夫。按照县委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作”部署要求和实施平安和谐乡村建设行动,扎实推进平安和谐乡村建设。

(二)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实现维护稳定“四圈防控”服务管理。紧紧围绕社会协同共建、公众参与共治、公共安全共防、服务管理共享四个层面,积极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社会圈、基层群众自治圈、社会治安防空圈、全科网格服务圈”,努力构筑基层社会治理“同心圆”。

1.突出抓好党建统领,创新构建“共建共治社会圈”。强化党的领导、深化党建引领、加强先锋引擎、增强政治导向、完善县、乡、村、网格、联防组工作体系统一调度、统一协调、互联互通的平安肃南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增强全县上下一体、分工协作、同心共建平安肃南的共同体意识,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凝聚各层级力量、汇集各方面智慧、形成共建共治浓厚氛围,共同推进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和专项治理工作,积极推进平安肃南建设进程,努力构筑“共建共治社会圈”。

2.突出抓好治安防控,创新构建“社会治安防控圈”。大力推行“点、线、面”立体化防控,常态化推进落实人防、物防、技防“三防”措施,加大智能化技术防控网、常态化治安巡逻网、精准化风险预警网、明晰化公共安全网、多元化社会共治网、专业化处突维稳网“六位一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机制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水平,逐步织密全域覆盖的“社会治安防控圈”。

3.突出抓好服务管理,创新构建“全科网格服务圈”。加强和改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健全完善“网格+联防组”为主要形式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把面向基层的服务资源整合到网格,实现社会“六要素”(人地事物情组织)全部纳入网格,建立“全要素网格”。把事关维护稳定、社会治理、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便民服务、乡村振兴等服务事项和工作责任落实到网格、延伸到联防组,深化拓展网格服务功能,建立“全科网格”。充分发挥“三中心一网格”平台职能作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治、服务群众联动、平安建设联创,努力构建功能完备的“全科网格服务圈”。

4.突出抓好公众参与,创新构建“基层群众自治圈”。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深化依法治理、强化德治教化、激发群众自治。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心、改善民生贯彻到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全过程,夯实社会治理群众基础,进一步完善平安创建载体,延伸平安建设链条,激发平安创建活力,积极构建平安建设“基层群众自治圈”。

(三)坚持系统融合治理,实现平安建设“五台合奏”生动局面。

1.统筹搭建“大综治”平台,合力夯实强基固本。以综治中心为平台,最大限度把各方面力量凝聚起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工作力量下沉,推动服务民生、社会治理、维护稳定、平安创建不断向基层延伸,推进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2.协同搭建“大调解”平台,强力推进多元化调解。以矛调中心为平台,坚持继承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实现“3+N”多元联动调解矛盾纠纷工作。

3.共同搭建“大服务”平台,群策群力深化服务。健全便民服务中心平台、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搭建社会心理服务平台,推行具有肃南地域特色的服务体系。推动将社会心理服务纳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进一步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工作,强化救治管控工作措施,实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应治尽治、应管尽管”。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服务管理工作。

4.协调搭建“大防控”平台,大力融合科技应用。推进“雪亮工程”二期项目后续补建,实现县、乡、村视频监控全覆盖。全面推进“一总二分八平台”常态化运用、规范化应用,全面推行“平安肃南”APP,实现社会治理要素“网上管理”,城乡社会治安“网内联控”。

5.丰富实践“大平安”平台,全力引领“五治融合”。积极引导和实践政治引领、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法治保障、智治支撑的社会治理“五治融合”工作方式。大力开展基层文明创建活动,创新基层自治的实现形式和载体,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激发德治教化能量和基层群众自治活力。积极引导群众自己的事情自己办,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不断实践和丰富网格化管理“网格+联防组”、“民情地图+户情档案”、“民情医院+民情会诊”,便民服务“五亲民、十服务”、“居民微心墙、民生回音壁”,志愿服务“580我帮您”,德治“道德银行”,社会治安“六小早防范”,矛盾纠纷“亲亲团调解”“阿勒奇调解室”等特色做法,有效激发基层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活力。

(四)坚持为民服务宗旨,实现联系群众“零距离服务”目标。深入推行“网格化+十户联防”服务管理方式、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措施,深化多元化便民利民服务。“抓两头”就是一头抓政治引领,通过抓党建、固堡垒、强先锋,促进引领、凝聚合力、齐抓共管;另一头抓德治教化、法治保障、自治强基,促进道德约束、法治规范,促进群众参与、激发群众活力、群众创造力。“带中间”就是以党建带群团、以党建带社建,以党员带群众为渠道,大力践行“五治融合”治理,拓展“党建+网格”“党小组+联防组”“网格+便民服务”“互联网+社会治理”等服务模式,推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落实,延伸服务管理触角,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精心打造偏远牧区管到位、城乡社区管精细的联系群众“零距离服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