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两员三所+”多元解纷制实践案例

宣化镇位于高台县城西北15公里处,全镇总面积134平方公里,下辖17个行政村、1个开发区,121个村民小组,共5250户16742人,总面积1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9万亩,湿地面积1.24万亩,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584元。近年来,宣化镇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乡村治理路径模式,创新实施矛盾纠纷“一心两员三所+”多元解纷制,统筹多方力量,强化源头治理,有效提高了矛盾纠纷化解调处的及时性、有效性、规范性,为乡村善治提供有力保障。

一、背景起因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层社会利益格局日益多元,社会矛盾纠纷频发多发,呈现出多样性、涉法性、复杂性、群体性和激烈性等特点,被动式接受和应对已不适应当前工作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镇域经济社会的发展。2021年,高台县宣化镇结合“四级七天”矛盾纠纷调解法的深入实施,学习借鉴“枫桥经验”,积极整合有效资源,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形成了符合镇情实际的矛盾纠纷“一心两员三所+”多元解纷制模式,并具体运用到各类矛盾纠纷的调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做法与经过

(一)强组织,健全体系强保障。成立镇、村两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监督、负责辖区内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组织、协调、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做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制定完善辖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有关制度、具体措施、办法,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上下衔接、权责明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进一步强化镇综治中心职能职责,在领导小组指导下,全面负责辖区内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开展,为“一心两员三所+”多元解纷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建队伍,联手共画同心圆。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和基层网格员的源头治理作用,通过整合人员力量,将各村治安户长、专职群防群治人员、人民陪审员、交通劝导员等全部纳入基层网格员队伍,配备各级网格员184名;将一些群众威望高、公道正派、热心人民调解工作的党员干部群众纳入基层人民调解员队伍,共海选人民调解员119名。根据纠纷性质,及时吸纳相关站所、村“两委”成员、两代表一委员、法律顾问、村民代表、乡贤能人、五老人员等参与调处,形成基层调解实战合力,共画调处矛盾纠纷的最大“同心圆”。

(三)重激励,激发人员积极性。邀请调处矛盾纠纷经验丰富的政法工作人员和律师、优秀人民调解员等,定期不定期开展以案说法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调解队伍专业素养。进一步整合人员力量,将基层网格员、人民调解员每年的固定补助提升到3600-6000元,全面落实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个案补贴”政策,按每成功调处化解1起矛盾纠纷补助100元-500元的标准,对基层网格员及人民调解员进行补贴,年终对工作业绩突出、调解成功率高的网格员、人民调解员进行评先评优,充分激发调解队伍的积极性。

(四)理程序,和纷止争见和谐。坚持逐级调处,一般矛盾纠纷先由社组人民调解员和基层网格员为主体进行调处,若调处未果,再报村调委会进行调处,依然未果,可报镇司法所调处,若当事人仍有争议,最后由镇综治中心分析研判,协调组织相关单位、有关主体和人员进行多元调处,通过道德影响力、情感感染力和法律约束力,合力实现和纷止争(见图1:宣化镇“一心两员三所+”多元解纷制流程图)。通过“一心两员三所+”多元解纷制的有效实施,一般矛盾纠纷在村社层面就能得到及时化解,而一些积案和复杂矛盾纠纷也在镇级层面案结事了。

(五)定职责,密织调解篱笆墙。切实强化“一心两员三所+”职能职责,真正做到合力攻坚。综治中心发挥综合协调、牵头负责职能,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对重大疑难案件进行分析研判,制定化解方案和稳控措施,协调推进;网格员做到全面掌握网格内的基本信息,定期开展治安巡逻和群防群治工作,排查辖区内不稳定因素;人民调解员重点配合镇村做好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对排查出的一些简单纠纷进行调处化解;司法所重点从情理德方面对当事人进行说服引导,从公序良俗、人情世故方面引导当事人平息矛盾,同时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后续工作和法治宣传活动;派出所重点做好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的人员稳控和事态控制工作,根据需要,做好因矛盾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的调查取证工作;法庭重点对当事人开展法律法规政策的讲解,引导当事人通过合法渠道化解纠纷,不发生违法行为;其他涉及单位或个体,重点从政策解读、德治教化等方面,对当事人进行说服,力促矛盾纠纷快速化解、精准化解。

三、成效与反响

(一)齐心协力,调处成功率显著提高。自“一心两员三所+”多元解纷制实施以来,全镇共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0多起,其中90%以上的矛盾纠纷均由人民调解员和网格员直接参与调处,均未出现反约现象。“一心两员三所+”多元解纷制的实施,各类矛盾纠纷的调处成功率较往年相比有了明显提高,全镇群体性上访案件和缠访闹访案件数呈明显下降趋势,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情理法兼顾,调解更加公正公平。推行“一心两员三所+”多元解纷制,将网格员、人民调解员、村民代表、乡贤能人、五老人员等基层一线力量纳入调解体系,通过面对面、心贴心的通“情”论“理”、调解说事,将问题在源头上化解,消除在萌芽状况。通过法院的司法确认后,又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切实做到了“情、理、法”的有机结合,即能取得当事人的认可,又有“法”可依,使得调解结果公平公正、合情合理。“通过镇上和村上的调解,我心里多年的疙瘩算是解开了,低头不见抬头见,邻里之间相互让一让,关系和睦了,多点笑脸,总比憋气好受。”利丰村村民闫某某感慨地说。90年代,她与邻居高某某结怨不相往来,在2021年“一户一片田”工作推进过程中,高某某长期堆放的一垛木头影响了闫某某耕作车辆出入,矛盾激发,村上多次调解未果后。镇综治中心启动“一心两员三所+”多元解纷制,组织司法所、派出所、法庭、村委会成员、现任社长、历任社长以及在本社有较高威望的乡贤能人,对双方当事人从情理、法理、德理等方面行了说服调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三)多方参与,形成大调解体系。“一心两员三所+”多元解纷制,注重多方参与,有效畅通了多元化化解矛盾纠纷的渠道。在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及时吸纳相关业务站所和村民代表、治安户长、两代表一委员、乡贤能人、五老人员等参与调解,形成了九牛拉车、个个出力的良好局面。严格落实矛盾纠纷调处个案补助政策,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化解矛盾纠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升,进一步提高矛盾纠纷调处的成功率和实效性。蒋家庄村小康住宅楼于2011年修建竣工后,部分农户的房款至今还以各种理由向建筑商拖欠,拒不支付,建筑商多次与农户、村委会协商未果后,镇综治中心及时介入,对案件进行深入分析研判后,召集“两员三所”,邀请法律顾问、乡贤能人等多元参加的面对面调解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之以法,最终群众与建筑商都互作了让步,群众将所拖欠的房款全部向建筑商进行了支付,矛盾平稳化解。

四、探讨与评价

(一)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为社会治理固根本。基层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中最重要、最活跃的治理主体,也是基层社会治理最直接的组织者、领导者。宣化镇“一心两员三所+”多元解份制的成功,最主要的就是靠实镇党委、各村党支部的责任,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调处,宣传政策、解决问题、联系群众,使得扎根基层的人民调解,成为党和政府加强人民群众联系的“连心桥”。

(二)必须以法德为准绳,为社会风向定坐标。基层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不仅事关稳定,也影响着民心民意和社会风气。及时启动“一心两员三所+”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程序,汇集各方力量,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德为准绳,公平公正的予以调处化解,就会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及时终结各类流言蜚语和猜测,对涉及的道德层面的疑问予以定格定标,也为以后发生同类纠纷的调处制定了可以复制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三)必须调动各方力量,为社会和谐聚合力。矛盾纠纷化解调处源头治理是关键,客观上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构建“人人争当调解员,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调解员”的大调解格局。“一心两员三所+”多元解份制,就是一个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融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为一体,吸纳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大调解模式。在社会矛盾日益多发、复杂纠葛、调处难度增大的当前,更应灵活运用这一模式,充分整合各方力量唱响调解“大合唱”,努力实现“农村稳、社会稳”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