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红色细胞”植入“生命能量” 党建联盟构建社会治理新模式

南苑社区牢固树立“党旗红”引领“网格蓝”社会治理理念,以“五约”机制撬动治理资源向基层网格聚拢,形成多轮驱动共治模式;以党建联席会议激活大党委“轴心”作用,形成党建成员单位“轮值”治理模式;以志愿服务牵引党员群众加入社会治理,形成社会治理强大合力,切实夯实了“纵+横、总+分”统筹协调,同步发力的社会治理格局。

一、背景和起因

肃州区东南街街道南苑社区地处老城区边缘,地域狭长,是典型的失地农民集居区、市场商户密集区、流动人口集散区、散居楼院集中区,辖区现有物管小区9个,自管楼院26个,居民6390户12028人,城中村2个,流动人口3070人,各类商企门店1115个。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充盈丰足,城市建设发展的提质升级,人民群众对所处生活环境安全感、舒适感、幸福感的需求更加具体、更加迫切,使社区流动人口多,弱势群体多,基础设施薄弱“两多一薄弱”因素,引发的社会治理难点、堵点、痛点问题逐年凸显。

为适应新形势下新发展要求,打破治理壁垒,攻克治理难题,南苑社区以“一切工作党建引领、一切问题党建破题”为航标,进一步梳理思路脉络,明确方向策略,由社区党委树旗帜统筹组织,辖区各党组织响应加入,调动单位、党员、干部、群众形成“合而议、聚而谋、联而动”的党建联盟社会治理共同体,从而撬动社会治理能量汇聚融合,推动社区治理水平、治理效果再上新台阶。

二、做法与经过

(一)五约共建结盟,凝聚治理新动能

“谈约”定目标。社区通过收集民愿诉求,综合考虑为民服务事项及社会治理整体规划进度,梳理需求清单,并初步与辖区单位对接,结合辖区单位性质、领域、能力,列举供给清单,然后由社区党委成员逐个上门与各共建单位进行协商沟通,达成初步意愿,形成共建项目清单,为“契约化”共建协议签订做好准备。“签约”领任务。根据前期协商和沟通情况,社区党委组织召开共驻共建座谈会议,在充分讨论三项清单涉及内容、预期效果、必要性及可行性的基础上,通过组织会议现场签约、上门进一步协商签约等方式,与共建单位形成社会治理事项认领“契约”,以制度定型“签约”内容。去年以来,各单位双向认领项目实施、资金支持、活动开展、服务领办等治理实事77项,构建起了良好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亮约”明责任。签约结束后,为有效激发共筑共建单位责任意识,强化“契约化”治理社会效应,监督共驻共建单位切实履行协议确定内容,社区通过在公示栏、共建共治微信群、社区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示,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备等方式,将签约内容在一定范围内亮出来,从而达到提醒、约束、监督共驻共建单位积极履行职责的目的。“履约”看行动。共筑共建单位按照各自签订的共驻共建协议内容,为社区及社区居民群众提供治理资源、资金、项目、服务,社区党委组织召开“契约化”共驻共建推进会的方式,举办了市文旅局20万居民健身广场改造、农商银行巡逻车捐赠、新华书店图书捐赠、市电视台家风项目等履约仪式,同时通过组织文艺汇演、录制宣传视频、推送图文稿件等方式对履约完成的共驻共建单位进行宣传报道,进一步增强共驻共建单位担当作为的意识。“评约”出成效。年底,社区组织召开“契约化”共建考评会议,社区党委综合评、共驻共建单位互相评、居民群众抽样评的方式,根据各单位认领项目完成情况、完成进度、社会反响,进行综合治理效能评估,对各共驻共建单位进行考核打分,并评选出优秀共驻共建单位,授予奖牌并进行表扬,同时将成熟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制度化,促使共驻共建单位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二)轮值共建同盟、唤醒治理新机能

社区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激活大党委“轴心”作用,形成党建成员单位“轮值”治理模式。每月确定一个共建单位担任“轮值主席”,牵头为社区居民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丰富文化生活。社区聚焦辖区群众精神文明的需求与短板,由市文旅局、市委网信办等单位联系策划,组织单位党员干部、辖区居民群众,参观1969文化创意产业园、酒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肃州好人馆等场馆,同时联合各单位党组织,为辖区群众开展文艺演出、集中观影等文化艺术活动,使辖区群众精神生活进一步充实。兜底民生实事。为了进一步保障社区鳏寡老人、困难群众、困难儿童的生活,各轮值单位主动认领帮扶慰问事项,通过走访慰问弱势群众,为弱势群体提供慰问品、陪伴聊天、家政服务等方式,提供物质扶持、给予生活照顾、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弱势群众看到社会充满爱和阳光的一面,从而健康乐观的生活。拓展服务内涵。为满足辖区居民多元化的服务需求,社区不断寻求拓展服务居民的新通道,通过“轮值”共建,将服务居民、解决问题、提升素质等治理内容嵌入轮值活动任务中,借力为居民群众开展增值服务。解决了棚户区改造遗留问题,落实了党建成员单位环卫工人饮水设备通享机制,争取了6000元环卫工人慰问物资,为辖区群众开展了心理健康讲座,使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全面,居民群众的归属感不断提升。构筑平安和谐。社区依托轮值主席机制,广泛开展“我当一天网格长”“我在社区上一天班”等活动,各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网格,同社区网格长一起,在辖区商贸市场、商业门店、城中村、楼院小区开展治安巡查、矛盾纠纷调处、燃气安全检查、安全生产检查、飞线充电整治、金钟罩推广安装、普法宣传等社会治理活动,今年以来开展集中大型社会治理活动6场次,社区社会治理参与体量不断壮大,平安和谐根基全面夯实。

(三)志愿共建同盟、点燃治理新潜能

社区积极探索打造“永康微笑”党建及社会治理服务品牌,成立8支志愿服务队,由辖区8个楼院党支部认领,各办公室、二级网格区共同包挂,按月制定社会治理活动推进计划,发动党员、干部、居民共同参与,落实宣传教育、矛盾调解、问题整治、素质提升、服务代办等各项社会治理活动。形成大家事到大家干认知。社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自“永康微笑”党建及社会治理服务品牌体系构建以来,社区以红心同享志愿服务队为先遣队,通过报告会、座谈会、板凳会、茶话会等方式,广泛向居民群众宣传新时代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新理念、新方法、新途径,使广大居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参与社会治理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主动参与到社会治理各项工作当中。根植被动等到主动干的意识。居民群众既是社区服务的对象也是社区服务的提供者,社区依托各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主动深入居民群众当中,联系发动居民群众,通过召开小板凳议事会、邻里圆桌会等方式开展议事说事活动,将与小区居民利益息息相关、急需解决的事情提出来,由居民群众共同商议,提出解决对策,参与处理落实,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不断将等待社区服务转变为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种子埋到每个居民群众心中。落实社区干到共同干的行动。社区积极面向辖区居民群众招募志愿者,将党员、干部、热心居民等全部编入志愿者队伍,并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根据各志愿服务队人员组成、特长、服务内容、对象等,分别深入楼院小区、居民家庭,开展法治宣讲、文艺演出、环境美化、矛盾调处、问题整治、困难帮扶、服务代办等治理活动,从而满足居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需求。

三、成效与反响

(一)共治格局基本成型。在社区和全体共建单位、居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下,以社区党委为轴心,链接各共筑共建单位、辖区单位,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志愿者、居民群众逐步形成了有组织引领、有制度约束、有参与平台、有活动支持的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二)共治意识稳步提高。社区与各共建单位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在为群众办实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进一步发挥了各单位的积极作用,既为群众办了实事和好事,又潜移默化地提高各共建单位的思想意识,为推动共建共享又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三)共治行动跟进有序。目前,“五约”机制持续落实,治理资源不断聚拢,轮值主席月月行动,各志愿队伍按照活动推进计划,落实各项治理内容,社区牵头抓总、以督导、评比、奖惩等方式,有效监督共治行动长效常新,在全辖区形成了有需求就有响应的治理实景应用体系。

(四)共治效果全面凸显。社区充分发挥组织优势,调动辖区单位、各级社会组织、自管组织和志愿者积极性,使广大党员干部、居民群众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推动城市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让更多的组织和个人体现他们自身价值,社区自身治理能力也进一步提升,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探讨与评论

(一)久上做文章。行稳致远,久久为功,是成事的基本态度,社会治理工作更是如此,在实践的历练中精益求精,把成熟的、稳定的做法制度化,如社区“契约化”五约制度、轮值主席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并且长久的坚持下去,社会治理成效就会越来越明显。

(二)实上下功夫。为了使各项机制体制发挥最大的功效作用,社区边实践落实,边调整改善,摒弃虚、假、空,立足于能推行下去、能落实到位的每一件小事,从以解决群众迫切需求的实际问题为目标,一件一件盯,一样一样干,以铁杵成针的毅力持之以恒把干好小事作为干成大事的积累。

(三)新上求突破。日益丰富的生活方式,对社会治理工作提出了更多元、更高效、更精准的要求,跟上需求只是最低要求,做好社区治理工作,就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在思维上突破、在方法上突破、对新问题、新状况作出最快最准确的应对,从而不断适应新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