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肃州区解放路社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社区“枫桥经验”,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完善信访工作责任体系,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精准定位治理重心,抓住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依托“老杨”矛盾纠纷品牌调解室、“小板凳”议事,积极整合调解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汇集司法、民警、律师和人民调解员等力量的调解队伍,注重源头预防,抓早抓小,减少冲突,切实做到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一、做法与经过
“坚持人民主体”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放路社区“老杨”矛盾纠纷品牌调解室自成立充分发挥了基层治理的职能作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方法,同时为居民提供了“一站式”法律服务,为维护辖区居民合法权益、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调解纠纷看似简单,貌似只动动嘴皮子就能达到息事宁人。解放路社区综治中心主任杨彦文同志调解矛盾纠纷自有一套办法,探索出了“老杨”矛盾纠纷调解法,他的主要做法是:
1.引导隔离法。就是将纠纷双方先行隔开的一种方法,也叫定纷止争法。即不在纠纷双方处于气头上的时候去做劝解工作,而是先把问题“挂起来”,使双方减少接触或暂时脱离,借以缓和矛盾,待双方偃旗息鼓、鸣金收兵之后,抓住“前事无仇、后事无冤”,“忍得一时之气、省得百日之忧”这个心理,再去做工作。
啤酒厂家属院住户到社区反映2号楼3楼住户因太阳能上水未关,导致两家房顶漏水、房屋被淹,影响了正常生活。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查看房屋内实际情况,杨彦文同志同样采用“老杨”矛盾纠纷中的引导隔离法,分别了解了双方的要求和想法,并依据相关规定作出了解释,分析了有关法律关系和利害后果,就问题的解决进行了协商,充分尊重两家人的意见。经一段时间缓和矛盾后调解,双方一致同意,3楼住户赔偿其一房屋维修费500元、赔偿另一房屋维修费4000元。通过杨彦文同志的及时引导和积极协助,既依法保障了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又有力维护了人民调解的权威性和社会公信力。同时积极做好了回访工作,既能及时掌握履行进度和效果,又能使整个人民调解工作更加规范。
2.平衡冷处法。就是待纠纷双方冷静后调处的一种方法,也叫息事宁人法。当事人之间发生矛盾、纠纷时,双方往往都处于不理智状态,情绪冲动,认知狭窄,调解信息不易输入。因此,在调解工作中,抓住“万事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时且饶人”这个心态,首先要设法使对方冲动的冷却情绪,恢复理智,然后一层层下剥、一层层理顺,向“沙堆效应”那样从沙堆底部取沙子,使沙堆变矮变小。采取冷处理只是权宜之计,“冷”的时间不宜太长,后续工作必须及时跟进。
3.氛围热处法。就是现场处理当场解决的一种方法,也叫速战速决法。多数纠纷起因简单,发生突然,情节后果一般都不严重,应问清事实、分清责任,直接指出当事人双方各自过错,让有过错或过错大的一方向对方赔礼道歉或赔偿一定数额的损失,纠纷即能解决,有的在现场就能化解。
4.信任权威法。就是利用权威人士参与调解的一种方法。因此,为了做好调解工作,建立健全了“一厅四室一中心”(即综治办、警务室、检察联络室、司法调解室、人民调解室、综治中心),将政法干警力量向社区下沉,在解决一些矛盾纠纷、信访维稳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三调联动”机制作用,对居民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借助其综合能力,从多角度予以解决。
2020年8月23日肃州区万丰路2号伟业门窗厂内库房发生火灾烧毁殷某的彩钢库房,华某夫妇(妻子何某)生产加工各类沙发座椅等,引发损失36万元,产生纠纷。解放路社区综治中心接到请求解决矛盾纠纷调解申请,杨彦文同志同样采用“老杨”矛盾纠纷中的权威法,但略有不同。“诉调对接”中有效整合司法所、政法干警、社会组织等力量,为群众提供多元、有效的纠纷解决渠道,尤其是“零收费、高效率、可执行”的司法确认工作机制,不但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司法成本,而且方便、快捷地维护和实现了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使人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经调解,殷某某以补偿的方式一次性补偿给华某夫妇财产损失拾万元整(100000元整)。
5.法律案例法。就是利用正反两方面案例进行调解的一种方法。在调解过程中,针对矛盾纠纷的性质和特点,采取以案释法、以案析理的方式,向当事人讲解因类似矛盾纠纷激化而引发的案件。对那些“吃软不吃硬”的人,用事实说话,用教训警人,唤醒恐惧,震慑心理,使其对号入座,接受调解,避免空洞的说教,使当事人充分认识矛盾纠纷背后存在的隐患,从而主动配合民警开展调解工作。
6.稳控引导法。就是采取措施进行控制防止激化的一种方法。对后果严重、矛盾尖锐,已经引发治安案件或轻微刑事案件甚至可能进一步激化的治安纠纷,一定要要提高思想认识。一方面对当事人开展法治宣传、安抚情绪,大力宣传谁在续继打闹、谁将妨碍执法、必定罪加一等法律常识;另一方面要依法对可能继续挑起事端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进行警告、训诫,直至采取治安处罚或刑事强制措施。
2018年酒泉大业种业与上坝镇旧墩村某村民苜蓿种子款纠纷案,就采用“老杨”矛盾纠纷中的稳控法,仔细倾听当事人双方陈述和辩解,并根据双方当事人的陈述,进行全面分析,在充分了解了问题来龙去脉的基础上,一方面让当事人把心里话讲出来,把心中的积怨发泄出来,然后安抚他们的情绪,大力宣传谁在继续闹事,必定罪加一等的法律常识;另一方面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对可能继续挑起事端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进行警告、训诫。经调解,酒泉大业种业将所欠该村民苜蓿种子款15.5万元全部兑现。
二、成效与反响
“服务不缺位” 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特征,解放路社区探索推行“小板凳”议事会,“开门”找问题,想方设法解决居民关心事烦心事,是“小板凳”议事会的重要职能。结合网格员入户收集信息、矛盾纠纷排查等工作,社区包挂领导干部、片区网格员、党员代表、居民代表一人一板凳;板凳摆一摆,干部群众坐一坐,面对面交流,现场摆问题、议对策、解难题,构建“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办”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近期,社区召开“小板凳”会议。会议围绕老旧楼院改造全面提升居民生活环境是否安装门禁和楼院是否采取自管或者引进物业管理进行讨论,针对糖厂家属院目前改造后的情况进行梳理,对截止目前还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由其是安装门禁对楼院整体治安的重要性和引进物业或者楼院自管的优劣之处;同时考虑到楼院居住以老人居多,楼院管理形式待会后居民认真考量后再进行会议表决。
“老杨”矛盾调解室指导开展法律宣传36场次,专题法律辅导讲座20余场次,培训群众5000余人次,共参与调处矛盾纠纷568起,成功率95%以上,得到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社区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不断坚持工作创新,提供“一站式”法律咨询服务、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为辖区居民的合法权益、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力提升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的感知能力,切实把提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能力水平作为工作重点,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高效发展,为社会治理赋能增效,助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形成,真正做到“民之所想,心之所向”。